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形成:跨学科理论与国际比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现代学校教育于人的价值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人的文化素养的综合提升,其二为人的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理论家们往往特别强调教育在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方面的价值;对一般人来说,教育在形成和发展职业技能方面的价值,往往更被看重。政府部门常常公开推崇教育的前一种价值,然而很多官方文件和媒体,一谈论教育发展就会联系到经济发展,则又暴露出对后一种价值的重视。尽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使一些人贬低和鄙视教育的职业价值,孩子在中学阶段进入职业学校被很多人视为没出息的表现,但在为孩子选择大学和专业时,大多数人却又将教育的职业价值奉为“指南”。

实际上,教育的这两种价值本身并不存在矛盾,两者既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也不是什么义和利的关系。谈论教育提升人的文化素养的价值,并非如其看上去那样高雅一些;追寻教育形成职业技能的价值,也不必有什么“何必曰利”的疑虑。从进化的观点来看,教育的第二种价值,即形成和发展人的职业技能的价值,应当是一种更加原始、更加基本的价值。在动物界,即已普遍存在亲代出于本能对子代进行生存技能的训练,这或许是人类社会的教育现象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原始社会,到一定年龄的儿童开始随成人一起外出狩猎、采集,在生产劳动中直接接受教育,其首要的目的便在于形成其劳动的技能。至于看似更为高雅的文化素养,恐怕非文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是根本谈不上的。也就是说,教育这种东西,之所以能够产生出来,并且发展到今天这样复杂高深的状态,其前提和基础还是当初它本来就具有的形成和发展劳动技能的价值。对教育本身来说,离开了看似粗鄙的职业价值,形若高雅的文化素养价值也就无从谈起;就教育研究而言,如果离开了教育形成和发展人的职业技能的价值去谈论其提升人的文化素养的价值,这种研究和《百喻经》里那个要首先造第三层楼房的愚蠢富翁又有什么差别?

教育形成和发展人的职业技能的价值,也并不局限于现代社会正式的职业。作为人类从动物界延续下来的生存繁衍的能力,教育的这种价值体现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同样,教育也并非只有在职业学校才会表现出形成和发展人的职业技能的价值,恰好相反,职业学校的技能训练,却是以日常生活中教育形成和发展技能的价值为基础的。如果不了解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和发展人的生存技能这一更为基础的价值,我们也就不可能对职业学校里的教育现象形成真正深刻的科学认识。职业教育学长期将自己局限于职业学校的教学和企业徒工的训练中,而对更为基础、更为复杂的日常技能形成视而不见,如此作茧自缚,恐怕永远也难以化茧成蝶,取得进步。这或许是我们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亟待突破的一大问题。

许竞博士从研究生阶段起,就一直关注教育在形成和发展人的职业技能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探讨更好地开发教育此种价值的途径和模式。为了具体弄清相关的实践模式和理论问题,她负笈英伦,游学欧洲,广泛涉猎,深入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学术资料。她的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都聚焦于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取得博士学位以后,她又在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的研究工作,在技能形成和发展这一专门的领域,有着相当深厚的学术积淀。在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认识和理解教育现象这一点上,许竞博士也与我有某种相近的观点。作为导师,我一直欣赏她的专注和坚持,赞许她踏实的为学风格。许竞的新著《职业技能形成:跨学科理论与国际比较》即将付梓,嘱我为之作序。我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甚为肤浅,实在难以担当,但出于对许竞博士专注学术之精神的尊敬,还是勉为其难,不揣浅陋,写下这段简短的文字,向读者诸君推荐这本书。

项贤明

2018年9月28日于京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