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专题一 资本主义形成及商品经济理论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
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1)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并由此发生剧烈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条件比较好的作坊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雇佣工人,逐渐富裕起来并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多数作坊主则在竞争中逐渐衰落下去,直至破产,最终同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形式之一。
(2)商人和高利贷者在奴隶社会就已经出现。到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商人积累财富的不断增加,一些大商人成了包买商,逐渐控制了商品生产者。随着商人侵入手工业领域,小生产者沦为商人、高利贷者的债务人,一旦无力还债,就连同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商人或高利贷者则成为工业资本家。这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另一种形式。
(二)资本原始积累(2017年第19题)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它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
途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
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经济上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
二、商品经济的基本理论
(一)商品概论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是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经济形式的。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并随着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其主导地位最终被商品经济代替。但即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也很难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1)商品定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商品二因素(2012年第19题、2013年第3题)▲
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含义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也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②关系
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和价值: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即如果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其使用价值;如果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则不能得到其价值。但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二)商品生产理论(劳动价值论)
(1)含义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2)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但二者是同一劳动的两种属性,任何一种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商品价值的质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而且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3)商品价值量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密切相关。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1)生产性劳动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
(2)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
(3)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价值创造发生在生产领域,价值分配属于分配领域。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但价值分配不只取决于价值创造,它首先是由所有制决定的。
(三)商品交换理论(货币理论)
(1)第一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马克思说: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
位于等式左端的“1只绵羊”是相对价值形式。所谓的相对价值形式是指处于主动地位,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另一商品上,它代表的是使用价值。
位于等式右端的“2把石斧”是等价形式。等价形式处于被动地位,它是等价物,起着表现等式左端商品价值的作用,代表的是价值。
(2)第二阶段: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可见,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因此,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产生以后,使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商品,它们都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是一切商品价值的代表。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这是商品内在矛盾完备的外化形式。▲
货币的产生,大大方便了商品交换,但商品内在的矛盾不但没有消除和解决,反而进一步激化和发展了。
(1)货币的本质
货币之所以能够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是由于金或者银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因此,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的职能(2014年第19题)
①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自身也具有价值,因而能以自身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
发挥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观念上的货币。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因此,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三个:商品的价值、货币的价值和供求关系。商品的价格不仅可以在量的方面与价值背离,而且可以在质的方面完全背离,即价格可以不是价值的表现,没有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价格。
价格标准:货币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叫价格标准,比如元、角、分等。
②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因而可以是纸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W(商品)—G(货币)—W(商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使商品交换分离为买和卖两次行为,突破了物物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从而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但因此可能出现买卖脱节,从而使经济危机的产生具有了形式上的可能性。
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叫货币流通。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为商品流通服务。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这一规律表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与待售商品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是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的。纸币流通规律如下: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金属货币量为限。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将导致纸币贬值和物价普遍上涨。这一经济现象叫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不足而导致的市场需求低迷、纸币升值和价格水平稳定下降的经济现象叫通货紧缩。
③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贮藏的货币就进入流通。
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银货币。纸币有储存手段的职能,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
④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当货币具备支付手段职能的时候,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就可表示为:
⑤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支配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全过程,同时影响和制约商品经济的其他规律。我们要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的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五)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2011年第3题)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分别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角度分析所获得的属性。两者的矛盾表现在:简单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首先表现为私人劳动,它要转化为社会劳动。这一转化要以商品的出售为前提,但商品的顺利出售又充满困难。这样,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转化为社会劳动都充满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存在表明:商品生产者一定要按照市场需求生产,或者说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再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六)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继承了其积极成果,认为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同时把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指出是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形成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专题二 资本主义的本质
(2013年第19题、2010年第19题)
一、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涉及所有权范畴。所有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它强制地规定了人们的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利的界限,直接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以及与劳动者的关系。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
所有制决定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其性质在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劳动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只能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从而取得剩余价值。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关系。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是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使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二、剩余价值理论▲
(一)剩余价值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者是自由人。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
劳动力同其他商品一样,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主要包括: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创造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
(1)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形成过程)
根据劳动二重性学说分析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一方面,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它们转移到产品中去,并成为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工人劳动本身创造的新价值,是通过工人的抽象劳动加到劳动对象上,并成为产品价值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具体劳动不仅可以创造使用价值,还可以转移旧价值。这既是对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应用,又是对它的进一步扩展。在这个价值形成过程中,如果工人在一天里新创造的价值正好等于劳动力的价值,那么,它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预付的资本价值没有增殖,没有生产出剩余价值来,货币也没有转化为资本。所以,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不符合资本家生产的目的,资本家必须要把它变为价值增殖过程。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差额。既然资本家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那么,劳动力的使用权也是属于资本家的。因此,资本家不仅要工人在一天的一段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并且要超过这个一定点,让工人继续劳动一段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提供剩余劳动时间,在补偿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以上创造更多的价值。于是,工人的劳动不仅补偿了劳动力的价值,而且使预付资本价值发生了增殖,生产出剩余价值来。这样,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便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
由此看出,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m)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的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根据资本家预付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
不变资本,是指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只会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不会增殖,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可变资本,是指购买劳动力的资本,能够实现价值增殖。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同时,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m′)表示: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3)超额剩余价值
在实际中,所有资本家通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获取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资本家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因此,超额剩余价值是因,相对剩余价值是果。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其源泉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资本家企业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因此,个别少数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形式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因为劳动不是商品,不能出卖。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的价值一旦采取工资形式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是有酬的。
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此外还有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制度。
(三)剩余价值的分配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P)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由此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因此,利润率(P′)=m/(c+v)
因为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所以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利润率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利润率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推动力,资本家从事生产经营的唯一目标,就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哪里的利润率高,资本就投向那里。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获得利润,因此,不同部门之间如果利润率不同,资本家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作平均利润。
(3)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2017年第3题)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商品就不再是按价值出售,而是按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的生产价格出售。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商品就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因此,剩余价值规律转化为平均利润规律,价值规律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商品的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在新条件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四)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这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三、资本理论▲
(一)资本积累理论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由于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压力,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1)资本积累的直接后果——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第一,资本技术构成。资本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技术构成。
第二,资本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价值构成。
第三,资本有机构成。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和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般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而单个资本的增大则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实现的。
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从而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积聚。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少数大资本。
(2)资本积累的间接后果——相对过剩人口(2015年第20题)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趋势,这是由资本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决定的。资本家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它有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伏的过剩人口和停滞的过剩人口。
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则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随着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二)资本再生产理论
任何社会的再生产的实质都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社会再生产按照规模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也有两种类型,即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当作追加的资本使用,使生产在规模扩大的基础上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所谓的个别资本是指独立发挥职能作用的资本。
(1)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
资本是在不断循环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的,而能够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只有产业资本。所谓产业资本是指投在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它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产业资本顺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叫作资本循环。资本循环总公式为:G—W…P…W′-G′。
(2)资本周转及其速度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但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根据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生产资本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指购买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的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指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周转速度与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比重成反比,与流动资本所占比重成正比。
所谓社会资本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进行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①价值补偿
通过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去补偿上一生产过程中已投入的价值并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社会再生产的基础)。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②实物补偿
通过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去购买新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去补偿上一生产过程中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社会再生产的关键)。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第Ⅰ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第Ⅱ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2)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规律
社会生产的各大部类之间要按比例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结构优化。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要相互平衡。
但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的决定性影响,两大部类的生产都是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自发进行的,具有严重的盲目性。这就导致了两大部类生产在规模上和结构上经常处于失衡状态,最严重的就是引发经济危机。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016年第19题、2011年第19题)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过剩。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第一,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它破坏了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协调关系。
第二,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它破坏了社会再生产的总量平衡,从而引发了产品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呈现出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事物,同时又是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暂时的、强制性的解决形式。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五、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1)对内职能
第一,政治统治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第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即国家要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包括邮政、铁路、水利、文教、卫生保障、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服务于其政治统治职能。
(2)对外职能
对外职能包括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职能。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
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性质,并没有消除人们的政治生活方面实际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资本主义国家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资本主义法制是与资本主义民主结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基本上是政党制。从政党制度的类型看,大致有两党制和多党制等形式。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伦理、历史、文学、宗教等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学说或意识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思想理论和观念后来成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则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治阶级根据自己政治统治的需要,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并经过一段时期的巩固和发展以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做论证的作用,因而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专题三 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垄断理论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垄断资本主义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协议或相互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操纵与控制。
(1)垄断形成的手段
第一,生产集中。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第二,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2)垄断形成的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第三,生产高度集中,不但使原有中小企业无力与大企业竞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新企业的进入,这也使少数大企业自然占据垄断地位。
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来操纵和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高价是垄断资本家在销售商品时所规定的远高于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是垄断资本家在购买商品时所规定的远低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因为垄断资本的经济依然是商品经济,依然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必然存在竞争。
但垄断条件下,竞争有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竞争目的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和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2)竞争手段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有经济手段和非经济手段等。
(3)竞争范围
在竞争范围上,竞争的规模不断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4)竞争后果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最首要的特征)
垄断组织主要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2011年第18题)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15年第21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就开始形成,在两次大战期间得到一定的发展。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现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其形成的原因有:
(1)基本矛盾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破坏了再生产的比例协调关系,要求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引发了经济危机,需要采取各种反危机的措施来开拓市场。
(2)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的发展,带来兴办新型产业的需求,同时要求促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发展,这些是私人垄断资本无力也不愿进行的,只有靠国家进行。
(3)大、中、小资本之间的矛盾以及劳资矛盾
这些矛盾的存在使得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借助于国家政权的力量,调节社会再生产,使之顺利进行,维护高额垄断利润,从而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四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为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私人垄断资本借助于国家政权的力量来调节社会再生产,维护垄断资本的统治,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因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维护和代表的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加快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三)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2016年第4题)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
在金融垄断资本的推动下,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而且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发,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四)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1)经济动因
第一,进行资本输出,获取高额利润。
第二,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提高竞争优势,获取垄断利润。
第三,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第四,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
(2)与其他因素的结合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有其经济动因,这些经济上的因素与垄断资本主义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交织一起,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1)借贷资本输出
(2)生产资本输出
(3)商品资本输出
(1)资本输出国
①优势
第一,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积累。
第二,巩固和扩大了其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
第三,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
第四,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扩大了其垄断优势地位。
②劣势
加深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2)资本输入国
资本的输入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给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1)定义
国际垄断同盟是指为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的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
(2)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
①跨国公司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1)原因
为了加强对各国垄断资本的协调和制约,防止彼此之间的激烈竞争可能引起的剧烈经济动荡,特别是防止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在协商和合作的基础上,国际垄断资本建立起国际经济调节机制,以加强国际协调。
(2)主要国际经济协调组织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世界银行
③世界贸易组织
④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五)经济全球化(2016年第20题)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1)生产的全球化
(2)贸易的全球化
(3)金融的全球化
(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1)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2)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了国际分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3)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积极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能够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增强经济的竞争力;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2)消极后果
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二是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三是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四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因此,如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新变化的表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此外,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劳动者的社会状况。
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小;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资产阶级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再次,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二)新变化的原因(2014年第4题)
第一,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第二,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四,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新变化的实质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样,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二)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2012年第20题)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第二,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第四,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第一,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第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