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古简史

一 民族迁徙与交融带来社会的发展

从公元前10世纪左右开始,非洲一些民族开始迁移,以寻找更多的适于耕种的土地和放牧的草原。坦桑尼亚自然条件较好,先后迁入库希特人、班图人、尼罗特人,后来还从南非迁来一批祖鲁人。伴随着民族大迁入、大交融,农业、畜牧业、陶器和铁器生产技术等传入,推动了今日坦桑尼亚生产、生活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公元前10世纪左右,埃塞俄比亚库希特人为寻找土地和草地南下。他们中的一些人经肯尼亚进入坦桑尼亚,为坦桑尼亚带来了农耕文化。据说,库希特人在公元500年左右就已经使用铁器。

班图人南迁进入坦桑尼亚后,就在当时科伊桑人居住的地区开荒种地,他们已经懂得制造和使用铁器。

考古学家在一些历史遗址中发掘的“凹底”和“刻纹”陶器等文物,经检测大都是在1~10世纪制造的,是早期进入坦桑尼亚的班图人的杰作。

考古发掘证明,7世纪,坦桑尼亚境内已出现冶铁术和制陶术。早期进入坦桑尼亚的班图人已经掌握冶炼和打铁技术,他们开始使用类似锄头的铁器种植粮食作物。在坦桑尼亚,铁器代替了石器,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在西部温扎地区,发掘出两口古代盐井;在鲁夸湖附近的伊伏纳地区,还发现了一个古老的盐场遗址。这不仅说明早期进入坦桑尼亚的班图人掌握了制盐技术,而且可以推断他们在铁器时代已经开始进行盐的贸易和地区之间的交往。

到中世纪,一批以畜牧业为生的尼罗特人自白尼罗河上游(今南苏丹)沿东非大裂谷东缘南下,经肯尼亚进入坦桑尼亚北部地区。从公元前1000年前后到公元16世纪前后,先后有三支尼罗特人——卡伦津人、卢奥人和游牧民族马赛人进入坦桑尼亚,马赛人的迁入对以后坦桑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9世纪初,居住在今日南非纳塔尔北部的祖鲁人,在其大酋长恰卡(Shaka)时期(1818~1828年)建立了强大的军事部落联盟,但由于内部矛盾,一支祖鲁人开始北上,经过半个世纪左右的长途跋涉,进入坦桑尼亚南部的鲁伍马省和伊林加省,他们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很快征服了当地一些部族并留在那里。祖鲁人也是班图人,他们的进入不仅带来了“南班图农耕文化”,而且把当时南非祖鲁人“建立军事力量,保卫民族安全”的思想也带到了坦桑尼亚。今日生活在坦桑尼亚南部的恩戈尼人就是这支祖鲁人的后裔。

二 1500年前后内地的发展

随着民族大迁徙、大交融,坦桑尼亚社会出现阶段性的发展。到15世纪前后,随着原始社会逐步解体,内地的社会结构出现了一些变化。

(一)维多利亚湖西部地区出现国家

这个地区包括布科巴(Bukoba)、卡拉圭(Karagwe)和比哈拉穆洛(Biharamulo)等地,还可能延伸到哈族地区,其发展与当时乌干达西部地区的发展变化有一定关系。

公元1500年以前,在乌干达布尼奥罗(Bunyoro)地区就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基塔拉(Kitara)王国。这个王国的政治制度以一种等级制度为基础,把人民划分为不同阶层,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和职责。游牧民族希马人为最高阶层,王国统治者就产生于这个阶层。第二个阶层是从事农业的巴伊鲁人,他们对希马人承担一些义务。一个名叫比托的人和他的族人卢奥人,于公元1500年窃取了基塔拉王国政权,前国王及其统治阶层希马人被赶出布尼奥罗后,南撤进入坦桑尼亚境内。据说,他们把基塔拉王国的等级制度带进坦桑尼亚,从而推动了靠近乌干达边界的哈亚人、津扎人可能还有哈人社会的发展。

在此期间,哈亚人与津扎人在维多利亚湖西部地区建立了一个土邦,称为鲁欣达(Ruhinda)王国。这个王国是由一个名叫鲁欣达的人建立的,据说鲁欣达是布尼奥罗基塔拉王国最后一位国王瓦马拉的兄弟。鲁欣达王国实行王权制。在这种制度下,酋长不仅是掌管祭祀和礼仪的领袖,而且是行政长官,而宫廷大部分重要职务,包括酋长的首席顾问、首席部长和部长们,均由有能力的平民担任。

鲁欣达王国建立前,这个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世袭统治的家族,它们建立了土邦或小酋长国。例如,在卡拉圭有巴西塔氏族土邦,在布津扎族地区有巴赫塔氏族土邦,在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一些类似的土邦。一些观察家认为,鲁欣达王国并非一夜之间出现的,而是该地区家族统治在政治上和组织上进行变革的结果,这种变革适应了当时部族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东北部地区发展了中央集权制

在东北部的北帕雷地区,15世纪格韦诺(Gweno)人建立了自己的酋长国。格韦诺酋长国拥有铁矿石资源,人们用铁打造农具和武器。由于冶铁和制造铁器的技术掌握在铁匠手里,所以铁匠在格韦诺酋长国里占据了统治地位。

16世纪初,格韦诺酋长国的一个平民氏族——瓦苏亚族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将铁匠排除出领导集团,并宣布建立格韦诺王国。

经过几年的努力,格韦诺王国国王姆兰加创建了一套新的国家管理体制。第一,建立了政府机构,国王为国家元首,政府下设几个有关部门;第二,创建了各级参议会,既有县一级的,也有王国范围的;第三,改革了教育制度,即把各氏族的启蒙教育由分别负责改为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

姆兰加在格韦诺王国创建的中央集权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即使进入19世纪以后,姆兰加的中央集权制仍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教授伊萨利亚·基曼博说,回顾坦噶尼喀的历史,我们“必须把姆兰加作为最先进的改良者之一来纪念”。[6]

三 东部沿海地区和桑给巴尔岛贸易的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包括桑给巴尔岛等沿海岛屿)同外部世界接触得早。由于印度洋季风的原因,公元前就与阿拉伯地区、波斯、印度等地有了贸易往来,并且成为历史上西印度洋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外部民族的进入,带动了沿海地区的发展;而沿海地区的发展又推动了内地的发展。

早在公元纪元前,今日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上的一支惯于航海的马来人就来到了东部沿海地区,他们带来自己的农耕文化,带来了稻谷和椰树种植技术。

公元元年前后,一些印度人就乘船经印度洋来到这里同当地人做生意。公元1世纪,阿拉伯人也来这里经商。

公元元年前后,古希腊托勒密王朝控制了埃及,开始发展红海及北印度洋的海上贸易。罗马帝国时期,海上贸易活动趋于活跃。由于坦桑尼亚东部沿海和桑给巴尔岛诸岛地处海上交通要冲,与外界交往逐渐增多。在桑给巴尔岛发掘出的托勒密王朝和古波斯王朝的钱币,就证明了桑给巴尔岛与外界的频繁接触。

到5世纪,班图人从内地扩展到东部沿海地区。他们中还有人乘坐独木舟,穿过宽36公里的海峡,抵达桑给巴尔岛,并在那里定居下来。与此同时,印度人和苏门答腊商人也开始到桑给巴尔岛和东部沿海地区定居。

7世纪末,波斯苏丹苏莱曼与阿曼苏丹交战,阿曼战败,许多阿曼人逃到东非沿海地区和桑给巴尔岛避难。当时,象牙和奴隶贸易已经开始。作为东非桥头堡,桑给巴尔岛卷入了奴隶贸易活动。阿拉伯人、波斯人移民的增多和海上贸易的发展,以及铜器和铁器的输入,极大地促进了桑给巴尔岛经济的发展。

7世纪以后,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向外扩散,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来到东非沿海地区。7~8世纪,大量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移居东非沿海地区(包括桑给巴尔岛等)经商,到基尔瓦岛的外来移民也越来越多。

四 桑给帝国的建立和斯瓦希里文化

975年,波斯设拉子王子哈桑·伊本·阿里为躲避战乱,带着他的6个儿子及其家族来到东非沿海地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阿里家族逐渐征服并统一了北起拉穆岛(在今肯尼亚境内)南至科摩罗岛的东非沿海诸岛,在东非沿海建立了以基卢瓦为首都的桑给帝国。

桑给帝国建立后,许多阿拉伯人、设拉子人和印度人,都到坦桑尼亚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基卢瓦和桑给巴尔岛等岛上定居和经商;与此同时,一批又一批坦桑尼亚内地的班图人也涌向东部沿海地区定居和经商或从事贸易辅助工作。这样,在坦桑尼亚基卢瓦岛和桑给巴尔岛等沿海岛屿以及整个东非沿海地区,很快就建立起一些贸易站和居民区。到12世纪末,东非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邦国家,基卢瓦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

这时,东非沿海地区已经建立起一种较为正规的商业体系。沿海地区的阿拉伯经纪人派代理商前往内地购买象牙、罗得西亚的黄金和加丹加的铜。这些商品都是通过当时由阿拉伯商人控制的印度洋上的商业航道运出去的。反过来,非洲人用自己的产品换取印度和中国的布匹和丝绸、串珠和各种奢侈品,包括中国瓷器。

从那时起,在同内地正常开展贸易的同时,阿拉伯人开始从事奴隶贸易。

由于阿拉伯商人(包括设拉子人)和其他移民与当地黑人住在同一地区,杂居和通婚越来越多。经过几个世纪的民族交往、通婚和融合,到12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当地班图人与阿拉伯人的混血民族斯瓦希里人。他们的语言就是斯瓦希里语。这种语言是一种以班图语为主的班图语和阿拉伯语的混合语,是应当时东非沿海贸易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后来成为东非地区的商业用语。斯瓦希里人吸收了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及东亚、东南亚文化,在当地班图文化的基础之上,创造了一种具有鲜明商业城邦文明特征的斯瓦希里文化。斯瓦希里文化受阿拉伯文化影响较大,从宗教信仰、服饰、音乐舞蹈到建筑风格、习俗礼仪等,均带有阿拉伯色彩。随着印度洋贸易的繁荣、阿拉伯人在东非沿海地区贸易(包括奴隶贸易)的扩大,斯瓦希里文化开始传往内陆,促进了坦桑尼亚内地乃至整个东非地区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东非沿海地区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沿海城镇和城邦的繁荣。基卢瓦建于公元800年左右,到公元1200年就成为印度洋沿岸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基卢瓦和桑给巴尔建立了自己的造币厂,铸造了大量铜币,桑给帝国成为赤道以南非洲能够制造硬币的第一个国家。大约在1270年,哈桑·本·苏莱曼三世建造的“大宫殿”(Husuni Kubwa),在当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石头建筑,至今看上去依然十分壮观。同时,在基卢瓦修建了一座清真寺,在阿拉伯商人的影响下,到公元1000年左右,基卢瓦成为伊斯兰教活动的中心。

繁荣的岛屿城市基卢瓦是11世纪至15世纪初期沿东非海岸发展起来的35个贸易中心中最重要的一个。

桑给帝国于12~14世纪处于鼎盛时期,14世纪末开始衰落,到16世纪初被西班牙征服。桑给帝国在我国历史文献中被称作僧祇国。15世纪初,明成祖朱棣多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到过桑给帝国的蒙巴萨港,对促进中国和非洲人民的交往做出了重大贡献。

应当提及的是,尽管桑给帝国是外来移民在东非沿海地区建立的一个历史王朝,它却给这个地区尤其是坦桑尼亚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1年将基卢瓦基西瓦尼遗址列为世界文化遗址之一,并于1955年派出考古工作者开始在那里的发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