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道德教育是狭义上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它的含义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要引导学生对“做人”即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因此道德教育就必须从成人教育与和谐人际关系教育两个方面着手。同时,道德教育的含义也决定了其具有历史传承性、时代性、阶级性和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等主要特征。
(一)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道德教育是一个意识形态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无一例外地都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道德教育所维护的具体阶级是不同的,其具体内容也是不同的。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界对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存在误区——把道德教育的理解接受过程片面地等同于对道德的相关知识、概念的掌握,忽视了道德教育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而现实生活的复杂性要求道德教育客体必须到社会中去实践才能真正掌握道德教育的内容。
道德作为一种人类行为的规范就本质上讲是社会道德关系的反映,但一种道德究竟能否在最大程度和最大范围内为人们所接受,仅仅依靠口传心授是不够的,而依靠国家机器强制实施的方式又不符合道德规范的特点,道德教育就成了道德传播的主要途径。何为道德教育是研究道德教育发展问题所必须要首先搞清楚的前提性概念,长期以来人们由于受不同德育观念的影响对这一概念做出了不同的界定。事实上,对任何概念的界定都应以历史传统为基础,站在现实的高度,对其本质进行阐释。“所谓道德教育,是指生活于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的人们(亦可称道德上的先觉者),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对其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7]
从道德教育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道德教育应包括以下的基本要素:施教者与受教育者(道德教育参与者);社会的道德要求(道德教育的内容);施教者与受教育者彼此的影响与互动(道德教育的过程);受教育者的内化活动(道德教育的实现)”[8]。道德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同样,道德教育也不是抽象于、孤立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之外的孤立行为,道德教育会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要掌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就需要先从道德教育的价值(为什么需要)和道德教育的规范两个方面着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解决“做人”的问题。因此,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得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成人”教育,即修身养性的教育。总体来说,就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尽自己的全力。具体的修身养性就得和个人的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做个人的学问方面,必须要学而不厌,锲而不舍,“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耻下问;在与人相处方面,要做到彬彬有礼,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廉恭有理,推崇气节,讲求诚信;在个人性情方面,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豁达大度,谦虚恭谨,不骄不躁;在人生态度方面,要做到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诚实勤勉。总之,修身养性的内容极为广泛,诸如立志、奋斗、勤俭、敬业等都应成为“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二,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即进行社会角色换位思考和对他人的理解与关心的教育。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学会关心》宣言,主要解决的就是对人的理解、关心和合作的问题。如前所述的“成人”教育是针对个人而言,那么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强调的就是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进行社会角色的换位思考是最重要的,只有进行了换位思考,才能真正地理解人、尊重人。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首先体现在关心、爱护自己的亲人,重视他们的需要、愿望和感受,遇见矛盾时能够设身处地地从他们的角度进行思考,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是非、美丑、善恶观念和道德标准。个体道德也就随着这种理解力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其次是处理好与身边的人和接触到的人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直接或间接地打交道。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个人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平时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许多矛盾,在很多环境和场合与人交往要做到有理、有节,很多时候进行换位思考对和谐的个人社交氛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最后,理解人际关系的社会学意义。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联系的观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处于社会之中的个人也是如此。因为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每个人必须处理人际关系,所以每个在社会之中的个人要想很好地生存、发展,就必须学会理解、宽容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对道德教育具体内容的理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阶段中国的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是指“做人”教育,主要包括修身养性教育与和谐人际关系教育两个方面,要搞好现阶段的道德教育,就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
其三,对道德教育的性质和内容有着直接决定作用的因素来自社会的经济关系。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没有一个人能够独立于社会之外而存在。要想维持由众多个体的人组成的社会的基本秩序,人们就必须在彼此的交往中逐步形成某些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并依据这些规则在现实生活中做出选择,以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这些准则与规范就是道德教育的内容。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的道德一定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由于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以道德作为主要教育内容的道德教育的性质也势必要受到经济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同时,由于社会实践的不断变化,不同的时代拥有不同的经济关系,不同的经济关系会催生新的道德理念和规范,道德教育内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而一切变化的原动力仍然是经济关系的变革。因此,同道德的产生一样,道德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也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其四,社会风气、习俗对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同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风气是指社会的时尚和习气,是社会心理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状况的综合反映,是人们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社会风气是社会成员活动的外环境,直接影响人们活动的情绪、交往和行为。社会风气的形成与该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因素关系密切,同时,一个社会的风气一旦形成,就会对该社会中社会成员的道德风貌、道德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社会风气对人们道德教育的影响中,社会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舆论的倾向基本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主流道德面貌,可以对人们的道德教育起到导向作用。当人们在从事道德行为之前,社会舆论能够使人们明白哪些行为能够得到社会的道德认可、哪些行为会遭到唾弃;当人们的道德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后果以后,社会舆论又可以对人们的行为做出评价。因此,社会舆论宣传什么、提倡什么、谴责什么,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活动起到导向和评价的作用。
其五,道德教育有赖于人类社会其他教育形式的配合。目前,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们或者将道德教育与非道德教育完全割裂,或者将两者完全混同。出现这些错误认识的原因在于,对道德教育的本质认识不清晰。道德从人们的相互关系中产生,道德教育也必须在人们的日常教育系统和生活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人格、生命、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道德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成功的道德教育必定要依赖于人类社会其他教育形式的协调与配合。道德教育由于教育内容、性质的特殊性使其具有了明显的特殊性,但它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同属教育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的影响。智育能提高人们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美育能提高鉴别美丑的能力;法制教育使人明确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体育使人增强体魄;文艺等方面的宣传则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趣味,这些非道德教育和宣传都在直接与间接地影响着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道德教育的主要特征
道德教育是具体的,有其自己的主体、客体、介体和环境等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教育都有其不同的特征。中国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其间的道德教育具有内容上的政治化、整体化、理想化的特点和道德教育方式上偏重理论灌输、人情、自省和经验继承的特点。现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决定了,道德教育除了受上述传统的道德教育的影响外还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
1.道德教育的历史传承性特征
道德教育的历史传承性特征,是指任一时期的道德教育都是在受上一阶段的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的相关行为和思想影响的基础上,对上一阶段的道德教育进行继承并有所发展。
历史传承性特征是所有意识形态下的道德教育都具有的特征,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道德教育都是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门类而存在的,而道德教育思想的前身就是原始氏族社会内部自发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内心情感,如在原始社会氏族内部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尊老、慈幼和尚公等美德,至今仍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儒学的道德教育思想曾经作为道德教育的主流思想长期存在过。儒学的道德教育思想沿袭了夏、商、周的奴隶社会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就有着很深的这种思想沿袭的痕迹,后来的荀子、董仲舒、韩愈和张载等儒学代表人物的道德教育思想也都是在前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和中国历史长期的生产状况相适应的。中国封建社会存续了长达两千多年,与之相对应的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使得社会信息相对闭塞,在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之间的道德教育方面起连接作用和教育者作用的主要就是被称为“士”的知识分子阶层,交通的不方便和信息传递工具的落后使得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特征。儒学道德教育思想本来就有顾及人的内在情感的特点,易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再加上儒学所提倡的“长幼有序,上下有别”的观点有利于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提供合法性的理论依据,因而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并大力提倡。在这种情况下,儒学道德教育思想一步步地深入人心,得到传播和发扬光大。现代的道德教育思想也是对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因此,道德教育的产生、发展过程是具有历史传承性的。
2.道德教育的时代性特征
道德教育的时代性特征,是指道德教育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总是反映一定的历史状况和时代要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阶级状况下,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对象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历史阶段的不同时期,同一学派的道德教育思想也不相同。春秋时期的孔子从奴隶主贵族的立场出发,主张“以礼治国”,用奴隶社会的礼制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生活在战国中后期的孟子则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主张“德治”,把仁、义、礼、智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荀子生活在物质产品非常丰富的战国末期,他看到了人的无穷欲望与一定时期物质生产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主张把“明分”“守分”“知足”思想列入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荀子之后的不同时期,儒学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有差别的。道德教育的时代性特征使当代中国的很多学者不但关注近现代和当代的道德教育,也非常重视从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思想里借鉴经验。在古代道德教育和当代道德教育进行对比时,这种时代性特征就更加明显了。中国古代以及近代的道德教育是以谈利为耻、以谈义为荣的,在涉及义利问题时,只有重义轻利的行为才是符合道德标准的,这种思想往往忽视个人的正当权益,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来成全集体利益,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批判。这种重义轻利的思想一直延续到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之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应该是以集体的、国家的利益为重,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牺牲个人利益以保全国家、集体的利益,在社会层面上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主,个人利益只是公有利益的一个补充。当代中国的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和法制性,这是指个人、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法律是解决市场主体间矛盾的准绳。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市场经济承认个人的合法利益并对之加以保护,市场经济的活力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社会主义道德是包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内容在内的承认并提倡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道德,所以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具有承认个人正当利益的时代性特征。
3.中国当代道德教育的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增强
当代中国社会与中国以往任何时期的社会都不同,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道德教育的教育客体的地位提升,这使得当代道德教育的教育手段、教育方式都得与之相匹配,另外教育环境也成为当代道德教育重视教育客体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1)教育环境因素促使当代道德教育的教育客体主体性增强
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教育环境是较为简单的,除了极个别能接触到国际环境的人之外,家庭、邻里、学校等小范围的社交圈子就成了道德教育的环境。当代中国面临的道德教育环境就相对复杂很多,就地域方面来说,既包括国内的,也包括国外的;就道德教育的实施环境来说,既包括传统的道德教育环境,又包括当代先进的通信和网络技术所塑造的环境;就道德教育的软环境来说,既包括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及经验方面的交流,又包括国内外敌对势力对中国青年一代所进行的意识形态方面的侵蚀(他们通过介绍和引进已经被西方国家证明对道德教育的客体思想有害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毒害中国青年一代)……面对如此复杂的道德教育环境,传统的教师控制整个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道德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道德教育的需要了。当代道德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重视道德教育客体,加强其主体地位。也可以说,当代道德教育的环境因素促使人们重视道德教育客体的主体地位。
(2)现代的道德教育手段和方法使当代道德教育客体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传统的道德教育的承担者主要是家庭、学校和政府,采用的手段多为言传身教或发布公告等方式。当代的道德教育除了采用传统的道德教育手段之外,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其形式更新颖,类型也更加多样化。即使像政府、学校这样的传统道德教育主体所采用的道德教育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例如,为了大力宣传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政府可以运用现代通信工具下达行政指令给学校,也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网络等传媒工具进行报道,像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栏目,就是通过对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予以表彰来树立模范,从而激发全社会的道德意识。科技发展对道德教育发展的另外一个贡献,就是方便道德教育主体、客体之间的交流。总之,科技的发展使道德教育手段多样化、便捷化。
(3)当代道德教育更重视道德教育客体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注重道德教育施教者的作用而忽视受教育者的地位。当代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道德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日益被重视和提高。当代的道德教育研究者发现,一种道德观念只有被受教育者认同、接受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修养,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当代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的地位得到提升,在教育方法上施教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甚至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接受道德教育都将使道德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当代道德教育研究通过横向(世界)和纵向(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比较与事实证明,只有在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并承担其道德义务时,道德教育的目的才能很好地达到,道德教育的任务才能很好地完成。道德教育客体的主体地位受到重视是由道德教育环境和道德教育本身的需要决定的。
[1] 朱小蔓、金生鈜主编《道德教育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第52页。
[2] 檀传宝:《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39页。
[3] 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第105页。
[4] 郑永廷:《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人民出版社,2006,第67页。
[5] 檀传宝:《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3页。
[6]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23页。
[7] 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第449页。
[8] 冯芸:《道德教育和谐发展——道德教育功能实现的理想路径》,《理论学刊》201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