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业升级诠释
产业转型升级是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的创新价值动态变化的过程,通常表现为价值链提升、供应链优化以及产业链延伸。其根本在于从价值链低端转向中高端,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在于创新要素质量的全面提升和结构优化[2]。为此,首先要弄清产业演变升级过程中涉及的一些概念和提法。
一 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
所谓的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或趋势,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和比较优势的变化。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既存在区别也有紧密的联系。
从两者的区别来看,主要有三点。一是主体不同,产业升级的主体是单个产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主体是产业结构;二是内涵不同,产业升级的内涵是指单个产业形成、发展和衰退的过程,不仅包括先进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也包括落后、过剩产业的市场退出,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是指产业结构不断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或趋势;三是范围不同,产业升级是一个广义的、动态的概念,是指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过程,不仅包括产业产出总量的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譬如一、二、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升级过程,产业结构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之间依次演变,产品内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价值环节向附加值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和渠道服务密集型价值环节的升级。
从两者联系来看,一方面,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产业升级过程包括萌芽或孕育、形成或成长、成熟或扩张、蜕变或衰落等阶段,形成“级”的依次递进。这样,产业从形成走向衰退的过程也属于不断“升级”的过程。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中的各产业的地位、关系向更高级、更协调的方向转变的过程。单个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变化,是由其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当多个产业自身的发展改变了各自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也就改变了各产业之间的关系,这时产业结构就走向更高一层,产业结构就实现了升级。另一方面,产业升级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体现。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由较低级形态向较高级形态的转换过程,包括了产出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就业结构高度化、资产结构高度化、产业组织演化和分工深化等方面[3],是产业技术水平和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具体而言,产业升级包括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产业间的升级,即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升级;第二,产业内的升级,即从密集使用较低级生产要素的传统产业向密集使用较高级生产要素的新兴行业的升级;第三,产品内的升级,即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业链条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链条的升级。
二 产品升级与产业升级
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是一对有着内在关联的概念。一定意义上来说,产业升级就是一个企业、产业、区域或国家层面的产品替代过程。这种替代过程,既包括全新的创新性产品的出现(产品种类的增加),也包括功能与质量的提升(生产的工艺流程、产品功能和产品质量的升级),产品升级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源泉。
从微观视角的产品层面研究产业升级,强调的是企业如何实现生产能力的再配置以实现产品的升级,即企业在足够的利润预期激励下如何调整已有的生产能力,将其再配置到新产品的生产中去。这种生产能力的再配置效率,是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尤其是在全球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其核心是技术的研发或技术的模仿能力。与企业层面相对应,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多样化能力的培育和已有多样化能力的再配置,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其产业升级的能力。
三 GVC和NVC
任何一个产业,都由若干企业组成,每一个企业都在从事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等各种活动,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4]来表明。根据生产要素的主要投入类型,可以把某一具体产业的价值链活动划分为技术与资本密集环节(如研发设计、复杂零部件生产等环节)、劳动密集环节(简单零部件生产、组装等环节)和渠道与服务密集环节(如营销、生产性服务等环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全球市场开放条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在同一产业上进行着价值创造。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在价值链等理论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价值链理论,即GVC(Global Value Chain,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这时候,产业价值链可以区分为NVC(National Value Chain,国内价值链)和GVC两种形态,如图1-1所示。
图1-1 产业价值链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材料绘制。
NVC指产业价值活动在一国之内展开,资本与劳动力的可流动性会导致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资本回报率和工资水平趋同,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主要反映的是人力资本构成的差异。因此,其价值曲线是一条相对平缓的“U”型曲线。
GVC指产业价值活动跨国展开,劳动力跨国流动的障碍导致了不同国家之间劳动力成本的巨大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生产价值链形成不同环节的分工,通常附加价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价值环节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而附加价值高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和渠道与服务密集型价值环节则分布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回报率和工资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价值曲线是一条相对深凹的“U”型曲线。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工序的细分、运输条件的改善、平台经济的发展,体现全球范围内有效利用并整合全球资源的分工与协作体系的国际分工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我国的大部分代工企业在国际大买家的榨取下长期处于微利甚至无利的境地,怎么摆脱GVC体系带来的一系列发展问题,如何提升在GVC中的位次并主导构建优势产业链条,同时构建本国的NVC,已成为我国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 OEM&ODM&OBM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企业经营网络化和虚拟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生产活动专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地区、国家之间形成的OEM、ODM和OBM三种不同类型的价值链分工,已经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5]产业在不同的阶段追求不同的经营方式和利润模式,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各个国家的产业都试图沿着OEM、ODM和OBM的路径来转型升级,加快抢占全球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意为原始设备制造商,它是一种代工生产方式,其含义是一家厂商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要求,为其生产产品和产品配件,不掌控设计、开发和销售环节。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献也把这种分工方式称为OEA(Original Equipment Assembly),指企业利用采购者提供的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可以简单理解为来料加工,有些文献也称其是“贴牌”生产。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意为原始设计制造商,它是一种较高级的代工生产方式,其含义是代工企业除了承担制造活动外,也进行深度加工组装和产品设计等活动,但品牌仍然为发包者所有或控制。ODM方式往往更加注重合作,而在OEM的情形下,代工方对产品的具体规格基本不参与意见。
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意为原始品牌制造商,它是指制造企业不仅进行深度加工组装和产品设计活动,还拥有并深度开拓自己的品牌,是制造产业升级的一个崭新阶段。有观点认为,收购现有品牌、以特许经营方式获取品牌也可算为OBM中的一环。
从OEM到ODM再到OBM,是企业的一种发展模式,是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一种必然的分工模式。从本质上讲,OEM、ODM、OBM是企业不同的经营方式和利润模式的体现,但背后折射出产业升级的方向和趋势。表1-1反映了OEM、ODM、OBM三种分工模式在国际分工条件下的光谱。国内外产业成长的规律证明,成熟的先进行业基本上都具有“哑铃型”特征,技术和市场十分强大,制造环节部分或全部外包,这既是资本在利润和风险之间权衡后的必然选择,也是产业之间的分工合作。
表1-1 开放条件下的产业国际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