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西走廊看中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盲艺人王月二三事:河西走廊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缩影

王月眼盲心亮,记忆超群。笔者和王月交往,听到的不仅仅是他的人生过往,还是一个关于社会与时代的故事。

(一)多元包容与向孝向善:盲艺人的生存空间

王月:(20世纪)60年代赶上饥荒年,有一年武威又是大旱,又遇上大冰雹,艰难得很。我那时已经二十几了,家里有8男3女,总共11口子人哩!没吃的呀!平时嘛,一家人全靠我一趟又一趟地唱曲儿,讨要着、照顾着哩。想想那个日子啊!心里就急着啊!有一年,我出去十几天,带着讨来的干馍馍回家,还没吃上些东西哩,就赶紧连夜唱曲、要饭去了。困难年代,像我们这样唱曲儿的瞎子,“撮撮米、把把面、疙瘩馍馍、冷剩饭”,总能讨要上些,混饱自己肚子,还能给家里添一些口食。

河西走廊的百姓往往将明眼人的乞讨视为“懒汉”所为,但对盲艺人的卖唱式乞讨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包容、理解和接纳。明代的聂谦在《凉州风俗录》中记录了当地流传的“瞎弦”:“卖伎所唱……原以觅食计。”可见,当时社会底层的盲艺人就已经在河西的地方社会中寻到了生存空间。河西走廊上的盲艺人卖唱乞讨,有其历史传承,河西的百姓也总会力所能及地给予施舍。河西走廊特有的多元文化造就了这种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凉州贤孝成为儒、释、道、地方传统等多元文化价值的民间表达和重要的传播方式。凉州的风土人情、方言习俗、礼仪规矩、地域兴衰,无不在“贤孝”唱本中传承、生长着。百姓们认同凉州贤孝“劝孝劝善”的文化内涵,并以此规范自身。河西地域特有的历史文化、社会风尚是凉州贤孝能在一代代盲艺人们的唱腔和弦子声中流传下去的土壤。

盲艺人唱“贤孝”,悲音悲调,却又有一种别样的自信、豁达和韵味。在社会生活中,他们也自有其生存的空间。笔者调查了解到的贤孝盲艺人共94名,其中有26人成了家;这26人中,又有20人是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他们的配偶大多为明眼人,王月便是其中一员。除了游走在城镇间唱“贤孝”,盲艺人更扎根在乡土里。一到农闲,总有爱听“贤孝”的乡民将盲艺人请到家里,拨几下三弦,乡民们三三两两就带着“份子”来了,一唱一听,往往就是数天、数十天。“贤孝”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动人心弦、德育教化的力量,它还塑造了人们的精神气质,让底层社会的人们在历经生活的艰辛时,也彼此温暖着。

(二)时代的弄潮儿

王月思维敏捷,他常能捕捉到国家的政策调整、社会的发展变化。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撩拨着王月不安分的心。

王月曾立誓“要混出个人样子来”,他总不甘心自己的眼睛就被治瞎了,他四处打听民间偏方,终于使眼睛恢复了“一点点”视力。“天晴时,借着日光能看见路是个白道道子,树啊、电线杆啊都是个黑桩桩子,人是个黑影影子。天阴了嘛,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这“一点点”视力让王月除了唱贤孝,还能做点别的营生。

王月40岁那年,他的家已经是一个大家庭了,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建一院让8口人住得舒心的房子,但苦于没那么多钱。有一天,村上来了几个倒卖牲口的生意人,他首先想到的是国家是否允许私人经商。他去咨询了村支书,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王月毅然决定拿出行艺卖唱的积蓄,与附近几个同样“不太安分”的明眼人合伙做起了倒卖牲畜的生意。

王月:改革开放的时候,我唱曲儿都20多年了,很多地方我都熟悉。民勤那个地方养的牛不长膘,犁地没力气,那里的人喜欢驴马,驴马拉车跑得快。永昌、民乐、山丹的驴马多,都膘肥个大。高台、酒泉的牛多,膘肥肉厚。阿克塞的牛、羊、马都多,卖肉压秤。我就到那些地方把驴、马买上,拉到民勤后,一头壮实的驴马就能换两头牛,一般的驴马,一换一。黄羊镇(隶属武威市)不是有个甘肃农业大学嘛,那里的人经济条件好些,我就再把在民勤倒换上的牛、换不出去的驴马都拉到黄羊镇宰掉卖肉。从高台、酒泉买的牛,一般就拉到玉门油田上卖肉。从阿克塞一次能买几十、上百头牲口,一般羊多嘛,就一起赶上,一路经过敦煌、玉门、酒泉、张掖、金昌,边放、边走、边卖、边买。走到离城近的地方就宰掉一部分,在肉市上卖掉。这样的买卖虽然辛苦,也能挣到钱。

王月的“经商”之道,着实让人佩服。其实,古代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上的商贸往来,何尝不是如此!来自不同地域的中外客商,他们也曾如王月一样,带着各地的物产行走在千里走廊上。在商贸往来中,经济、文化、民风、民俗、族群、人口都实现了广泛交流。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在河西走廊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促成了河西走廊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

笔者:你做买卖期间唱“贤孝”吗?

王月:唱啊!我是一辈子三弦不离身,走到哪里都背着。倒卖牲口的时候要住车马店,我就在店里唱,店主、客人都来听。住的次数多了,我一住店,店主就通知那些爱听曲儿的人“王爷来了”。听到的人都就来了。唱罢,大家都给钱。

笔者:外地的人也喜欢凉州贤孝吗?

王月:不一定。武威民勤、古浪、大靖、黄羊镇、永昌的人最喜欢听“贤孝”,再就是民间小调;武威张义堡,张掖的民乐、山丹、高台,还有酒泉、敦煌的人最喜欢听“宝卷”,再就是“贤孝”、民歌小调。他们想听啥,我就唱啥,都是挣钱哩嘛。

60多年来,王月跑遍了河西走廊,还去过兰州、西宁、银川、包头、塔城等很多地方。在异地他乡,王月没有受到歧视,“我在武威的茶馆里唱的时候啊,在高台的、民乐的、酒泉的车马店里啊,在新疆唱的时候啊,大家都爱听得很,有的人还听着就不走”,他为不同民族的人们说唱凉州贤孝,听者有汉族人、回族人、哈萨克族人、维吾尔族人等,如他所言,“都是好人啊!”

(三)唱出新生活

如今的王月与儿女们各自生活,老两口衣食富足,晚年幸福。

笔者: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今后有什么打算?

王月:现在国家的政策对我们这些残疾人、老年人就好得很啊!像我就有残疾人生活补助、养老金、医疗保险、高龄补助,能免费坐公交车,免费体检。老弱病残没人照顾的可以进敬老院,家庭困难的还有低保。我嘛,现在平均每天也能挣个50元左右哩!有吃的、喝的,还有存款,再加上国家的生活保障,就行行的了。和过去相比,现在的生活就好得很了。从2016年开始,儿女们就不让我到处跑了。我嘛就想着,就教一教周围喜欢“贤孝”、曲儿的村民吧!主要还想着怎么教着年轻人不要把我们凉州的贤孝遗失掉了。这个是劝化人孝敬父母的,教育人走正道的,好东西不能丢啊!

“好东西不能丢”,这是一位盲艺人对凉州贤孝和河西宝卷由衷的感叹。

任光阴流淌,沧海桑田,河西走廊上的世代盲艺人,和着岁月的节拍,唱着河西宝卷、凉州贤孝之歌。一路走来,他们铿锵的语调传递着中华民族“忠孝信义,仁爱和平”的精神,这是每一个家庭和睦兴旺的法宝,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准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之一。

【作者系河西学院“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智库”河西曲艺传承创新基地教授,主要研究民族音乐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河西曲艺研究”(项目编号:09EB090)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西走廊口头说唱文学”(项目编号:13BZW157)的阶段性成果。】


[1]原文刊登于2018年3月23日《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8版,系“从走廊发现中国·河西走廊篇”专题第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