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国际规则的起源、分歧及走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网络安全漏洞治理

勒索病毒(WannaCry Ransomware)攻击事件爆发于2017年5月中旬。恰好一个月之后,便是第五届UN GGE最后一场谈判。对于这次攻击事件,许多国家认为要从源头和扩散两个角度看问题,认为根源在于美国政府开发、储存漏洞,认为美国政府不负责任,严重失职,未能做到防止扩散和泄露。

毕竟,2015年UN GGE共识报告明确表示,各国政府应该采取措施,禁止有害ICT工具与技术的扩散,禁止使用有害的隐藏功能,美国的这种行为至少违背了两条规则,甚至七国集团自己的宣言也要求各国及时披露和修复漏洞。但是,这些规则当前还处于脆弱的状态,尚不具备任何法律约束力。

英国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OII)研究员塔迪鸥(Mariarosaria Taddeo)对美国没有因此遭受任何制裁感到惊讶。“有趣的是,美国既是七国集团宣言的签署国,也是2015年UN GGE报告的起草国,当美国违反了这些原则的时候,居然没有受到任何制裁,这表明当下试图阻止网络冲突升级的政治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约束力和强制力。”[1]

美国很多保守派智库专家认为,美国安全部门开发、储存漏洞是履行政府职能,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不这样做,反而是政府的渎职。美国认为问题在于那些扩散漏洞的人不负责任,并且责怪运营商、用户的安全意识淡薄。各国解读勒索病毒攻击事件的视角差别巨大,说明各国对于网络武器的看法存在本质差异,这给第五届UN GGE最后一场谈判蒙上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