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邓小平曾经说过:在党的学说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讲得不多,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的学说。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即红军创建时期,毛泽东同志的建党思想就很明确。他的完整的建党学说,是经过实践在延安整风时期建立起来的。他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党的作风是什么,都有完整的一套。建国以后,党内生气勃勃,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又有新的发展[1]。从总体上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适合中国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建设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建党思想,以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第一,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党的建设过程,党的布尔什维克化的过程,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的,是同党对于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之正确处理或不正确处理密切地联系着的。倒转来说,党更加布尔什维克化,党就能、党也才能更正确地处理党的政治路线,更正确地处理关于统一战线问题和武装斗争问题[2]。这样,毛泽东就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史上最早阐明了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的关系,提出了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原则。
第二,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这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鲜明特点。我们党刚建立时,工人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则占人口大多数。特别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党长期处于农村环境,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不可避免地把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带到党内来。毛泽东在领导党和红军进行土地革命战争的过程中就认识到:“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3]1929年古田会议专门就“党内教育问题”做出决议,强调“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求用无产阶级思想来进行党和军队建设。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提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4]他强调:“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5]他针对历史上党内斗争中存在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倾错误,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强调在党内斗争中要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他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明确提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6]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还提出“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7],共产党员要在思想上入党,说到底是要解决世界观问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第三,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设党。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党内生活民主化”的任务,把“扩大党内民主”看作巩固和发展党的必要步骤。鉴于党内存在严重破坏纪律的行为,他又概括了“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纪律原则。在党的七大上,他说民主和集中这两个东西有矛盾,但可以统一,民主集中制就是这两个带有矛盾性东西的统一。新中国成立以后,他进一步指出:“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不应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可以没有集中。这种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8]要在我们党和国家生活中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创造性地把民主集中制运用于党的建设,制定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制度,不仅形成了党在组织建设上的显著特征,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主集中制的理论。
第四,提出了完整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毛泽东一向重视干部问题,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他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9]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他明确提出:在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10]。他还提出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和使用干部,强调通过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和注重实践锻炼培养干部;要搞“五湖四海”,不能搞小圈子和宗派主义,要善于团结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从防止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出发,提出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任务。他认为,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革命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是我们的子孙后代能不能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道路继续前进的问题。这些富有前瞻性和警示意义的论述,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五,培育和保持党的优良作风。毛泽东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在我们党内第一次提出了“党风”这个概念,并全面阐述了党风的重要性和党风建设问题。延安整风时期,他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11]要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在党的七大上,他明确地将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12],并指出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3]针对执政以后党的作风出现的新问题,毛泽东确定把坚持实事求是和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风建设的重点,领导全党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和整党。他号召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要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毛泽东的这些论述,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正因为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创建了完整的建党学说,并且以之教育全党,使我们建立起一个团结统一、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这么一个好的党,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欧洲一些国家也经历过很激烈的阶级斗争或民族民主革命,马克思主义也曾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但没有取得中国革命这样的胜利。而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旧中国小生产十分广大、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社会里,在长期被敌人分割的农村根据地和白色恐怖的城市,建设起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这个历史性的难题,指引中国人民顽强地打败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势力,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功。这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伟大创举,在世界政治史上也是罕见的。因此,毛泽东豪迈地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间很短,对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缺乏经验积累和理论准备,加之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未曾预料的复杂情况,毛泽东提出的党建思想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未能在实践中完全坚持下来。1957年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中出现了“左”倾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又助长了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的滋长和泛滥。1967年10月27日,中央发出《关于已经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的单位恢复党的组织生活的批示》。毛泽东在其中做了一段批示:“党组织应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应能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这段批示后来被称为整党建党的“五十字纲领”。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中,在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指导下,党的建设不仅不能正常开展,反而受到干扰和破坏。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2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4.
[2]毛泽东选集:第2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5.
[3]毛泽东选集:第1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7.
[4]毛泽东选集:第3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5.
[5]毛泽东选集:第3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5.
[6]毛泽东选集:第3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7]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79.
[8]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2.
[9]毛泽东选集:第2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10]毛泽东选集:第2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7.
[11]毛泽东选集:第3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2.
[12]毛泽东选集:第3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13]毛泽东选集:第4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