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总结及建议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技术进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动力源泉。《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组成部分的深圳—香港地区创新指数位列世界第二,发明创新能力超越硅谷。由此可知,无论从研发投入还是研发成效看,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领域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下面对大湾区科技创新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粤港澳大湾区研发投入和成果整体评价
1.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受教育程度逐年提高,人力资源储备丰富
科技创新,人才是第一位。粤港澳大湾区在引入外来人才的同时,注重培养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夯实创新驱动的智力支撑。从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教育结构看,各地区在已有基础上整体向高等教育集聚,国际化、高端化的人才培养为建设世界一流湾区提供重要人力资源保证。就湾区内部各地区而言,广东地区人口教育结构逐渐向以初中、高中为主转变;香港作为国际教育重镇,目前有6所具备研究能力的大学,其中5所名列世界100强,其人口受教育程度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其中高等教育人口占比达1/3;澳门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整体结构逐渐转变为以高中、高等教育为主。各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断为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2.粤港澳大湾区整体R&D经费投入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创新型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R&D投入包括R&D人员投入和R&D经费投入。从R&D人员总量看,粤港澳大湾区从事研发活动的人数整体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2015年,广东R&D人员全时当量为50.17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45.5%;2015年,香港R&D人员全时当量比2010年增加了4 884人。从R&D经费总量看,粤港澳大湾区在R&D经费投入总额上也初具规模,且整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广东在R&D经费投入方面领跑全国,而广东省R&D经费的90%以上集中于珠三角地区。同时,香港R&D经费投入规模也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15年R&D经费增长率达到9.2%。
从R&D经费投入强度看,2016年广东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6%,接近创新型国家(地区)水平,而香港R&D经费投入强度仅有0.76%,说明粤港澳大湾区整体R&D经费投入深度与创新型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3.创新活动主体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
无论从R&D人员分布还是R&D经费结构看,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均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具体表现为广东R&D活动主体是企业,香港R&D活动主体则包括工商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
从R&D人员分布看,广东2015年在企业从事R&D活动的人员占比达到89.99%,远高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R&D人员占比。从R&D经费投入来源看,广东2015年来源于企业部门的R&D经费所占比例接近90%。这说明广东构建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方式已初现成效,通过借助科技金融手段,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投入。大量的R&D经费投入并非政府行为,而是引导企业主动寻求科技创新的结果。
相比广东而言,从R&D人员分布看,香港R&D活动主要在工商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并且高等教育机构近年来的R&D人员占比逐渐超过了工商机构。 2015年,在工商机构从事R&D活动的人员占比为43.38%,而在高等教育机构的占比则达到54.13%。从R&D经费投入来源看,香港R&D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机构和工商机构,所占比例均接近50%。对香港而言,工商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说明在科技创新领域,工商机构活力还有待提升。据统计,香港政府每投入1元钱,只能拉动社会投入0.8元钱,而新加坡可以达到1.4元,深圳则多达6.7元。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工商机构的引导作用还不明显,政府投入拉动社会投入比例低。
4.R&D活动重心由应用学科向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并重转变
基础研究能提高地区原始创新能力,对科研创新具有基础性作用。近年来,广东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的投入比例逐渐升高,基础研究经费占比由2000年的1.68%上升到2015年的3.01%,应用研究经费占比也从5.60%上升到9.18%,尽管总量仍然较小,但不断增长的占比说明对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香港科技创新的重心也从工程及科技领域转向自然科学领域,2005年,工程及科技、自然科学研发经费占本地研发总投入的百分比分别为45.6%、24.8%,到2015年比例分别变为32.5%、32.6%,两者投入基本持平。
5.粤港澳大湾区专利申请总数不断增加,但发明专利数量远低于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数量
一方面,不论是从专利申请受理量、专利授权量还是专利有效量看,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近年来创新水平均有显著提高。 2015年,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合计专利申请受理量359 471项。另一方面,若按商标申请量衡量科技创新成效,从总量上看粤港澳地区的商标申请量也逐年递增。 2015年,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合计商标申请量是587 683项,比上一年增长21.5%。总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成效较为显著。
尽管专利申请总数不断增加,但从所申请专利的类型看,发明专利数量远低于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2015年,粤港澳授权发明专利34 115项,实用新型专利106 076项,外观设计专利104 067项。相比其他两种专利而言,发明专利创造性更强,更能体现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效。因此,发明专利占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科技创新成果技术含量还有待提高。
(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中心地位,提升整体的研发投入强度,平衡研发投入中的公私比例,需要政府和企业部门共同发力,增加对研发活动的人员投入和经费投入。
一方面,政府部门作为引导者,在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时,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政策制定、法律保障、税收优惠等方式带动企业部门的创新,激发企业科技自主研发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深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创新投入积极性,引导全社会持续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2017年《施政报告》中建议首200万港元的合资格研发开支可获300%扣税,余额则可获200%扣税,正是香港特区政府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另一方面,企业是科技研发创新的主体,在R&D投入和R&D成果上举足轻重,是促进科技研发创新的关键所在。对企业而言,一是树立自主创新意识,主动探索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自身的产品的科技含量。二是增加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的投入,使科研活动成为企业运作的常态。三是学习并推广高科技企业的成功经验,在全社会形成科技研发创新理念。
2.补齐基础研究投入短板,注重科技创新长远效益
基础研究是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对科技研发创新起基础性、长远性作用。整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不高,因此补齐基础研究短板是研发投入结构升级的重要环节。首先,重视基础研究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源头作用,改变对基础研究周期长、见效慢的看法,让更多的资源配置到基础研究领域。其次,人才培养重心应向基础学科转移,改变高校学科设置向应用学科倾斜的现状,鼓励学生从事基础性研究工作,给予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群体更好的保障。
3.实现地区优势互补,完善跨境合作框架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跨境的经济合作体,应当充分发挥各区域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一是加强跨境产学研合作。通常情况下,产学研合作都是在省或地区范围内进行,比如广东省内的产学研合作。而粤港澳大湾区的成立为跨境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基础。香港科研成果的落地和产业化需要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部门的配合,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原始创新同样需要香港高校和研发机构的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通过产学研合作,弥补各自的研发短板,有利于促进各地区科技成果的发展。二是建立完善的跨境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流动机制。只有使得研发投入的两大要素实现自由流动,才能加强地区间科研活动的交流,促进各地区科研人员的相互学习,从根本上实现跨境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