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定量分析(第1卷):中国经验和数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 用B体系的理论模型对中国数据的计量

(一)投入产出表中部门的分类

我们使用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42部门),按照Mariolis 和 Tsoulfidis(2009)的调整方法,将教育(3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42)从生产性部门中剔除。调整后投入产出表中各生产部门的总剩余价值(总产出减劳动报酬)有所下降(见表1),其剩余价值率由调整前的142%上升为调整后的163%。

表1 调整前后主要数据比较

(二)活劳动时间的估计和劳动价值量的计算

在我们计算各部门产出的劳动价值量时,需要获得各部门活劳动投入时间的数据。但是在中国投入产出表中,并没有劳动时间的统计数,给出的仅仅是各部门的工资报酬数据。我们据此获取了生产部门的活劳动消耗系数向量,但它只表示各部门劳动投入折算为抽象社会劳动的数量比例(相对量)[11],而不能表示劳动投入的绝对量(劳动时间量)。我们从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中获取2007年各产业部门工资与就业人数的数据,发现与投入产出表中的劳动报酬在统计口径上并不完全一致,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人均工资水平较低、就业人数较多的建筑业作为典型劳动部门[12],以其具体劳动作为代表性社会劳动,将劳动消耗系数向量的相对量转换为劳动时间的绝对量。选择一个产业部门的具体劳动作为代表性社会劳动,使得价值向量计算的结果更加形象化、更容易理解,但选择哪一个部门为典型部门、确定哪一组数字为活劳动消耗量,并不会影响计算结果的性质:商品交换的比例以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尺度。

设定建筑部门工人全部劳动报酬为1,其余生产部门的劳动投入量都按照与建筑部门劳动报酬的比例在活劳动消耗向量中确定相应的系数。2007年我国建筑业城镇就业人口[13]为1051万人,假定以此为标准确定活劳动消耗系数1所代表的劳动时间,则各生产部门的活劳动消耗时间就可以逐一地计算出来。2007年,我国生产性部门活劳动投入总量为13360万工作年。在得到经折算后的活劳动投入向量后,就可以利用公式(1)计算各部门的劳动价值量。

(三)按照B-1计算剩余价值率和生产价格

1.剩余价值率的计算

用2007年全部产出的劳动价值量(时间),去除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货币)就得到单位劳动时间的货币表示:

以市场价格体系的总利润(总剩余价值)除以单位劳动时间的货币表示,求得按时间计量的剩余价值总量(总剩余劳动时间):

以活劳动时间总量减去剩余劳动时间总量,有必要劳动时间总量,即可变资本价值量(按时间单位计量),用剩余价值总量除以可变资本总量(二者同为时间量),我们就得到了剩余价值率:

2.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和工资率的计算

劳动时间计算的不变资本:

CT=λAx=26679.56(万工作年)

所以平均利润率

由于平均利润率已经在价值体系中确定,所以生产价格和工资率可以在线性方程组(6)中解得。市场价格、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三个体系的总量关系见表2。

初步的计算结果有两点值得注意:(1)运用B-1的方法不仅可以得到一组符合经济学意义的价值向量和一组同样符合经济学意义的生产价格向量,而且,同时满足了马克思提出的“总量相等二命题”。从表2可见,三个价格体系的总产出都是7788529793万元,三个体系的剩余价值(利润)总量都是1536765009万元。这应该是马克思“总量相等二命题”能够实现的一个例证。(2)运用B-1方法可以计算价值和生产价格体系下的剩余价值率,计算结果两个体系下的剩余价值率存在差距,尽管这是根据公式本身可以预料的结果,但仍然值得注意。

表2 三个体系总量数据比较

运用相同的方法,我们继续使用1990~2005年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价值、市场价格和生产价格体系下的一些总量数据,计算结果见表3。[14]从结果看,以上两点结论无一例外地成立。

表3 1990~2005年总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