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自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这场危机深层次的影响还在持续,世界各国面临的经济发展缓慢的形势依然严峻,旧有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世界各国均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良策和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国际多边贸易规则、全球产业结构和投资贸易格局也正在酝酿深度调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拖累下,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发展速度不断回落,世界贸易持续低迷,世界资本流动减速,美欧主要发达国家推进全球化的意愿减弱,逐渐形成了一股逆全球化思潮,并逐渐升级为一些国家的国家意志和政府政策。如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修墙”、“禁穆”、复兴美国制造业等举措的相继出台,以及部分中东欧国家由于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以种族主义、排外主义为特征的极右思潮在普通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群体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呼应……这种逆全球化思潮、民粹主义的盛行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升温,凸显了少数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所包含的深刻矛盾,暴露了西方国家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现实以及西方民主政治的弊端。西方世界正陷入多重困境。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进出口贸易额稳居世界第一,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中国仅用了一代人的时间便取得了西方国家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凤凰涅槃般地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趋提高,从1993年开始经常项目自由兑换,到目前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人民币清算全球网络的初步建立,当前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金额总计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和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此外,由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对于欧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英文缩写B&R)建设具有保驾护航的作用,一方面为人民币更加广泛的国际化提供了通道和可能,另一方面也为中国进一步提高话语权、改善国际金融秩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发挥更大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此,我们一方面要为取得的伟大成就欢欣鼓舞,另一方面也要清醒认识到中国崛起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和挑战。好的方面的影响是中国崛起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促进世界多极化形成,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不利的因素则主要包括:一是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的声音又开始甚嚣尘上,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始终抱有疑虑戒备心态;二是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中美战略博弈日益白热化;三是中国与部分国家,尤其是一些有利益纠葛的周边国家的冲突日益浮现。此外,中国发展还面临着严峻的内部问题。一是对内改革步入深水区,对外开放面临调整转向,社会改革发展到了矛盾聚集、风险积压、亟须做出重大调整的关键阶段。当前,中国国内环境所呈现出的特点就主要表现在国内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上。二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中国成为能源的进口和消费大国,中国油气、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需要不断拓展能源运输渠道,保证国内能源安全。三是中国国内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尤为突出,现有的经济格局不利于现代化建设总体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主动应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了事关中国未来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部署——“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9月7日和10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新尝试,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彰显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谋求通过发展与沿线国家和平发展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整合欧亚大陆经济,从而释放经济增长的新一轮动力,甫一提出便得到了沿线多数国家的普遍欢迎。同时,为了与“一带一路”倡议更好地衔接,秉持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的共同愿望,中国于2015年3月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了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六大经济走廊,包括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其中,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于2014年9月11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杜尚别峰会上中蒙俄三国元首会晤时由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的,他提议将我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蒙古国倡议的“草原丝绸之路”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进行对接,实现中蒙俄三国跨国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使货物运输、贸易通关等更加便利化,促进过境运输等重点领域合作,共同打造三国互惠互利的经济走廊。习近平主席的这一提议获得了蒙方和俄方的积极响应。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起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不仅能实现稳边兴边安边富边和调整国内经济结构的作用,而且被赋予了重要的战略价值。中蒙两国边境线长达4710公里,蒙俄两国边境线长达3543公里,北京到乌兰巴托的直线距离为1800公里,强化地缘战略合作是三国关系稳定的重要前提。中蒙俄经济走廊途经国家少,通关成本低,穿越蒙古国境内是联通欧亚大陆之间最短的线路,不仅可以为中国国内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能源运输网络,而且可以为国内过剩的产能开拓新的市场,因此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将加速欧洲与亚洲市场不断增强的共生关系,对于欧亚经济带的形成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历史上中蒙俄三国关系经历了百转千回的发展历程,三国间的经贸关系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自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蒙俄三国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严峻形势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经济转型和加快发展的诉求,在三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增强了政治互信,相互之间建立起了友好合作关系。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国际贸易物流运输等领域达成了多项投资合作意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合作成果,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于中国来说,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切入点,能够确保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得以延续。其战略意义还在于围绕着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走廊的建设,会使同周边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得到不断深化,将互利共赢的周边外交与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纳入一个整体性的发展框架中,对于调整国内经济结构、维护周边安全稳定、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对于蒙古来说,其地理位置正处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中间地带,北面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资源拥有国,南面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投资国,其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是如何解决本国与这两个邻国之间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问题,在国际贸易过境运输和出海口方面都需要中俄两国提供便利,伴随着每年对外贸易额的增加和蒙古国国内增加贸易国的迫切需求,亟须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带动其国内经济发展,打通“铁公机”跨国通道,意义重大且深远。对于俄罗斯而言,乌克兰危机仍使其遭受西方世界制裁,导致国内经济困难重重,亟须找到新的突破口摆脱经济困局,“向东看”战略有助于改变其目前对西方市场的严重依赖和开辟新的亚太地区新兴国家市场,其倡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有效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将使得其国内丰富的能源自然资源出口更加通畅,由于与中国的经济互补性极强,中国的人、财、物优势与俄罗斯的能源、科技、技术优势可以实现经济合作的有效互补,通过挖掘双方在农畜产品、食品加工、电信服务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存在的广泛合作潜力,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局面。
综上所述,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提出,既与三国追求合作共赢的目标接近,又与三国升级经济合作的意愿契合,不仅能够更好地发挥三国之间经济互补性强的优势,而且必将为三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也将为整个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将三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开辟三方新的统一市场,形成资金提供,能源矿产的开发、销售等市场一体化的链条。三国的交通网一旦对接,经济走廊将成为连接三国的重要通道,也将成为亚欧腹地相连通的重要节点,区位效应相当明显。但同时也要看到,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包括在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等,对这些风险和挑战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和应对策略,为经济走廊建设保驾护航。
(二)选题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五年多来,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国际共识日益增多,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合作框架,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模式。中国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担当,世界也逐渐开始感到了中国的诚意。其中,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不仅得到了三国间的积极呼应和一致认可,而且建设步伐正扎实有序推进,必将为东北亚经济振兴注入强心剂。笔者将对建设的远景规划、机遇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所突破。
1.选题的理论意义
(1)有利于为“一带一路”研究提供一个微观的视角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利于中国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践行合作共赢理念,因此,要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解读以及规划该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已成井喷之势,但作为“一带一路”重要依托和物质载体的经济走廊的相关研究并未被过多提及,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相关研究在学界的关注度更是相对较低,专门研究文章不多。研究“一带一路”,不仅要从宏观层面对经济发展和地区合作提供指导,从中蒙俄经济走廊这个相对微观的视角透视也是“一带一路”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有利于厘清对中蒙俄三国经贸演进历程的认识
历史上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间最早的联系往往开端于经贸的发生与发展,中俄两国之间就是如此。历史上中俄两国之间经贸往来频繁,很早以前就开始了间接和直接的贸易联系,对于这一点,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中俄之间的早期经贸往来有过一些推断性的论述,笔者参考了这部分相关资料,进一步厘清了中俄、蒙俄以及中蒙三国间的贸易发展历史,并对这一演进历程进行了概括梳理。
(3)有利于为研究其他经济走廊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需要相应的战略通道,从陆路和海路上共规划和建设六条经济走廊,除中蒙俄经济走廊外,还包括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大经济走廊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各有推进,同时又有一些共通的特点,面临着相似的问题挑战,对策建议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因此,对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具体问题研究,对于其他五大经济走廊的研究也会有一定的参照借鉴作用。
2.选题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供政策性建议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开启了多边开放合作的成功典范,改变了之前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而使经济发展中心一般远离边境地区的固有观念。随着时代发展,边境地区作为国与国之间经济市场中心尤其是物流中转中心的优势日渐明显,中蒙俄经济走廊建成以后必将会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虽然俄、蒙两国政局相对中亚地区、南亚地区国家更为稳定,受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干扰较小,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投资环境更为稳定安全,但也并非没有隐患存在,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条走廊的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障碍与挑战,本书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性建议供决策层参考,以更好地服务于这条走廊建设远景规划。
(2)有利于促进亚欧大陆构建新的整合与合作
中蒙俄三国地缘毗邻,经济互补性强,边界线漫长,《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将三国发展方向有机对接,有利于实现产业集聚和经贸合作升级,加强在国际运输通道、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跨境运输组织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地处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处,在整个“一带一路”倡议中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的作用空间,将中国环渤海经济圈通过蒙古、俄罗斯连接到欧洲经济圈,打通亚洲到欧洲的北方通道,推动内陆国家实现经济、能源和贸易通道的多元化,驱动沿线国家释放经济活力,对促进中蒙俄三国合作乃至亚欧大陆的整合与合作都将产生积极意义。
(3)有利于保障我国北部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对于改善我国北部边疆地区的发展环境、加快我国北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一方面要加快北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发挥北部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空间战略意义,特别是在能源合作上的地缘优势,把北部地区的开发同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对外开放格局,通过区域要素互补,建立跨国的经济合作,在推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三国之间的政治合作,加强边界互信、防止民族分裂,有效保护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三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环境,对边疆地区稳定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