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
“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这一方面指数在2008~2016年评分有比较明显的上升,从2008年的3.83分上升到2016年的5.94分,增加了2.11分(但2010年曾一度下降到3.68分)。
该方面指数由“金融业的市场化”、“人力资源供应条件”和“技术成果市场化”这三个一级分项指数构成。其中,“金融业的市场化”这一分项指数在2008~2016年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从2008年的4.86分上升到2016年的6.52分,增加了1.67分。“人力资源供应条件”这一分项指数从2008年的5.25分上升至2016年的7.15分,上升了1.90分(2008~2011年该分项指数一度显著下降,可能与当时大规模政府投资带来的劳动力供应暂时紧张有一定关系)。“技术成果市场化”这一分项指数从2008年的1.37分上升到2016年的4.15分,增加了2.78分,在三个一级分项指数中尽管得分仍然较低,但上升幅度最大(见图2-11)。
图2-11 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分项指数的变化趋势(2008~2016年)
分省来看,2008~2016年,“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得分大幅度提高的省份有福建、湖北、天津、北京、陕西,升幅都超过3.0分。北京主要得益于“技术成果市场化”的进步。不过该项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作为首都的地位有关,这吸引了许多科技成果的市场交易在北京进行,但未必都是由北京市的科技研发促成。要素市场发育发生退步的省份有贵州和河南。改善幅度小的有西藏、河北、广西,这些省份都是因为人力资本缺乏市场供给。
2016年,要素市场发育排在前面的省份有: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湖北等。多数西部省份和海南排名较低(见图2-12)。可以看到,不同省份之间在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上的差异,远远大于在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上的差异。
4a.金融业的市场化
该分项指数由两个二级分项指数构成,即“金融业的竞争”和“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此前,前者用大型国有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这里简称为非国有金融机构,但实际上也包括了较小的国有银行)在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中所占份额来衡量金融业的竞争程度,但是2014年以后该数据不可得,故本报告中2008~2016年数据用非国有金融机构资产在全部金融机构资产中所占份额来替代此前的指标。非国有金融机构的比例越低,说明行业的集中度或垄断程度越高,这会减弱市场竞争的程度。此前,后者(“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用信贷资金贷给非国有企业的比
图2-12 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分省评分情况
例来衡量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信贷资金分配给国有企业的比例始终显著高于国有企业占全社会产出的比例,说明信贷资金的分配偏向于国有企业,而并非完全按市场竞争的原则进行分配。因此非国有企业贷款比例的上升,说明市场竞争机制发生了改善。但是,2014年后该数据不可得,故本报告中2008~2016年数据用各省份非国有企业负债在总负债中的占比来替代此前的指标。
两个二级分项指数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其中,“金融业的竞争”从2008年的6.07分上升到2016年的9.07分,增加了3.00分;“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从2008年的3.64分上升到2016年的3.98分,增加了0.34分。两个二级分项指数中,金融业的竞争进步更快,对金融业的市场化得分的提高做出了90%的贡献(见图2-13)。
图2-13 金融业的市场化:二级分项指数的变化趋势(2008~2016年)
2008~2016年,全国非国有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的比例从33%上升到50%,非国有企业负债占比从37%上升到39%。尽管有上述进步,但考虑到全国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国有经济,而非国有企业负债占比还不足50%,说明信贷资金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不利于非国有企业,在这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全公平的市场竞争。
分省来看,2008~2016年绝大部分省份都有1.0分到3.0分的改善,只有海南评分小幅下降。浙江和上海提高程度较小,但两省是因为原来的金融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均位于全国前五名。2016年,浙江非国有企业负债所占比例为78%,而北京只有29%,最低的西藏仅为8%。排在金融业市场化指数前五位的省份是福建、浙江、江苏、广东、上海。排在最后五位的省份有西藏、青海、新疆、陕西、甘肃。
4b.人力资源供应条件
这一分项指数由三个二级分项指数组成,分别是“技术人员供应情况”、“管理人员供应情况”和“熟练工人供应情况”(较早年份报告中使用“劳动力的流动性”反映该领域的市场化程度,但统计数据不够准确,不能全面反映劳动力的流动情况,因此改用了现在的指标)。2008~2016年,三个二级指数的变动趋势基本同步。从原始的企业调查数据看,2016年三个二级指数的分省平均评价比2008年有明显改善,但基本上仍低于中性评价,偏于负面,说明人力资源供应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技术人员供应情况”从2008年的5.33分上升到2016年8.22分,上升了2.89分,在三个二级分项指数中改善幅度最大。“管理人员供应情况”从2008年的5.98分上升到2016年的7.56分,上升了1.59分。“熟练工人供应情况”从2008年的4.45分上升到2016年5.66分,上升了1.20分。与2008年相比,2010年这三个二级分项指数的得分都出现了下降,2012年以后再次上升(见图2-14)。分析原因,这主要是因为实行大规模刺激政策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骤然扩张,投入品生产扩大,短期内导致了人力资源供应短缺。
图2-14 人力资源供应条件:二级分项指数的变化趋势(2008~2016年)
2016年,人力资源供应最好的省份是福建、上海、重庆、北京、湖北。供应最差的省份是西藏、甘肃、贵州、宁夏、陕西。总体上,东、西部人力资源供应的差距仍然很大。
三个二级分项指数的分布情况大体上一致,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供应基本上是几个直辖市最好,西北诸省份和西藏最差。熟练工人的供应,福建、湖北、山西、上海较好,北京和广东落到中间位置,分别排在第11位和第17位。
4c.技术成果市场化
这一分项指数从2008年的1.37分上升到2016年的4.15分,增加了2.78分。该分项指数的原始数据来自各省份按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人均计算的技术市场成交额(非国有单位该数据无统计)。从全国数据看,全国技术市场成交额从2008年的2523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10931亿元,增长幅度达到了333%,全国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从2008年的1984万人上升到2016年的2327万人,上升幅度仅为17.3%。技术市场成交额的增幅明显高于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幅,按科技人员数计算的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从2008年的1.27万元/人上升到2016年的4.70万元/人,增幅达到269%[1](见图2-15)。
图2-15 技术市场成交额/科研人员数
分省来看,各省份的科技市场化进展相差悬殊,按科技人员人均计算,大多数省份通过市场转让的科技成果价值与京、津、沪相比,相差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并且差距并未缩小,而是在继续扩大。这使京、津、沪的得分提高幅度显著大于大多数省份。此外进展快的还有陕西和湖北,江苏和重庆也有明显改善。2016年,北京按科技人员人均的技术市场成交额为74万元,而新疆只有区区800元,相差上千倍。不过这其中也有不可比的因素,因为反映在北京市的技术市场成交额,不一定都是由北京的科技人员完成,还可能包括外地的科技成果在北京成交的情况。目前还无法将这一因素准确地剔除,因此只能进行近似调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