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通与互鉴:池田大作文明对话思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池田思想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着眼于当代世界宗教对话、文明对话实践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结合当前欧美、日本及我国宗教对话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本书以“池田对话”为范例展开研究与探讨。笔者从2016年以前(含2016年)出版的日文原版77部对谈集中精选出60部能充分体现池田大作个人观点且社会流通量较大的对谈集作为例证分析的取材范围,应用宗教学、历史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文字材料集中进行了研读与梳理,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对谈片段作为研究素材。

池田大作对话思想的深化是与其对话实践的展开相得益彰,互为促进的。他在不断与世界各地、各领域的有识之士展开多主题对话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关于人类“对话”现象本质的理解,完善自身对现实问题本身的认识,从而不断深化自身的思想。因此本书关于池田大作文明对话的探讨从梳理其对话思想发展脉络与分主题探讨其对话实践的特色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池田对话思想发展的大体脉络。

池田大作对话思想根基是大乘佛教的入世思想与日本特色日莲佛教的佛学实践理论。池田大作的对话实践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到了 80年代,其对话活动努力向世界范围拓展,其对话思想也由70年代的雏形发展得渐趋明晰。90年代,池田对话在人数和内容方面都呈现出全面铺开的态势,池田大作关于“对话”的认识及其“人间论”对话理念也伴随对话实践的展开不断深化。到了2000年前后,其对话思想渐趋成熟,已经基本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池田对话模式”,而池田大作的对话实践也由此进入了巅峰期,对谈人数和次数之多,对谈涉及的内容之全面、丰富,都创造了最高纪录。单就出版的对谈集数量就可以看出,2000~2011年的十余年时间里,共出版对谈集30余部,占全部对谈集总数的一半以上(见表1-3)[19]

表1-3 池田大作对谈集统计[20]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其次,池田对话实践的主题与内容。

关于“池田对话”的主题与内容,从本文选取的60部对谈集的题目及副标题即可概观其貌。60部对谈集单行本,18部的题名中直接出现了“人间”“人权”“人生”等字样,23部围绕以“人类”“人生”“人权”,或与“人”“人生”密切相关的话题如生命、生老病死等主题展开讨论,可见“人”是池田对话的一个核心议题。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池田日文原著对谈集中反复出现的“人间”一词,汉语中应作为“个体之人”或“群体之人”来理解,同时隐含着“人之本性、共性”之义。所以说,池田大作的“人间学”,不但与个体之生命、肉体与心灵成长相关,也与人之群体、人类社会的变革相联系。在此基础上,池田又从佛法之缘起思想与因果思想推而论之,将 “人间”一词推广到宇宙生命论、普遍联系论的哲学范畴。此外,池田大作的对谈集题目中出现频率列第二位的是“世纪”一词,也说明池田大作的对话是具有鲜明时代感的讨论,无论是反思20世纪还是展望21世纪,立足时代、着眼当代现实问题的解决,关注未来人类命运与发展前景,始终是池田对话的核心议题。可以说,池田大作是在回顾与反思20世纪人类发展之利弊得失的基础上,关注与展望21世纪人类发展的前景与未来。正是这样强烈的时代使命感与深切的人文关怀,让池田大作立足东方佛学立场,围绕21世纪人类发展密切相关的诸如和平、对话、人权、宗教、教育、文化等问题,倡导和推进全球范围的大讨论,这些问题是池田对话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代宗教对话、文明对话的热点问题。

在全面阅读了池田大作的系列日文原版对谈集的基础上,通过对对谈集内容的统计与梳理,笔者认为,池田大作的对谈主题主要围绕四方面,即和平问题、教育问题、文明·文化间交往问题、宗教问题。在探讨这四大热点问题的过程中,池田从东方佛学的立场出发,对于当今时代发展的特点与得失利弊进行了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将自身充满深切宗教人文关怀的大乘佛教慈悲救世、利他共生等理念注入对话之中,形成了具有池田特色的对话模式,其文明对话观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人间论”的特质,即“人”的自我救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是人与人、宗教与宗教、文明与文明“对话”的根本原因亦是最终目的。通过人与人、面对面的方式,在诚挚与坚韧的对话中完成思想的沟通、分享与相互启迪,以广泛、深入对话的精神来跨越人及其背后的宗教、文化、文明传统所固守的藩篱,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与反思自身,完成自身传统的超越与良性发展,最终实现人类与自然、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笔者通过援引和精译对谈资料原文,力求忠实展现池田大作对话思想的原貌,探讨池田大作的对话思想来源、对话特色与运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学理反思,以期为我国池田大作思想研究的深入推进抛砖引玉,亦期待能为我国未来的宗教对话、文明对话实践的开展提供一个参考与比较的范例。


[1]日语中的“人间”一词有三种意义,即个体的人、人的群体及其关系、人类居住的世界。

[2]东洋哲学研究所编『池田大作 世界との対話 平和と共生の道を開く』,第三文明社,2010,16ページ。

[3] リヒャルト·クーデンホーフ、池田大作:『文明·西と東』,サンケイ新聞社,1972。

[4] アーノルド·Jトインビー、池田大作:『二十一世紀への対話』(上下),文藝春秋,1975。

[5]八木诚一于1963年出版『新約思想の成立』一书,滝沢克己于1965年出版了『聖書のイエスと現代の思惟』,分别阐述了各自的观点,之后也各有论著问世,但是二人围绕宗教对话的相关论争则集中见于『神はどこで見出されるか』一书,日本三一书房于1977年出版。

[6]会议之后的相关研究成果参见西谷幸介『宗教間対話と原理主義の克服』,新教出版社,2004,第35页。

[7]中文书名为笔者译。原书名为『宗教多元主義とは何か——宗教理解への探求』,岸根敏幸著,晃洋书房,2001。

[8]中文书名为笔者译。原书名为『グローバル時代の宗教間対話』,星川启慈、山梨有希子主编,大正大学出版会,2004。

[9]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将“公共哲学”理念引入宗教对话领域,山胁直司是其代表学者。日本的“公共哲学”理论替代了传统的公私二元论,构建了“政府之公—民众之公共—私属领域”的三元论,导入了与“灭私奉公”“灭公奉私”相对的“活私开公”理念,是为打破学问分科垄断化现象的一种“学问的构造改革”,是对后意识时代实现“理念与现实的统合”而进行的方法论的开拓,展示了建构一种新型的“自我—他者—公共世界”理论的必要性。详见山胁直司『公共哲学とは何か』,筑摩書房,2004。

[10]中文书名为笔者译。原书名为『現代世界と宗教の課題——宗教間対話と公共哲学』,星川启慈等编著,蒼天出版社,2005。

[11]池田大作:『新人間革命』20卷(友誼の道)。

[12]此数据为日本创价大学中日友好学术研究资助项目“池田大作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的统计结果,根据日本创价学会2012年4月份提供的书目清单整理而成。详见车才良《池田大作在中国的译介》,《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2期。

[13]参见张文良《日本当代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第115页。

[14]袁久红:《佛性在当代的闪光——铃木大拙、池田大作的佛教人道主义思想》,《法音》1990年8月。

[15]何劲松:《池田大作及其人学思想》,《日本学刊》1995年11月。

[16]何劲松:《池田大作的佛学思想》,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17]车才良、王炜:《中国的池田大作研究现状述评》,《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4期。

[18]冉毅:《“人性革命”——池田大作“人学”思想的构建》,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2。

[19]表1-3中列出了本书选取的对谈集,出版的全部对谈集参见文后参考文献。

[20]统计表中主要选取2011年以前出版的、流通比较广泛的对谈集作为本书例证分析的资料。括号内汉语书名、人名等为笔者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