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礼仪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祭祀。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礼”字是会意字,“示”指神从中可以分析出。“礼”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古时的祭祀活动不是随意地进行的,它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进行的。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大概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礼制。”这里讲到了礼仪的起源,以及礼仪的发展过程。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风俗习惯。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有序,变得有章可循,同时也能使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具有亲和力。1922年《西方礼仪集萃》一书问世,开篇中这样写道:“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平易近人。”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是为表达自身感情而存在的,在没有礼仪存在的时候,人们祭祀天地根本无法表达心中的敬畏,后来就出现了礼仪,如同语言一般,因为需要才产生的。后来拓展出晚辈向长辈行礼来表达自己的敬意,渐渐地礼又有了礼节的含义。

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一直到今天,礼仪依然体现着这种本质特点与独特的功能。

礼仪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和强化时期。

一、礼仪的萌芽时期

裸体怀孕妇女陶塑像

从我国的考古资料来看,在辽宁喀左的东北红山文化遗址中先后发现了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000年的“女神庙”、积石冢和玉猪龙,发现了举行大规模祭祀活动的场所,其中的裸体怀孕妇女陶塑像可能是先民膜拜的生育女神。更早的仰韶文化彩陶上的人面虫身像、墓葬中死者头颅西向而卧,均透露出远古时代礼仪制度的信息。这种崇拜的仪式便是最早礼仪的萌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发表了《文明发端,玉龙故乡》等文章,称红山文化为中华文明、中华古国的“序曲”与“曙光”,并且画龙点睛式地指出了红山文化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独特意义。这一阶段大致相当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

人面虫身像

二、礼仪的形成时期

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礼逐渐成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古代礼仪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祷、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和个人的言行举止等。

到了西周时期便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礼学专著。“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这是我国最早的“礼仪学”专著。其中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在汉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被称为“礼经”。如《荀子·大略》中所言“言语之美,穆穆皇皇”,即是说“语言之美在于谦恭、和气、文雅”;《礼记·表记》中还特别规定了人际交往应“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这在我国“礼”的教育中一直受到重视。

西周时期还形成了一整套的礼制。著名的“五礼”包括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具体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吉礼乃五礼之冠,主要是指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历代礼书以“吉礼”最繁。“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其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飧燕之礼和贺庆之礼等。

周礼使三代以来的传统之礼得到了极大程度的理论提升,为中华民族成为“礼仪之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礼仪的发展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在此期间,相继涌现出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巨人,发展和革新了以往的礼仪理论。

1.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孔子像

孔子(“子”为尊敬的称呼)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奠基者之一,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世界级文化名人。由他的学生记录整理的《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材料。

孔子出生并主要生活在以周朝礼仪制度保存得比较完整的鲁国,可当时正值春秋末期,诸侯纷争、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危机。孔子对此忧心忡忡,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他一生学习周礼,传播周礼,且以恢复周礼作为自己的志向,并极力主张进行道德教育和伦理建设,克己复礼,实现和谐的社会生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论语》中“仁”字涉及58章,共计出现109处,集中体现了孔子如何做人的思想。“仁”的基本含义有两个:其第一层含义是爱人。孔子的弟子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说文》有个解释:“仁,亲也,从二人”,甚合孔子思想。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亲,相互帮助。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在其看来,对父母长辈是否有敬爱之情是人与犬马等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这种亲亲之情还应向外推开,孔子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由此可见,一个人在家里做到孝与悌,对别人也会给予爱与仁,从爱父母兄弟到爱天下大众,仁爱由此获得了普遍意义。

“仁”的第二层含义是克己复礼。在回答弟子颜渊什么是“仁”的问题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克己”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一切言行要纳于礼。这里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律和自觉。人们通过克制自己,达到自觉守礼的境界,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视、听、言、动都合于礼,这也就是仁的境界。显然,在孔子看来,克己和复礼是不可分割的,既要严格修身,又要以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正确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人之为仁,既要在现实生活中反复自省修身,又要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自觉地恪守伦理原则,严格地以道德原则克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时时处处衡量自己的言行。

孔子在礼的践行方面注重言传身教,他的弟子称赞其“夫子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地待人处事。礼也是孔子教学生的六门功课(“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孔子教儿子学礼的故事,见于《论语·季氏》,历来传为美谈。据说有一次,孔子独自站在庭院中,儿子孔鲤迈着小步恭敬地走过时,被孔子叫住了,问孔鲤学过《诗经》没有,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就教育他的儿子说,不学习《诗经》是无法同人交谈的(“不学诗,无以言”)。于是,孔鲤就退回去认真地学习《诗经》。隔了一段时间,孔鲤从庭院里经过时又被孔子叫住了,问他学习《礼记》了没有,孔鲤说还没有。孔子又教育他说,不学习礼是难以立身做人的(“不学礼,无以立”)。孔子教子学诗学礼的这个故事后来被称为“诗礼传家”。明朝弘治年间,朝廷在孔子故宅内建诗礼堂纪念孔子,清康熙、乾隆皇帝还亲自题写了“则古称先”的匾额和“绍绪仰斯文识大识小”“趋庭传至教学礼学诗”的对联,刻制后悬挂在堂内。

2.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孟子像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自觉以学习和传播孔子创建的儒学为己任,确证了人的“本性”的道德性,明确主张“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的重要根据就是“四端说”。“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孟子非常重视礼学,他说:“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孟子·离娄下》)还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他还将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与朋友,这五种人伦关系均遵循一定的原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可见,孟子发展了孔子的礼学思想。

3.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荀子像

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末期的大思想家。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人为)是善的礼乐教化,从而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荀子深入地探讨了礼的起源:“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荀子认为,礼是人与自然对立的产物,它产生于人类的生存需要;人生不能无欲,而欲望的满足往往受物质条件的制约;为了不使满足欲望的追求损害人类的根本利益,先王制定礼义,既适当满足人的欲望,又把它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见,在荀子这里,礼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脱离、超越自然状态的标志,同时,礼也是自然秩序的体现。

荀子还认为礼之本源有三,即“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此处的三本即天地、先祖与君师。天地指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依天地而生存绵延,故人应尊奉天地;先祖指人的血缘系统,祖先乃血缘之始,有血缘才有人类绵延,故人应尊奉祖先;君师为政治教化之本源,社会的安宁,人民的安居乐业,要靠君师的教育感化,故人应尊奉君师。

荀子还主张“隆礼”“重法”。不过,他认为礼义先于法度而产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性恶》)荀子强调礼法并重,他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子·大略》)“礼义之谓治,非礼义之谓乱也。”(《荀子·不苟》)由此可见,到了荀子时代,儒家的礼学思想得以系统化,且达到了先秦时期的最高峰。

四、礼仪的强化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在全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秦朝制定的集权制度,成为后来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体制的基础。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提出了“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天人感应”之说。(《汉书·董仲舒传》)他把儒家礼仪具体概况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礼教成为定制。“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到了明代,交友之礼更加完善。忠、孝、节、义等名目日趋繁多。满族入关后,逐渐接受了汉族的礼制,并使其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