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和重要进展
第一章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次重要讲话精神专论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纲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心论题,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和时代价值作出全面阐释;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内在规定性上,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性作出深刻论述;从当代中国和世界变革的大势上,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发展方向,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重大部署。这一重要讲话,同习近平总书记之前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等会议上的讲话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整体理论,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南,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纲要。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也是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要求和思想基础
“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拓展了认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思想基础的视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深刻地蕴含于20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与学术发展过程中。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真正为中华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正式设立,不仅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决定的,也是由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决定的,而且还是由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要求决定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来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更是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更是学科发展的思想基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这是回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历史发展的重要结论,也是展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未来发展的根本启示。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在根本上,就是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各种现象,揭示蕴含其中的特征、趋势和规律的科学与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理论观点、学术体系和探究方法,与各学科研究者所秉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密切相关、结为一体,是研究者既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思维上和理论上的反映和体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根本上就是要求研究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一系列基本原理为指导。
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在对象和方法、范畴和理论、结构和体系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但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上是有其一致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于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界广阔、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包含着经典作家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深刻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修课,也是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功。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求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中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营养,这是“基本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真懂真信”的程度。
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提出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来说意义更为重大。这不仅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而且更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为主要对象的。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整体建设中也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一样,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大胆探索的结果。能不能实现这个结合,结合得好不好,关键就在于能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和科学精神,能不能深刻认识国情和世情的实际,并把两者正确地统一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之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的关系上,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方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否则就会迷失方向走上歧途”。另一方面“必须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活力,以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坚持下去”[1]。这两个“必须”,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阐述。党的十八大刚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2]这里提出的两个“一定”和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精神,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特殊的要求。
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无论就其研究对象还是就其思想材料来说,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本的社会历史背景的,这就确定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为什么人”的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如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如何自觉地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无疑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根本性和原则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理论自信,“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三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的问题上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为了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中使用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在时代的发展中、在实践的推进中,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意蕴所在,是实现“怎么用”的要义所在,也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菁华所在。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来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什么人”和“怎么用”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拓新学科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的问题。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仅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决定的,也是由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决定的,而且还是由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的要求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既要尊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特殊要求,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第一,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学术影响力。把提高学术影响力放在首位,是从学科建设视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要求。学科建设以学术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的一级学科,在提升学科的学术性时,要按照学科建设内在的普遍的要求,使之具有明确的学科内涵、确定的学科规范和完善的学科体系。学科建设还要在21世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中发挥中坚作用,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一步思考和探索21世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内在意蕴、发展方向和现实路径。第二,要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力。任何学科都有其特定的应用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力,就是这一学科应用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这一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使命。在实现这一影响力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力,在对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中充分体现学科建设的应用价值。第三,要提高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发展和安全的影响力。在学科建设中,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理论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维护和发展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第四,要提高对提升全社会的思想理论素质,加强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全社会的思想理论素质是一定社会的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一定社会的国家综合实力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最为重要和最为紧迫的任务和使命。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首先就应该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用当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人民、武装人民的头脑,内化为全体人民的思想观念与理论共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艰巨任务,特别是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将其贯穿于学术研究、学科发展和话语体系建设全过程,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必然遵循和根本方向
“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强调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三个根本问题:一是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同发达的自然科学,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二是在实践的不断发展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需要和基本要求;三是坚持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既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遵循,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方向。从指导思想上来看,发展的理论,最根本的就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是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既体现于发展的实践推进理论的发展,也实现于发展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新形势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面向新的实践,要注重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形态为指导,研究新的实践、指导新的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提炼和总结出新的实践的规律性成果,不断开拓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面对”,就是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用新的理论加以阐释、加以指导的新的实践问题,同时新的理论也在新的实践中得以检验、得以升华。这五个“面对”的新的实践问题,一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提出了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等问题;二是在经济和社会建设领域,“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提出了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三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提出了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问题;四是在更为广泛的思想文化领域,“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提出了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等问题;五是在党的建设中,“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提出了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等问题。五个“面对”的问题,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重大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也涵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用新的理论研究和解决五个“面对”涉及的问题,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大有作为、彰显特色、尽现才华的广阔天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面对”切合了学生成长成才中理论滋养的需要和学习要求的期待,具体体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也具体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进方向,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殊的学科建设的新要求和新内涵。
(三)全面把握和彰显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方面的基本特点,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
“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发展思路、科学内涵和根本特征等方面,对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总体要求。实现这一总体要求,最为重要的就是在指导思想、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上,把握和彰显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等方面的特点。
一是继承性和民族性特点。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要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要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要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要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在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中,特别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如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我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领域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和成果。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还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还要把握好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使之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
二是原创性和时代性特点。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才能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才能形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特别要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问题意识”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其中需要“加强”的三个方面的课题: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这些就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和时代性特点的着力点和生长极。
三是系统性和专业性特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所谓话语体系,体现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学术话语体系,在根本上,要体现于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的能力和水平上。立足于两个“自觉”,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正确方向和根本立场。“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之间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科体系建设上不去,教材体系就上不去;反过来,教材体系上不去,学科体系就没有后劲。”在加快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水平和质量中,要高度重视教材体系建设,以教材体系建设的新成果来体现、支撑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新发展,也支持和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新发展。应该正视现在教材体系在总体上看“还是一个短板”的现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材体系建设要融于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整体之中,“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力求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材体系,在提升国家教育和文化力量,体现国家综合实力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加强队伍建设、树立优良学风、坚持正确导向,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来讲,高校党委要把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纳入学校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之中,要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能激发科研活力的体制机制,统筹管理好重要人才、重要阵地、重大研究规划、重大研究项目、重大资金分配、重大评价评奖活动。
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样,要从人抓起,从队伍建设抓起。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要完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职称评定和人才遴选制度,建立规范的奖励体系,表彰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获得感。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一样,要始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领导干部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哲学社会科学,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研究成果,不要觉得哲学社会科学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自己都能讲,误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好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学问、也谈不上什么学科和学术建设问题。要自觉地褒扬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风气,从学者、学科、学术和学风的整体关系上,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新认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针。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要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学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既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也反对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用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对待学术问题的简单化做法。要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倡导优良学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这些现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也程度不同地存在。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摆正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建设的关系。强调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根本上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现成结论,更不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已有的结论代替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具体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提倡各具体学科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的切磋交流,以及提倡对各种思想文化的广纳博鉴,决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结合、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
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决不能当西方理论的“搬运工”,要做中国学术的创造者,还要坚持把学科和学术的评价标准掌握在自己手中,决不能唯西方学科和学术评价是从,决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学科和学术的评价标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学术评价标准,是学科和学术发展的指挥棒,也是学者从事学科建设和坚守学术方向的导航仪。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要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和学术规范。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二、科学把握党的历史的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三大历史贡献,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所实现的三个伟大飞跃,以及由此构成的伟大胜利对中华民族、社会主义主张和新中国建设的巨大历史影响。讲话还深刻阐明了党的95年历史给予我们的三大历史启示,郑重提出并着重阐述了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个方面的要求。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视野宏阔,催人奋进,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自己的95年历史的总的看法,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重要文献,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现在、开辟未来,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学习讲话,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历史贡献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们党伟大历史贡献的论断,用极为精准的笔触,生动勾勒出我们党的历史的全部走向,反映出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关于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都是围绕着这两大历史任务展开的。我们可以先从党的历史的纵的走向来对主题主线作些分析。从纵向看,党的95年历史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8年;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29年;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8年。在这三个历史阶段中,有两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两次最重要的历史转折,一次是遵义会议的召开,一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一次最刻骨铭心、令人鼓舞的胜利,这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在这三个阶段中,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有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有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党和人民饱受磨难而自强不息,历经曲折而愈挫愈勇,备尝艰辛而愈加成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达胜利彼岸誓不罢休的英雄气概。
关于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我们可以从党的历史的横向布局来作些分析。《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指出: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党的这三个方面的历史可以分别简称为党的不懈奋斗史、党的理论探索史和党的自身建设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三个“史”,“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其中,党的不懈奋斗史,我们要记住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是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分别和革命、建设、改革三个历史时期相对应,也分别与党的三大历史贡献相对应。关于党的理论探索史,我们要记住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取得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指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所创立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又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二次飞跃和第二大理论成果指的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体系的问世,是党的理论建设和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关于党的自身建设史,我们要记住两个工程:一个是民主革命时期党提出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一个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提出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正是因为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定前行,我们党的历史的主流才能得以彰显,党的历史的本质才能得以保持,党的伟大历史贡献才能得以实现。
(二)学习讲话,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重大意义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三大意义,即: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和时代意义。这是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把握党的历史的必然结论,为我们正确对待党的历史作出了示范、提供了遵循。
要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就要坚定党的历史自信。自信源于党90多年来不懈的奋斗探索,源于党紧紧依靠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三个伟大历史贡献,源于基本的历史事实。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过程极为艰难曲折。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许多仁人志士接受过诸多“主义”“思想”,尝试过各种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都失败了。直至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90多年来,从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时期,到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下,前赴后继,艰辛探索,建立了彪炳千秋的历史伟业。整个90多年的党的历史,是几代共产党人在同一信仰凝聚下、在同一信念引领下、在同一追求驱动下团结带领人民始终不渝地奋斗探索历程,是我们赖以自豪和自信的根基。抚今追昔,我们对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肩负人民希望而不懈奋斗探索的历史充满自信。
要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就要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一切正义事业胜利的逻辑。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进程。自己的经验,包括自己的失误,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对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失误和曲折,应着重分析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研究防止重犯的办法、措施和制度。习近平总书记还对党史上一些重大问题作出深刻阐述,为全党正确对待党的历史作出了榜样、指明了方向。比如,他指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这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虽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全面地、联系地、辩证地看待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整个党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要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就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
只要我们坚持科学把握党的历史,正确对待党的历史,我们就能不断加深对党领导人民取得伟大胜利重大历史意义的认识,不断增进对党的深厚感情,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始终不渝地为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三)学习讲话,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共产党95年历程给予的重大历史启示的认识
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历史告诉我们”深入阐释党的历史所给予我们的三大启示。这三大历史启示分别从党的领导,95年历程,党和人民的事业、道路和发展战略的角度,深刻阐明了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党的历程,做到三个“长期坚持,永不动摇”的重要性。限于篇幅,这里仅就其中的“历程”谈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告诉我们,95年来,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纵观90多年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所不能比拟的,但我们党总是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精神,屡克艰险,力挽狂澜。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曾遭遇大革命的失败,但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很快掀起了土地革命战争的风暴,这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遇到的第一个重大考验。正当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时,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各路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在巨大的伤亡面前,红军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气概,甩掉几十万围追堵截的敌军,战胜极端险恶的自然环境,并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坚决斗争,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这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遇到的第二个重大考验。就在这时,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起来,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振臂高呼,浴血奋战,充分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广泛团结全国抗日力量,积极争取反法西斯国家和人士的支持,同仇敌忾,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严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这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遇到的第三个重大考验。抗战胜利后,饱受战乱之苦的广大人民期盼和平,实现和平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最大愿望,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国民党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怎样看待当时的形势,毛泽东同志在1946年底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只要熬过明年,后年就会好转。”时局的发展不出所料,1947年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大转折之年,而1948年、1949年则成为解放军的大反攻之年和大胜利之年,党领导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这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遇到的第四个重大考验。
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能不能站稳脚跟,又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胜利后必须交出的第一张答卷。面对国民党残留下来的匪特,面对接管大城市之后的一系列难题,面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党和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局面很快得到控制,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实践证明,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想征服一个国家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党经受住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第一个考验。再往后,怎样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怎样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怎样彻底消除“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正确解决党和国家向何处去的问题,怎样捍卫、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场场考验又陆续摆在了党和人民的面前。党和人民也陆续向历史交出了正确而又合格的答卷。
党之所以总能战胜风险、力挽狂澜,是因为党的事业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建设把党锻造得坚强而有力量。
从党的事业的角度看,党总能战胜风险、力挽狂澜,主要是因为“四个符合”:中国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符合中国实际,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广泛牢固的群众基础;符合时代潮流,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四个符合”,归结起来就是符合历史潮流、时代潮流、发展规律和人民意愿。这四个方面都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走向的,循之者必定畅行、遵之者必定成功、顺之者必定昌盛!
从党的建设的角度看,党总能战胜风险、力挽狂澜,主要是因为“五个注重”:一是十分注重党的思想建设。党重视指导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重视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统一全党的思想;重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贯彻;重视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使党能够不断适应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二是十分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党特别重视党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局的建设,强调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党的组织路线,重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各级党委会的建设以及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使全党始终保持超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十分注重党的作风建设。党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倡导党的优良传统,树立先进典型,使党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四是十分注重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党充分认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动摇;党特别重视执政条件下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腐败斗争,坚持经济建设和反腐败两手抓、两手硬。五是十分注重党的制度建设。党充分认识到,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党重视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在以上五个注重中,我们党特别注重贯穿其中的政治建设。五大建设的每一个建设,都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的政治目的和严格的政治要求。党高度重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强调“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党重视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特点确定党的政治路线并坚定不移地加以贯彻;党在党内教育中强调教育内容的政治性;在党内生活中强调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的原则性;在作风培育中强调政治规矩;在纪律建设中强调政治纪律;在制度建设中强调党的集中统一;等等。党注重政治建设实际上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注重。正是因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加强,使党的五大建设有了一个主心骨,从而互相融合、互相支撑,使整个党的自身建设浑然一体,并使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新的伟大工程有序衔接,不断为党的事业的向前发展提供坚实保证,从而更加坚强、更有力量,使党能化解各种风险,力挽狂澜。
再进一步说,党的事业之所以能具备“四个符合”,党的建设之所以能做到“五个注重”,最根本的又在于载入党章的党的性质、理想、宗旨和目标是明确的、科学的,是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是全党一以贯之、身体力行的。就党的性质而言,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就决定了党必定具有坚实的阶级基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既能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又有超强社会影响力和巨大动员组织能力的工人阶级政党。就党的理想而言,党章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规定,“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崇高和精神支柱的坚强。而“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在胜利和顺境时就会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就会不消沉、不动摇,就能经受住任何风浪和困难的考验。就党的宗旨而言,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会把党放在心上。而有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就党的目标而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目标设定的党。自革命战争年代起,党就依据各个历史时期形势的变化,明确制定每个历史阶段的战略目标。有了战略目标,全党就会有更强的战略定力、更清晰的战略蓝图、更有力的战略措施、更主动的战略配合、更理想的战略成果。正是因为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建党管党治党的实践中,党拥有“性质、理想、宗旨、目标”这些根本依据和重要基石,才能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先进性、纯洁性,才能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的考验,成为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
(四)学习讲话,进一步加深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重大历史使命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里的两个“坚持”、一个“使”,就是我们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历史使命,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八个方面的要求,就既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题中之义,又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回顾历史可以看出,我们党正是经过90多年的接续奋斗和接力探索,经过多次的失败和成功,经过正确和错误的反复比较,这才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开创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样,它承继着社会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养料,承继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们实践探索所创造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承载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奋斗探索的光荣与梦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是合理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成就是巨大的,胜利是必然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再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辉煌。具体来说,就是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强调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八个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涉及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方向道路、治国治党、内政外交等诸多领域,内涵丰富、寓意深远,贯穿的正是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葆有的那种奋斗精神、正是我们党对人民始终怀有的那颗赤子之心,体现的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坚信,只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永葆这种奋斗精神,永怀这种赤子之心,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一定能如期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一定能屹立于世界东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在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发展进步都无从谈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取得一场又一场斗争的胜利,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并写入全会文件,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要义,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第一位的要求。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要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我们每一个党员和党员干部,都要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反腐倡廉,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人民就一定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运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总结的是党的95年历史,立足的是当代中国,面向的是21世纪,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进而奋力前行,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科学对待党的历史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是指引中国共产党更好担负历史使命的行动指南。
三、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2016年12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讲话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全面论述了有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科学地分析并指明了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工作的基本方向,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纲领性文献,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从历史方位与时代背景看,讲话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对我国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是顺应我国历史发展时代潮流的理论应答
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的基本内容同党、国家和民族所处历史方位与当前我国历史发展时代潮流结合起来,是理解讲话的基本前提。我们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历史阶段上,在深刻把握党、国家和民族所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全面论述了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顺应我国历史发展时代潮流的理论应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既牢牢地把握住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又着眼于新起点、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明确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奋斗目标,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形成了治国理政的新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从属于这套思想体系的新篇章。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心一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经过近百年的艰辛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国际国内极其复杂的形势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的压力、挑战和风险,所处的历史方位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我们的基本国情依然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的定位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实的成绩与问题,既让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百倍,又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所指出的,“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为此,我们只有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才能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今的时代潮流。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发表的《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的讲话,明确指出,“要发展中国、稳定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知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浑然一体又各有侧重。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我们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与传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我们促进师生乃至整个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不断探索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乃至教育制度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需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从办好世界一流大学的政治纲领和行动指南的战术高度,来充分理解和贯彻讲话所发出的政治信号和理论主张。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发展前途归根到底取决于这个国家国民的科学文化能力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高等教育不仅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承载着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从深层次上决定着一个国家人的现代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是衡量我国高等教育成败的根本标准。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认为: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时代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是党的一贯政策。在党的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下,在全国教育战线同志的共同奋斗下,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文化和科技支持,已经成历史和时代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指出的,“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可以说,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是顺应国际国内发展大势之举,是党中央在综合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面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任务,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科学选择,是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使然、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使然,是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期待使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决定关口。一方面,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相互交织,各种社会力量和各种社会思潮相互角力,争夺青年、争夺高校、争夺思想文化阵地的斗争日益激烈,它们纷纷登上舞台,拼命地表现自己,试图影响舆论、影响群众、影响学生、影响教育工作者甚至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道路选择,妄图撼动中国大学的社会主义办学性质,造成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正确思想主张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主张之间的激烈论争;另一方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越办越好、越办越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呼声日益高涨。对此,“为什么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怎样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指明了:办好世界一流大学与扎根本土办大学并不矛盾,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这一论断成为我国高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的重要战略定力和理论支撑。
(二)从主要思想与基本精神上看,讲话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系统地回答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思想稳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出发,系统论证了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作用;明确指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现实要求;充分肯定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意义。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求我们首先理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战略地位。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我国的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作用。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从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决不能忽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照葫芦画瓢,单纯地模仿西方办学模式。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要求。可以说,总书记提出的这个“四为”的论断,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既强调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又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尤其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同于“哈佛模式”“耶鲁模式”的显著特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个“四为”,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真谛和要义。如果脱离了“四为”,我国高等教育必将丧失根本,就丢掉灵魂,就很难办好。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现实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日益分化,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现实的社会状况与多元文化思潮的交织,对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巩固,尤其是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各种敌对势力争夺阵地、争夺青年、争夺人心的斗争,我国高等院校中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重学术科研工作轻思想政治工作等问题更加充分地显露了出来。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对新情况、新任务和新课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紧迫性,加强对思想文化阵地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调适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评价导向,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直接影响着我们是否能够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战略"度,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新起点、新阶段的历史性转折与变化,从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实际出发,把握住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在遵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这个关系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方向。
那么,我国应该办什么样的大学?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以下三个维度回应了办什么样的大学这个基本原则。一是是否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不仅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显著的标志,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的根本区别,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落实党的基本教育方针,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稳定的重要条件;二是立德树人是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立身之本,这里的“立德树人”,不仅包含了培育马克思主义的“大德”,即促使高校师生真正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而且包含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孕育的诸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优秀传统美德;三是人民性是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属性,它着眼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导向,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富有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保障。
怎样办好中国社会主义大学?大学的发展水平不仅受到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而且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基础工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和改进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引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宏观上和整体上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原则。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可见,“四个坚持不懈”直接抓住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牛鼻子,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原则和基本保障。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直接表明了社会主义高校是否成功,如果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走偏了,就很难说我们的高等教育是成功的。习近平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即“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直接关涉的就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内容。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增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历史的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的高度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形成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基本观点,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仰;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从我国独特的国情出发,看到中西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实事求是,全面客观理性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培养学生为国为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和珍惜韶华、脚踏实地、踏实肯干的精神,鼓励他们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从“四个正确认识”的内涵中,我们发现“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是“四个正确认识”的核心,因为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大局和把握未来发展大势,从横向体现为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从纵向体现为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有了这三个“正确认识”,才有可能引导大学生把承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意识,并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可以说,“四个正确认识”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方面,是对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总结,瞄准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为我国高校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世界一流人才提供了理论指南。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院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基本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特征,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进而培养出一流人才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实践性和规律性特征的科学,理应在把握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随着时代条件、形势任务、育人环境、培塑对象等变化而不断调适其教育目标、主要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找准了穴位,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吸引力和实效性提供了理论指南。
那么,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法或者说是工作着力点在哪呢?我们认为,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离开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就难以发挥有效塑造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实际效果,就会流于形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小的层面讲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学科化,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共鸣,提升教育实效;从大的层面讲是要有大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良性互动,形成合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二是要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全方位全课堂育人效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就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三是“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落实好这一点,需要首先搞清楚何为化人之“文”。我们认为,承载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的文艺作品才能达到觉人化人的效果,脱离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际活动是不会起到育人的实际效果的。四是“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一论断有力地回应了当前世界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对改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新要求。总之,这些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对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高校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承载着文化传承、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政治信仰、人生态度、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能否建设好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直接影响着高校能否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坚持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能否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能否培养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四个统一”的重要论断,指明了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重心。
我们认为,“四个统一”的重要论断涵盖了教师的育人职责、育人路径、为学方法和学术要求等四个方面,从多维度对高校师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指明了高校教师应该承担的两个重要职责,也就是说,高校教师不仅要在“教书”的层面做好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而且要在“育人”的层面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价值观,激发学生实现“化知成识”乃至“化识成性”的转变,最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智育、德育和美育的融通,达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言明了高校教师应该把握的两种育人路径,也就是说,高校教师既要用言语来教导学生,通过富有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情感的语言来实现教与学的充分互动,又要用行动来给学生做好示范,做到身体力行、言行一致,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来对学生的价值观与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指出了高校教师做研究应该运用的两种为学方法———既要能坐得住冷板凳,即事穷理,潜心探究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自身的基本规律,尤其理解马克思主义之“道”,又要把理论与实际、科学研究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增强服务社会和服务国家发展的能力;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提出了高校教师从事学术活动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既要保证高校教师有开展学术研究的自由权利,又要严厉制止出现违背学术道德、破坏学术规范的现象。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尤其是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做好高校工作的关键点就是坚持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使其努力承担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等方面发挥领导作用,主动将党的领导具体地、细致地落实到学校治理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们认为改善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根本路径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把控办学方向,即党委要保证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相关治理工作一定要体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要求,一定要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二是坚持思想引领,即牢牢地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引领,增强高校师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回应各种假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一定要贯彻好党的政治主张、教育方针和具体政策精神;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即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各级党委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全面地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加强领导干部与教师、学生的理论交流与情感交流,回应师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四是加强组织建设,即要加强高校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各级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同时,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促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
(三)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上看,讲话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认识、解决问题的光辉典范,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指南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我们充分认识讲话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对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问题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地贯彻讲话的基本精神,做强、做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并以此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迈进。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观察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讲话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我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高高校师生尤其是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处理问题的能力。
讲话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讲话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辩证地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绩与问题,将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的独特性与办好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规律结合起来,横贯历史、融会中西,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人民性出发,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展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原则;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改善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等方面系统地、整体地论述了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抓住了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点,充分体现了党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制定党的教育方针的优良传统。可以说,讲话通篇都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芒,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认识和解决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光辉典范。
讲话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等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逻辑论证和系统的理论阐释,形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思想体系,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和创新。讲话作为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上,科学地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应对策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理论品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科学的理论性与突出的实践性的统一体。这一重要讲话,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而且以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导向,凸显了鲜明的实践性。
伟大的实践总是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之路,需要我国高校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办学方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折点和关键期、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和攻坚期,处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决胜阶段。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高等教育肩负着更加繁重艰巨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不断增强高校领导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和理论素养,坚定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持续不断地培养出能够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水平、高质量和高素质的人才。对此,讲话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发展战略,具有鲜明的操作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不仅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必将对我们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习讲话,我们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中国最早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探索者和见证者。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力促成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将北京大学的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结合起来,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进程中,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深刻把握人类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为党、国家、民族和人民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国际一流人才。
注释
[1]习近平.中国共产党90年来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及历史启示.学习时报,2011-06-2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