一、传统道德智慧的核心内容
正如前述,广义的道德概念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传统的人生论、价值论、道德论有非常丰富的思想,传统道德智慧的核心内容就体现或凝结在其中。本书将分三个单元即人生论、价值论、德性论来加以讨论,从思想史的角度来叙述这些思想观念的形成演变过程,分析其蕴含的核心义理,并揭示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
人生论包括人性论、处世论、处己论、处人论。人生问题首先来自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这是一切人生认识的前提性的问题。处世论所讲的是一种人生的总体态度,即:是儒家的积极有为还是道家的自然无为?我们的民族性格主要是由儒道两家的思想塑造的,那么,这两种基本的人生态度对我们的人生进退有什么启示和借鉴?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都会不断思考的问题。处己论,是每一个人生主体都要面临的一些人生问题,如力(或义)命、穷达、荣辱、忧乐、生死等,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和选择,会决定我们人生的态度和境界。现实中的人总是要与他人打交道的,那么,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从总体上识人、知人,如何待人,这是人生论中的处人论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价值论这一单元,我们选取了义利、公私、理欲、德才这些人生的根本价值选择问题。宋儒曾经说过:义利之辨乃儒者第一义。道德与物质利益、群体与己身、理性与欲望的关系问题,都是人生的重大价值选择问题,如何进行选择取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影响我们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对人们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会影响人生的福祸、安危、境遇。义利、公私、理欲这三个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在儒学中,是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问题,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问题。而德才观则是价值观问题在人的素质构成上的体现,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的德才关系,不仅关系到社会选人用人的标准,还会涉及教育的原则和个体修养的目标,因此,讨论这一问题不仅有必要,而且为我们从人生论、价值论过渡到德性论提供了一个必要的逻辑过渡环节。
德性论或称道德论包括中国传统道德的七种最基本的德目,掌握其观念沿革、实践意蕴、现代价值,能够直接有益于道德实践和德性修养。这七个德目分别是孝、忠、仁、义、礼、智、信。为什么要选择这七个德目呢?
孝与忠,实际上对于传统中国人而言是两种最重要的德性和伦理义务,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两个最重要的德目。由于它们往往被看作一类人如儿子或者臣子的特殊道德而未被列入“五常”之中,但它们的地位与作用在传统道德中是高于“五常”的,它们是维护“三纲”中的“父为子纲”“君为臣纲”的。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结构是“三纲五常”,因此,除了孝与忠,在我看来,传统道德最重要的就是五种恒常的、普遍的道德,即仁、义、礼、智、信。什么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德目?对此中国不像西方那样有一个比较稳定和统一的看法。西方的世俗道德长期奉行柏拉图提出的“智慧、勇敢、节制、公正”,而基督教道德主要坚守如下三主德:信、爱、望。在传统中国社会,孔子、子思把智、仁、勇看作“君子道者三”或“三达德”,管子把礼、义、廉、耻看作“国之四维”,宋儒主要提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宋代以后的民间社会,实际比较看重并奉行忠、孝、节、义四德。孙中山先生后又提出了新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传统道德的集中体现。本书选取上述七德,自认为是符合传统道德的历史实际的。
那么,经过这种分殊的讨论之后,我们就会问,中国传统人生智慧与道德智慧中有没有一个总体性的所谓一以贯之的东西呢?我认为是有的,这就是道中庸。中庸是儒家的一以贯之之道,也是美德伦理学的一种形式化的道德要求和道德修养的境界,因此,将道中庸作为我们智慧之旅的结论和总结,也是符合逻辑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通过学习先哲的人生智慧和道德智慧,在实践中时时处处都能达到“恰到好处”的“中庸”境界,那我们就算是掌握了中国传统人生智慧与道德智慧的真谛了!
中国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实际上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伦理思想史的部分内容,而且不仅是一种思想史知识,也是我们与先哲就这些问题的再次对话,更是我们以当代现实实践为参照对这些问题的重新反思。这种反思活动是一种哲学活动,因此我们的探讨既是一种对思想史知识的介绍,又是对哲学理论的反思,是史论的结合,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种讨论首先是知识性的,即叙述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相关思想,因此,我们必须首先以认知的态度掌握这些知识性信息,即在某个问题上,思想家们有什么概念、命题、观点。另外,我们还需要搞清楚,上述概念、命题、观点是先哲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人生问题、价值问题、道德问题的觉解,那么,其观点的合理性何在?对我们今天的人生实践与道德实践有什么启示?这是我们要以反思、体验、批判的态度来对待的,甚至还要以内省、反观、比照的态度来进行体验性学习,进而采取认同、批判、扬弃的态度来滋养我们的人生,提升我们的道德境界。因此,这种讨论是知识关怀与思想关怀的统一,是历史陈述、理论分析、现代反思、实践建构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