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移民史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外来移民与城市产业的发展

移民流向与城市化此兴彼盛的关系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勃兴应以充足的劳动力为前提,否则,资本的积累,技术的传播,生产的分工和经济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移民作为美国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之一,他们既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又是技术的传播者,其流向不啻是简单的人口流动,而是以社会生产和技术为核心的经济重心的转移。同时,由于各族裔群体在文化背景和技术方面各有所长,其四方汇聚,五方杂厝,既赋予了所在地区经济的多样性,也为各群体相互借鉴,推进技术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首先应该强调的是,如果没有外来移民,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会滞后几十年。1870年美国16岁以上的劳动力为1250万,1920年达4161万。在同期的外来移民中,14~44岁的劳动力为2080万,相当于前者在1870年的1.66倍[14]。由于移民主要集中在城市,他们在各工业部门中的比重较大。1914年,移民占钢铁工人的58%,肉类包装工人的61%,纺织工人的62%,服装工人的69%,炼油工人的67%[15]。不言而喻,移民是美国工业劳动力的中坚力量。

就劳动力与资本的关系而言,两者互为前提,互相制约。虽然劳动力的区域和职业流向从属于资本的投资流向,但缺乏劳动力,资本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例如1880~1890年美国工业投资较前10年增长了一倍,南部各州平均在2.5倍左右。然而,南部经济不见起色,与北部的差距依然悬若鸿沟。

究其原因,恰如美国学者劳伦斯·拉森所言:“在北部工厂非熟练劳动力中充当骨干的外来移民却没有以大量而充足的人数为南部的工业机器注入活力。”[16]这表明在社会生产中,劳动力作为创造剩余价值的主体,对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外来移民作为美国产业工人的中坚力量,其流向对企业的决策与投资流向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移民密集的地区也正是工业投资最多,经济和城市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正如移民有益于资本积累一样,他们对科技发明的推动作用同样引人注目。一方面,移民的到来加速了科技的发展,每次移民潮之后都会出现相应的技术发明高潮(见表3)。另一方面,移民的到来构成了一种自然的技术引进。他们除带来了欧洲的传统技术外,在美国的技术发明亦十分可观,1861~1930年间获专利证书17.08万,占同期总数的8.2%,相当于1830~1870年间美国专利证书总数的1.4倍[17]

表3 美国外来移民潮与技术发明统计*

值得注意的是,移民的许多发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生于苏格兰的亚历山大·贝尔是电话和留声机的发明者和制造者;生于克罗地亚的迈克尔·普平和尼古拉·特尔萨研制了长途电话和变压器;意大利移民曼切斯·马可尼发明并研制了无线电发报机;“冶铁之父”是威尔士移民戴维·托马斯;发明和生产摩托车的文森特·班迪克斯是瑞典移民;城市电车的发明者安德森·哈利迪是苏格兰移民。在钟表、光学、造船、航空、军火、化学和医学等各个领域,移民发明家不胜枚举,对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入境移民的技术构成看,专业技术人士(教授、工程师、医生等)和商人(银行家、企业主,经理和贸易商等)只占入境移民的3.3%(约95万人),[18]但是,这些移民依靠自己从欧洲带来的技术和资本兴办了大批企业和公司,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足迹遍布各个工业部门。19世纪初,法国移民E.I.杜邦到美国后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建立了一座军火工厂后,到19世纪末发展成赫赫有名的“杜邦财团”。

19世纪中期,一些法国和瑞士移民在纽约和波士顿建立了钟表工业后,19世纪末入境的捷克移民约瑟夫·布洛瓦后来居上,成为钟表工业的巨子。美国的钢铁工业基本上是英国移民建立起来的产业,而苏格兰移民安德鲁·卡内基则脱颖而出,成为名闻遐迩的“钢铁大王”。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在19世纪50~60年代入境的德国移民中有大批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们在芝加哥、密尔沃基和圣路易等中西部城市建立了钢铁、啤酒、纺织、家具、印刷、玻璃和钢琴制造等工业。19世纪末,素以经商著称的东欧犹太人到来后,东北部的纺织业再度崛起。1905年,犹太人在纽约市经营的纺织业资产达3.06亿美元,雇佣工人占该市工人总数的1/4[19]。就是人们向来认为经济地位低且主要来自农村的爱尔兰移民和意大利移民也有不凡的业绩,他们在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等城市开办了餐馆、杂货店、理发店和酒吧等。爱尔兰移民詹姆斯·布特勒和迈克尔·卡德希最先在美国建立了连锁商店。在芝加哥,意大利热亚那移民仅占该市移民总数的0.5%,却拥有该市副食品商店的25%。[20]在旧金山,热亚那移民除经营水果蔬菜批发与零售业务外,还生产葡萄酒,后建立了实力雄厚的“德尔蒙特公司”和“美洲银行”。

在文化艺术方面,正如美国学者约翰·海厄姆所言:“外来移民是大众文化的先驱。”[21]在每个城市,各移民群体都有自己的报纸杂志、体育和文艺团体。他们通过各种活动,满足了自己的精神需要,也丰富了城市的文化生活。难能可贵的是,一批出类拔萃者纷纷从移民社区崛起,成为妇孺皆知的巨擘。譬如,苏格兰移民詹姆斯·贝内特凭借文化和资本上的优势,创办了颇有影响的《纽约先锋报》。奥地利移民约瑟夫·普利策在创办了《圣路易电讯报》之后,于1883年买下了《纽约世界报》的发行权,并使其在10年后成为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刊之一。在电影和音乐方面,捷克移民安东尼·德沃夏克和德国移民西奥德·托马斯是美国现代音乐的先驱。前者为美国培养了大批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后者则是美国的“交响乐团之父”。誉满全球的影视大师查理·卓别林也是20世纪初来自英国的移民。寥寥几例不足以展示外来移民的辉煌业绩,但却能证明各行各业的外来移民用勤劳的双手推动了城市各产业的完善和发展,托起了美国城市文明的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