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理论与实务研究2018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论新时代青年编辑的素养

·许 蒈·

一、新时代对青年编辑的素养要求提高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概念,这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视野、从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历程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角度上所做出的科学判断。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需要充分发挥出版单位的重要作用,推进新型的精品出版。要做到这一点,青年编辑应当具有一定的素养。青年编辑,是指从事编辑职业未满5年或年龄在35岁以下的编辑[1]。青年编辑要有意识地长期地坚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与编辑能力。

新时代对青年编辑的素养要求同步提高。对出版行业而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独占鳌头的局面,把受众带入新媒体时代[2]。新时代的编辑不仅要熟练掌握数字出版技术,而且需要加强自身素养,尤其是编辑工作者中的中流砥柱——青年编辑,更要注重素养的提升。在海量的知识信息面前,青年编辑应当具备快速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要把精力最大限度用在内容和思想的提炼与凝聚方面。以高校图书为例,学术抄袭现象日益严重,要求编辑在净化学术空气、弘扬学术道德方面起到领头羊和排头兵的示范作用。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人才建设,高校图书是科研人才成长的 “食粮”,高校图书编辑素养直接决定书籍水准及质量。新时代下,编辑角色不断转变,编辑主体意识渐渐提升,部分编辑期待由原来的 “学术旁观者”逐渐过渡到 “学术引领者”[3]

二、青年编辑提高素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编辑一直被认为是出版社的主体构成人员,其中,青年编辑作为出版行业的新生代与未来,其成长过程中培养自身素养尤为重要。青年编辑具有知识结构新、信息储备足、网络应用技术力量强等特点,无论是在自己的职业发展方面,还是在国家的科技文化出版传播方面都可以大有作为[4]。青年编辑肩负着出版行业发展的重任,应尽快适应职业角色,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提高编辑基本素质。这不仅是编辑工作的内在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5]。如果没有编辑的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概言之,没有编辑的劳动,出版社就如同没有 “下锅的米”一样,无法持续经营。其一,编辑所选择的稿子,直接决定着自己的经济收益,影响着出版社的经营状况。在选择书稿的时候,编辑不会过多地受人际关系的制约,而是以书稿的质量来决定书稿能否出版。其二,编辑加工工作作为图书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在整个图书出版中起着导向性和关键性作用。每一本图书的出版都凝聚着编辑的心血。

新入职青年编辑多为相关专业的应届硕士研究生,其优势在于成才欲望强烈,时间精力充沛,乐于接受新技术、新理念,勇于质疑老做法;其劣势在于对编辑工作的难度估计不足,重理论轻实践,工作韧性不足、沟通能力不强等。[6]大多数青年编辑没有经过编辑出版理论学习,编辑实践知识也不丰富,对国家出台的出版方针政策、标准规定并不十分清楚,特别对编辑所从事的选题、组稿、审读、加工以及装帧、版式、校读和出版宣传等流程不熟悉。青年编辑有必要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尽快适应和胜任编辑工作。

三、青年编辑应有的几点素养

新时代出版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编辑职业素养已成为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出版工作的意识形态性质,主要体现在编辑工作之中,体现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青年编辑要想实现人生价值,应当提高学习能力、专业与多领域知识水平,树立爱岗敬业职业价值观、坚守严谨工作态度,具备与作者沟通的能力,认同出版社的企业文化和核心理念,等等;同时,应不断强化自身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等方面素养,将自身塑造成互联网时代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挑战[7]。具体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习能力、专业与多领域知识水平

提高学习能力是青年编辑提高工作能力的基础。学习能力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和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被称为认知能力,包括智力、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现代社会中学习能力的含义更加丰富,主要是指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适应新要求的终身学习能力。无论是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文化、交际等人文素质,还是科学精神、学科专业理论与知识、编辑业务水平及能力等专业素质,都有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提升的内在要求。在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学习能力占有其他素质因素无法替代的地位。通过学习,可以弥补原有素质的不足,也可以强化并进一步提高原来的优良素质[8]。学习的内容包括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等人文素质[9],科学的意识、态度、方法、作风、评判、鉴赏、质疑、研究等科学素养,党和国家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高的外语水平、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和信息获取能力等。

编辑应提高多领域知识水平。根据自身的学术背景、所涉及专业领域,青年编辑要处理好 “博”与 “专”的关系。在新时代所提供的广阔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能力,青年编辑首先就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在平时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积累学识的厚度[10]。从实践来看,编辑需要广博的知识,也必须学有所长,在专业上有自己的主攻方向,对某一领域有比较全面的研究,不仅掌握该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要了解该专业的发展趋势。通过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并在编辑工作的实践中加强锻炼,积累经验,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

(二)树立爱岗敬业职业价值观,坚守严谨工作态度

对青年编辑而言,要想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促进出版工作的优化开展,就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对编辑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明确编辑的工作在推动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性,进而有勇气、有责任,秉承敬业奉献的精神投入编辑工作实践中,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也促进个人理想的实现。唯有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价值观念,青年编辑才能够在编辑工作前沿阵地上,为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11]

编辑作为稿件质量把关的第一人,要提高自己的使命感,保持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整理文章,严格遵守用稿标准,坚持按高质量稿件的标准择稿。编辑工作大多为伏案工作,很多是机械重复劳动,一成不变的工作流程会使青年编辑感到枯燥和乏味,对工作会出现应付的态度[12]。因此青年编辑应该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正视编辑工作的特点,耐得住寂寞,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当中,以从事编辑职业为荣,敬业、乐业、爱业[13],提高对工作的责任感。新时期,青年编辑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始终坚持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编辑工作中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错误,保证所出版书籍能够向读者准确地传达出相关信息。同时,青年编辑在工作中应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图书编辑工作中,推动编辑工作的创新,真正将编辑工作做到极致,打造精品编辑形象,争取使出版编辑工作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和肯定。只有这样,青年编辑工作者才能成为优秀图书编辑人员,在行业发展过程中紧抓机遇,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迈上新的台阶。

(三)具备与作者沟通的能力

图书编辑与作者的联系是直接和紧密的,青年编辑具备与作者良好沟通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书稿交给责编,责编就需要对书稿有全面的把握和统筹,有深入的了解。尽管在书稿的审读、校对过程中,复审、终审人员或者校对人员会对书稿提出问题,但这些问题需要由责编传递给作者,同时,责编会有自己的判断和处理。一本书从选题到编辑直至最后的印刷,编辑都需要与作者进行沟通,听取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就自己对书稿的想法,如情节调整、人物设置、封面的设计构思、用色表达、纸张选用、印数等,与作者沟通,然后通力合作,打造出能表达作者的思想、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的图书。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需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方法,避免频繁沟通给作者造成的不便。编辑应当区分作者身份,采取合理方式:对在校研究生,应尽量避免在其放假期间或毕业答辩前后与其沟通,以避免发出的信息石沉大海或者时间仓促修改不充分;对其他作者,由于其平时工作比较劳累,应当避免在下班后或即将下班时与其沟通,必要时可提前约定沟通的时间,视其方便而行。对本校或邻近单位的作者,第一次沟通可采用面谈的形式,这样沟通时便于把青年编辑的逻辑思路传递给作者,及时化解沟通上的误解和矛盾;对不方便面谈的作者,青年编辑可采用书面形式通过邮件沟通交流,并对重点需要注意的部分辅以电话或微信进行确认。对于作者修改返回的书稿,青年编辑就一些文字表达、图表制作等规范方面的问题需要再次沟通时,应尽量一次性把问题指出来并表达清楚如何修改,避免因同一个问题反复联系作者,造成对方的困扰[14]。青年编辑不仅应有过硬的编辑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高超的交往技能、深厚的信息素养,以及组织策划、经营管理等能力。

(四)认同出版社的企业文化和核心理念

企业文化是一个出版社发展壮大的根基。选择一个出版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选择一种企业文化,所以必须要认同它的企业文化和核心理念。

认同所在出版社的企业文化和核心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是企业的软实力,认同所在出版社的企业文化和核心理念可以把编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同心协力,为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拼搏。出版社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首先表现在全体成员思想上增强凝聚精神,然后在行动上形成强大的合力,从而推动出版社事业的更快发展[15]

四、结语

青年编辑的学习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若干个阶段的历练[16]。青年编辑为出版社编辑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是推动出版行业长期发展的中坚力量,但由于青年编辑刚刚进入编辑行业,缺乏从业经验和长期的知识积累,素养比较欠缺。因此应当加强青年编辑人文素质的培养,促使其尽快适应新的出版环境。新时代的数字出版环境,要求编辑对稿件和信息进行筛选和深度加工,以适应受众的不同需求。青年编辑除了要增强其职业技能,也应当传承老一辈编辑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注重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注释

[1]申轶男,曹兵,佟建国.论新时期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编辑学报,2014,26(1).

[2]田建平,李秋艳.论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人文素养.编辑学报,2017,S1.

[3] 钟晓红,肖坚.“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期刊编辑现状及素养提升探究.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 (3).

[4]楼亚儿.互联网新媒体出版形势下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优势和作为.编辑学报,2017,S1(29).

[5]张娅彭,王紫霞.巧用数字资源助力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习成长.编辑学报,2017,S1(29).

[6]惠朝阳,孙岩,魏莎莎,尹茶,余党会.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入职培养策略探讨.编辑学报.2017,S1 (29).

[7]萧潇.浅谈互联网时代青年编辑必备的职业素养.中国编辑,2010(01).

[8]杨美群.学习能力: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必备素质.编辑学报,2010,22(06).

[9]付中秋,吴利平.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编辑学报,2007,19(06).

[10]申轶男,曹兵,佟建国.论新时期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编辑学报,2014,26(01).

[11]韦志巧.如何培育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工匠精神.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

[12]肖唐华,吴克力,王丽芳,等.科技期刊编辑的社会责任及其实现.编辑学报,2010,22(02).

[13]蓝晶晶.优化青年编辑素质的途径探究.普洱学院学报,2016(4).

[14] 尚菲菲,牛燕平,王生凤等.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如何做好与作者沟通.学报编辑论丛,2016(0).

[15]周正悦.论创新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中国出版,2008(5).

[16]韩燕,陈芳.科技编辑的成长历程与适应对策.编辑学报,2015,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