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北京(插图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北京的建都史

说北京有1 000多年的建都历史,是将北京在历朝历代作为都城的历史时期加总而来的。说北京是“六朝古都”一般是指:辽南京城(陪都),金中都城(中都),元大都城,明北京城,清北京城,民国初年北京城。而再往前考察,历史上还有过“燕都蓟城”。北京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曹子西先生认为,战国七雄互相开战,都是相对独立的政权,并不听周王室的,因此,北京从战国时的“燕都蓟城”开始,到后来历朝历代为都的时间加在一起,总计有1 020年。清史专家阎崇年认为,北京历史上自蓟、燕、前燕、大燕、中燕、辽、金、元、明、大顺、清至民国初期,先后有12个朝代以北京为都城。由此可见,说北京建都时间有1 000多年,是把自战国燕都以来历朝为都的时间加在一起。也就是说,自战国以来的2 000多年当中,北京有1 000多年曾经作为都城。北京作为都城的时间,在全国古都中是最长的。

金代以后,北京城市建设继续走向辉煌。其特点是新城址离开蓟城旧址,向东北方向移动,这就形成了元大都城。元大都城的营建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先有规划,然后建城”。这个特点使今日的北京城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规划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个特点还使今日北京城市方位明确、左右对称,城市街巷、建筑井然有序。元大都城的规划建设与金中都城不同,没有旧城的基础,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完全是在一片平地上以更高的标准来规划、建设新城。

当时规划新城的位置确定在金中都城的东北郊,这里有永定河故道留下的大片水域。金代皇帝在水域中修建离宫,离宫称“大宁宫”或“太宁宫”(古代汉字“大”与“太”有时相通),离宫周边是大片水草和农田,蒙古民族认为这是子孙或国运兴盛的地方。在这片沃土上,忽必烈委托刘秉忠等人规划、建设新城。刘秉忠是一位知识渊博的道士,同时精通儒家文化和阴阳学。新的城市规划首先遵循了《周礼·考工记》所规定的古代都城设计理念。成书于东周时期的《周礼·考工记》是这样记述理想的帝王都城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一般认为,这是中国古代理想的帝王都城,然而,从商周到元代,城市考古并未发现比北京旧城更接近这一蓝图的城市遗迹。

元大都城的规划者刘秉忠

元大都城的规划者刘秉忠与元大都城雕塑

元大都城的规划建造达到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最高水平,而且为明清北京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元大都城的城墙城门来看,城四角有角楼,每个城门上有城楼,外面有护城河。它和我们今天看到的明清北京城墙还不一样。从蓟城到元大都城,城墙基本都是夯土筑成的。这种城墙的建造方法是先挖地基,两边立挡板,然后填土,夯实,再填黄土,再夯实,夯一层周边的挡板就提高一层。夯筑后,拆除挡板,一座梯形(基座宽、上面窄)的土城墙就形成了。要了解元大都城墙遗迹,可以去安定门、德胜门外的北土城,那里修建了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特点,首先要看它的标志性建筑。一说到北京,人们就会想到胡同、四合院;一说到欧洲,人们就会想到教堂。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文化色彩,建筑是城市特点最直白的展现。

我们要保护北京城市的古都风貌,就是因为北京古代城市有着显著的东方城市文化特点。如果北京城市的古代建筑都消亡了,北京就不仅没有古都风貌,而且其城市文化的特点也没有了。白塔寺的白塔是忽必烈亲自督建的,这座塔的修建比元大都城还要早,是先建塔,后建寺庙,然后修建大都城。因此,白塔寺白塔是元大都城的一个标志,要想了解元代的历史,了解元大都的城市风光,可以去西城区白塔寺。在白塔寺,除了看白塔,还可以看配殿展陈的元大都皇城沙盘。值得一提的是元代北海琼华岛顶上的广寒宫(古代传说中嫦娥的住所),它是典型的中华传统建筑,建筑造型为坐东朝西的“凹”字形。在北京故宫御花园也有一组建筑东西对称,东面为“凸”字形,代表阳;西面为“凹”字形,代表阴。

白塔寺白塔

白塔寺白塔

北京城市分阴阳,这种阴阳关系是通过前后(南、北方位,南为阳,北为阴)左右(东、西方位,东为阳,西为阴)来确定的。在北京的地名中,凡是带有“左” 的一般在东边,带有“右”的一般在西边。例如,北京旧城的外城中,永定门居中,东有左安门,西有右安门;到内城,正阳门居中,东有崇文门,西有宣武门;在内城外,东面有日坛,西面有月坛;在内城里,东面有文庙,西面有武庙;在紫禁城内,东有文华殿,西有武英殿等。由此充分展示了北京城市左右对称、左文右武、左阳右阴的文化特点。这种文化特点源于道教,刘秉忠将其应用于元大都城市规划。元大都城以今日地安门北万宁桥为中心点,向南北延伸为直线,正好把北京六海(南海、中海、北海、前海、后海、西海)规划在城市西面,以水为阴。

元大都城在建筑设计上有一个特点,即南面有三座城门,东、西也各有三座城门,但北面只有两座城门。这样的城门设计与《周礼·考工记》所规定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有所不同,充分考虑了北方的气候特点和中华道家文化因素。传统堪舆学(风水学)认为,南为阳,北为阴,由南面进来的阳气不能从北面直接泄出去,因此,南北城门不能相互对接。另外,北京冬天刮西北风,西北风给人的感觉是刺骨寒冷,而夏季刮东南风,东南风柔和湿润,让人感觉到舒适。这种“南来风不泄,西北风不穿堂”的思想,属于古人总结的环境堪舆学理论。观察老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人们不难发现明清时期北京内城北城墙修得高大、厚实,胡同内的四合院也是北屋山墙修得厚而高,不露窗户,这些建筑理念或细节,既反映了中国北方的季风气候特点,也展现了人们对城市文化环境的深入体察。

砖塔胡同的标志性建筑

砖塔胡同的标志性建筑——万松老人塔(始建于元代)

从元大都到明清北京城,北京城市最突出的特点是帝王都城。作为帝王都城,皇权至高无上是其突出特点。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上。皇宫不仅要居中,还要坐北朝南。为此,首先要确定南北方位。中国古代先民是这样确定南北方位的:白天立一竿,正午时刻,太阳一照,立竿见影,正南正北的方位就找出来了,而且符合中国北方日照的特点和规律。古人晚上找南北方位则依靠北极星。有了南北方位,东西方位自然就有了。因此,在古代都城建设中,一般都突出城市南北中轴线。北京旧城具有中国古都中最完美的城市中轴线。古代北京城市正中是皇宫,皇宫正中是皇帝的金銮殿,金銮殿正中是皇帝的宝座。皇宫向南北延伸形成城市中轴线。中轴线分左右、东西、文武、阴阳等。皇宫正好处在天、地、人之间的正统方位,处在东西南北之中。

太和殿旧照片

太和殿旧照片

从“燕”到“蓟”,从金中都到元大都,北京城址从南向北迁移。到了明代,城址又向南扩展。第一次扩展是在明洪武初年,明军占领元大都城后,将北城墙向南移了五里;第二次扩展是在明永乐年间,明朝扩建北京城时,感觉城南空间狭小,不好安排皇城前面的广场和衙署,于是便将元大都城南城墙向南扩展了二里。元大都的南城墙在今天的长安街一线,今日天安门的位置是元大都南城墙正中间大门——丽正门的位置。从徐达攻占元大都城将北城墙向南压缩五里,到明永乐年间南城墙向南扩充二里,基本奠定了明清北京内城的规模。到明嘉靖年间,又修建了北京外城。原计划外城拱卫内城,后因财力有限,外城只在内城南部修建,仅将天坛、山川坛包括在城内,地坛、日坛、月坛未能包括在城内。这就形成北京城市继续南扩的布局,从而使北京旧城形成“凸”字形的城市平面布局。

北京自辽金以来,留下了丰富的城市标志性建筑。这些标志性建筑就是北京的城市记忆。没有这些标志性建筑,城市就会失去记忆。辽金北京城留下了天宁寺塔,元大都城留下了白塔寺白塔。明代的北京城给我们留下了更为经典的建筑,包括天坛祈年殿、故宫角楼、天安门、北海白塔、景山万春亭等。明朝定都北京,做了三件大事,每件大事都给北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一是修天坛,祭祀天地。祭祀天地在古代社会是封建皇权的头等大事。当时天地祭祀在一起,建有大祀殿,后来天地分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了天坛世界文化遗产。二是铸大钟,敬佛祖。我们有了代表东方文化和佛学的华严钟。三是修建紫禁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故宫。明代保存下来的北京城市标志性建筑有:故宫,包括天安门、午门、太和殿、角楼等;天坛,包括祈年殿、圜丘坛、皇穹宇等;岁时建筑,包括鼓楼、钟楼;寺庙建筑,包括太庙、历代帝王庙、孔庙、雍和宫等;城墙城门,包括正阳门城楼、箭楼,德胜门箭楼,内城东南角楼、明城墙遗址等。北京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因为还保留着这些文物古迹。

北京内城

北京内城东南角楼

北京城市文化博大而深邃,充满魅力,还体现在代表北京城市魂魄的中轴线上。关于这条中轴线,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讲了这样一段话:“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条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申、一贯到底的规模。”明清两朝很注意这条中轴线的建设与维护。这条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止钟鼓楼,全长15里,约合8公里。中国的“中”字,是一个“口”字加一竖,这一竖不能写偏了,写偏了就不是中国的“中”,懂书法的人都知道,这一笔要走中锋,藏头向下行笔,笔要垂直行走,“中”字中间这个“口”字要放正。北京故宫——紫禁城就是这个“口”字,南北中轴线就是这一竖。

北京鼓楼

北京鼓楼

在这条中轴线上,有很多经典建筑。左右对称的建筑有:天坛与先农坛,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太庙与社稷坛,阙左门与阙右门,东安门与西安门,东华门与西华门,日坛与月坛等。最具特色的是在紫禁城内的对称建筑,在太和门前有协和门与熙和门,在太和殿前有体仁阁与弘义阁,在中和殿前有中左门与中右门,在保和殿两侧,有后左门与后右门,在乾清门前有景运门与隆宗门,在乾清宫庭院两侧有日精门与月华门。更奇特的是乾清宫与坤宁宫、日精门与月华门又组成天、地、日、月四向的建筑布局。其中,乾清宫在南,象征天在南;坤宁宫在北,象征地在北;日精门在乾清宫庭院东庑,象征日在东;月华门在乾清宫庭院西庑,象征月在西。在紫禁城中,还有两组建筑是对称而且相互呼应的,这就是文华殿与武英殿,东六宫与西六宫。进入御花园,建筑的整齐对称与相互呼应又达到高潮。御花园内有楼、台、亭、阁、轩、馆、斋、堂20余座,几乎囊括了中国园林的所有建筑形式。其中,最突出的还是对称式的建筑布局,以中轴线上的钦安殿为中心,左面布置有:堆秀山、摛藻堂、凝香亭、浮碧亭、万春亭、绛雪轩;右面布置有:延晖阁、位育斋、玉翠亭、澄瑞亭、千秋亭、养性斋。在这些建筑中,堆秀山上的御景亭与延晖阁相互呼应;摛藻堂与位育斋各有五间平房建筑,相互对应;浮碧亭与澄瑞亭都是四角攒尖顶的方亭,相互对称;万春亭与千秋亭相互对称;绛雪轩与养性斋相互呼应,一个建筑平面呈现“凸”字形,一个建筑平面呈现“凹”字形。

北京钟楼

北京钟楼

明清北京的另一胜景是景山。景山由五座山峰组成,传说是根据佛祖的五根手指修建而成。明朝修建紫禁城时,用拆毁原皇宫的渣土和从紫禁城护城河挖出来的泥土堆砌成山,名为“万岁山”,清代改名为“景山”,可拆字为“日”下“京城”。山脊上五座亭子为乾隆十五年(1750年)修建,从东向西依次排列为周赏亭、观妙亭、万春亭、辑芳亭、富览亭。其中,万春亭居中峰,方形,三重檐,四角攒尖顶,黄琉璃瓦绿剪边顶,雄伟壮观;观妙亭、辑芳亭均为八角形,重檐,绿琉璃瓦黄剪边顶;周赏亭、富览亭为圆形,蓝琉璃瓦褐剪边顶。亭建成后,每座亭内立铜铸佛像一尊,为五方佛,保佑着紫禁城的江山社稷。五方佛正中为毗卢遮那佛,也称“大日如来佛”,在万春亭内。另外四尊佛从东向西,第一尊为宝生佛,在周赏亭内,第二尊为阿佛,在观妙亭内,第三尊为阿弥陀佛,在辑芳亭内,第四尊为不空成就佛,在富览亭内。五方佛在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走四尊,毁一尊(毗卢遮那佛)。现在万春亭内的毗卢遮那佛像是新铸造的。景山最为奇特的景象是20世纪末人们利用航空遥感技术发现的景观,从航空遥感的照片隐约可以发现,从空中看景山整体酷似一尊体态雍容、面带微笑的坐佛。这一发现,更增加了北京帝都文化的神秘感。

帝都北京的城市阴阳布局

帝都北京的城市阴阳布局

从城市布局来看,北京城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座艺术宝库。北京城市建筑展现的是一种文化,是大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因此,北京城市中轴线被视为大中华文化线,又被称为“人类智慧的轴线”,是北京走向未来的人文线。

清代绘画中的中轴线

帝都北京的城市阴阳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