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的现代转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序

“辉煌一甲子,迈进双百年。”这是我在法学所成立60周年所庆纪念徽标上写的一句话,意在表达我对法学所60年历程的敬意与感激,以及对法学所未来的期待与信心。“辉煌一甲子”,是指法学所建所60年来,法学所人孜孜以求法学繁荣,倾力奉献法治事业,作出了学界称道、社会认可的突出贡献,履行了求真务实、守正出新的学术责任,其专业成就以“辉煌”形容恰如其分。“迈进双百年”,是指在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征程中,法学所人再整行装,重新出发,尊重法治规律,恪守学术正道,为人民追求法治的美好生活向往而尽学者职责,为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法治机制需求而致专业能力,以期再创佳绩、再铸辉煌,其奋发态势以“迈进”摹状差强人意。

60年,是一个回思过往、细数家珍的好时刻。法学所60年来,几代学人在法治理念更新、法学理论创新、法治实践对策、法学教育树人等方面,创举纷呈,佳作迭出,建树卓著,学界共瞩。但每当回顾成就之时,只能有所例举而难以齐全。说到理论创新,常以为例的是,法学所及其专家学者在改革开放初期法治建设重启之时,率先组织人治与法治大讨论,确立法治的正当性与目标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甫一确立,即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规划性建议;随着我国法治事业的蓬勃发展,又适时率先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性倡议。说到社会影响,常以为例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法学所学者有5人次担任中南海法制讲座主讲人,4人次担任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人;法学所连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组织奖;法治蓝皮书连年获得皮书系列排名第一。说到人才培养,常以为例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法学所有7人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7人当选荣誉学部委员,有7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6人被评为十大青年法学家。当然,这远不是编制只有120人的法学所的全部,而只是法学所60年来各项成就中代表的代表。编辑“法学所60年学术精品选萃”系列,目的在于更全面更系统更有时空感地反映法学所学者的学术贡献。

“法学所60年学术精品选萃”系列持以下编辑原则:以法学所各研究室为编辑主体,个别的以学科为编辑主体,各编一本文集,以集约反映法学所各研究室各学科的重要学术贡献,并呈现法学所科研团队的布局结构及其系统效能。将各室或各学科学者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最有创新性或代表性的论文予以精选汇集,以反映每一学者在其专业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原则上一个学者选一篇论文,如果该学者在不同学科不同时期学术建树较多,亦可多选;各室或各学科学者有人事关系变动的,亦将其在法学所工作期间发表的论文选萃收录。各室或各学科文集中均有“导论”一篇,阐释相关学科沿革及团队变动,特别是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事件中学术创作的社会背景、科研因应、选题意义、论文价值及学术影响,由此,“法学所60年学术精品选萃”系列不仅具有纪念文集属性,而且具有当代法学研究学术史叙述的意涵,从而增进读者的阅读体验并更多地引发其掩卷沉思。

以今天的法学知识体系和科研学术训练形塑的法律人看来,“法学所60年学术精品选萃”系列所选的论文中有一些已经“过时”。诸如,论文选题因时过境迁而发生意义变化,随着社会变迁、体制转型与法治发展,甚至个别选题已无专业价值;有些论文中的观点已经化为常识,甚至还有些许错误或者已被弃用;知识来源不那么丰富,甚至没有引用外文资料;研究方法也过于简陋,甚至看来不那么科学或者讲究;学术上也不那么规范,甚至一篇论文连个脚注都没有。如果脱离选文形成的时空背景,形成这些评议实属自然。但是,如果读者迁移一下阅读参照系,将阅读语境由主体思考所在时空迁移到客体形成所在时空,就会发现平静书桌之上雷鸣电闪。如今看似平常的一段论述、一个建议、一句话语甚或一个概念,在当时或使阅读者眼前一亮,或使聆听者振聋发聩,或使思考者茅塞顿开。那种创新的理论阐释与首倡的对策建议不仅功在当时,其因何得以创新与首倡的缘由、机制、经验与精神亦利在当今。更何况在制度形成范畴,创新与首倡不易,正当其时而又恰如其分的创新与首倡尤为不易。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法学所的学术前辈如何做到正当其时而又恰如其分的创新与首倡,是我们更为珍贵的历史经验和学术财富。尽管时光不会倒流(其实未必),主体不能穿越(其实也未必),“法学所60年学术精品选萃”系列传达的一些经验提炼与价值判断于今依然有益。那就是:见识比知识更重要,智慧比聪明更重要,胆略比勇气更重要,坚持比技能更重要,还有,信念比权衡更重要,境界比本事更重要,等等。如果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体会到这些,编辑“法学所60年学术精品选萃”系列也就很值了。

经过60年的变迁,中国的法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相应,中国的法学境遇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居于其中的法学所亦因之变化。法学所因时在变,那是要顺应历史、伴行时代、因应挑战;法学所有所不变,这是要坚持信念、恪守本分、维护特质。法学所当然是一个机构的存在,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下设的一个法学科研机构,要实现“三个定位”目标,即建成马克思主义法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坚强阵地、法学基础理论与法治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最高学术殿堂、党和国家在民主法治人权领域的高端思想库和智囊团。“法学所60年学术精品选萃”系列在相当程度上,可以佐证法学所人为此所作的努力及成效。法学所还是一个学术类群的存在,“法学所60年学术精品选萃”系列入选论文的作者们,有的一进法学所就沉浸其中直至退休,有的则入所后工作一段时间又华丽转身投向更为精彩的人生舞台。无论作者们人生规划的演绎场合选在哪里,法学所都深深珍惜那些正在或曾在的人生交集,“法学所60年学术精品选萃”系列的编辑正欲为此引发回忆与敬意。法学所还是一个气质润染而致精神聚合的存在,尽管法学所人为法治进步法学繁荣选择的专业领域、努力方式、科研理念以及学术风格各有不同,但其深层气质均内化有“正直精邃”即“心正、行直、学精、思邃”的因子,“法学所60年学术精品选萃”系列一定是彰显法学所人精神气质的优模良范。

致:所有与法学所有关的人,所有关心支持法学所的人,所有与法学所一起为法治进步法学繁荣努力的人。

陈甦

2018年10月18日

于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