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祁怀高
2016年,中国周边形势面临严峻挑战,但和平发展的大环境得以基本保持。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使其对华政策趋强示强;美国在南海进行军事演习和军事巡航,力压中国放弃在南沙群岛的岛礁建设;日本对华战略竞争面持续增大,中日关系仍敏感脆弱;朝鲜的核导试验引发东北亚局势新一轮紧张;“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做出裁决前后的一段时间,南海局势敏感、紧张、复杂。但上述挑战对中国总体周边环境的影响有限,热点问题没有引发大的冲突和动荡,中国周边地区和平发展的大环境得以基本保持。
2016年中国周边外交的核心任务是缓解周边安全形势,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顺利开局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据此,中国周边外交采取了多种手段缓和南海争端,对朝鲜半岛核问题综合施策,加大“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力度。
本辑学刊收入13篇学术论文,将从多个角度展现对2016年周边外交方方面面问题的观察、评估和展望,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评点。
“周边外交综述”栏目刊载了3篇论文。吴莼思的《从融入到共同体建设:中国亚太战略回顾与展望》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亚太外交经历了一个重新融入地区一体化建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与东亚国家不仅在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而且逐渐对以和平发展合作塑造地区安全环境达成了共识。然而,自2010年美国大力推行再平衡战略以来,亚太地区的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与东亚主要力量的关系不约而同地受到磨损,东亚地区的区域合作陷入停滞。在此情况下,中国不得不超越以往的地区融入战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推动地区共同体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重新以发展合作来界定地区议程,强化本地区的利益融合和共享机制,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推动亚太地区形成符合时代特征和亚洲特点的新型观念意识,比如多元共生意识、亚洲主体意识、同享共担意识等。
秦立志的《历史上陆海复合型国家的战略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认为,历史上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大战略取向转型有四种表现形式,即战略重心、攻防政策、制衡倾向、联盟战略,其中,战略重心的转型居于主导地位。影响陆海复合型国家战略转型的要素有六个:战略地理结构、攻防平衡、地缘威胁、资源汲取、战略学说、战略决策。作者依托上述六个因素,分析了德国(1890~1918年)与苏联(1962~1982年)的战略转型成因和历史经验教训。该文在分析了中国战略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限制后认为,中国的战略转型最容易克服的可能是技术革新,最难克服的是战略决策和威胁判断。该文对中国提出的政策启示是:要保持经济建设与国防投入、内政与外交、海权与陆权、大战略手段和目的等之间的平衡协作,注重防御性和威慑性的战略取向,加强危机管控,兼顾海权的国际公共安全产品属性。
周士新的论文《亚太自贸区建设的实现路径分析》认为,从目前来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建设主要有四种政策途径:促进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机制,单独依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整合RCEP与TPP,实现茂物目标。但上述四种政策途径都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甚至会出现FTAAP、TPP和RCEP共同存在的可能。该文的结论是,从趋势上看,FTAAP建设正融入亚太经合组织的议程讨论和议题落实的过程中,并随之不断推进而进入更具体的政策实践中。
“‘一带一路’研究”栏目刊载了3篇论文。赵江林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发展战略对接:从“边界上”合作走向“边界后”合作》认为,“一带一路”与东盟发展战略对接是过去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双边经贸关系深化的方向,是双边经贸关系从“边界上”合作迈向“边界后”合作的质的飞跃,必将为双方未来的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做出新的贡献。“边界上”合作是指两国或多国之间为促进产品、资本、人员等跨界流动而采取的消除各种障碍的措施,如降低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免签证等。“边界后”合作既包含两国或多国制度建设的一致化,两国或多国之间在国内制度层面上实行一致化,又包含两国或多国发展战略的一体化,即两国通过利用各自优势从发展战略思想、发展战略目标及计划等方面开展一体化建设。该文建议,未来中国和东盟需要把基础设施、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海洋经济、人文交流作为合作框架,将中国—东盟合作从“边界上”合作向“边界后”合作转型,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林勇新的《中菲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挑战与可能路径》认为,阿基诺三世执政时期,中菲南海争议、菲“南海仲裁案”导致的两国政治互信不足和战略误判致使菲律宾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和认知不足,猜疑有余,中菲在政策沟通、民心相通等方面的合作明显滞后。近期,菲律宾新政府关于在南海争议上可以同中国协商谈判的表态和拉莫斯的香港之行为中菲关系的改善及两国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契机。中菲建交以来达成的诸多共识、中菲贸易的逆势提升,以及两国进出口贸易的优势互补、中菲人文交流逐渐恢复和地方友城交往,为中菲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提供了政治、经济和人文基础。但同时,中菲合作也面临政治互信不足、美日掣肘、菲律宾国内政治文化和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不利影响。该文的结论是,中菲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的政策沟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建设、海洋事务、风险评估等领域的合作符合两国的发展战略需求,符合中菲关系的长远发展。
何永朋的《中国“一带一路”与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的对接分析》认为,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地区大国,其提出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在内涵、目标上存在与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契合点。“海上丝绸之路”与“全球海洋支点”之间存在对接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必要性。双方之间的对接可以从互联互通、渔业合作及安全合作三条路径中寻找可能的突破。该文指出,关于对接的风险评估也是中国必须审慎对待的问题,需要注意中国自身的主体地位和政治账与经济账之间的平衡,注意印尼国内治理不健全和大国平衡带来的可能风险。该文的结论是,中国与印尼的对接固然存在诸多挑战,但是对接的成功不仅能够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和中国地区环境的改善,更会带来战略意义上的突破。
“东北亚次区域研究”栏目刊载了1篇论文。徐博的《俄罗斯的朝鲜半岛政策与中国的应对》认为,俄罗斯作为“六方会谈”的成员之一,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和变化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息息相关。“萨德”系统的部署成为影响俄韩关系的新变量。俄罗斯判断朝鲜半岛不会出现“硬着陆”,希望降低朝鲜半岛局势的紧张度。当前,俄罗斯对半岛的政策是平衡、对等和独立接触。俄罗斯一方面回应朝鲜的安全关切,另一方面扩大与韩国的经济合作。该文的结论是,中国对于俄罗斯的半岛政策不宜寄予过高期望,半岛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以中国为主,引导俄罗斯在半岛问题上发挥相应的积极作用。该文鼓励俄罗斯与朝鲜加强经济合作,并就“萨德”系统和边防问题与俄罗斯展开沟通和协调。
“东南亚次区域研究”栏目刊载了4篇论文。包霞琴和黄贝的《日本对东南亚外交中的非政府组织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认为,作为一个拥有成熟公民社会的发达国家,日本在海外有着为数众多、分布广泛的非政府组织(NGO)。其中,东南亚是日本NGO进入时间最早、活跃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日本NGO在东南亚地区的活动不仅对当地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的东南亚外交起到推动作用。该文提出,中国政府应从日本的案例中得到重要启示,应为中国NGO的海外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并尝试让NGO参与对外援助项目;中国外交部门应加强与中国NGO的联系,对它们的发展进行指导,对它们的海外活动提供安全上的保障,并获得它们提供的信息和建议;中国政府应鼓励中国“网络型NGO”的发展。
吴崇伯的《印尼海洋经济发展及其与中国海洋经济合作政策思考》分析了近些年印尼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而制定的6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强水产养殖,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力推造船成为竞争性产业;重点推进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海岸旅游,做强做大海洋旅游业;大力发展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海上运输物流系统;加强海洋开发的国际与地区合作。同时,该文还指出了印尼发展海洋经济、打造海洋强国面临的5个方面挑战,包括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遭遇多个瓶颈;渔业设备落伍,渔民人力资源素质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港口设施老化,公路、铁路等配套设施缺乏;对维护海洋利益采取前所未有的强硬立场,引起地区关系紧张;印尼军费增加可能导致亚太地区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该文的结论是,中国和印尼应以联合开发海洋油气资源、海洋渔业、船舶制造、内海航运及相关产业为重点,深化两国的海洋经济合作。
李皖南的《东盟经济共同体及其外国直接投资效应》考察了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趋势,探讨了东盟经济共同体是否实现了成为具有竞争力生产基地的目标。该文指出了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阻碍因素,包括东盟经济体间的多样性和巨大的发展差距,开放地区主义与“面条碗”效应,缺乏政治意愿与结构性失能等。该文的结论是,建立一个包含2.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和6.22亿人口的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的目标从长远来看值得期待。
泰国学者曾安安(Patcharinruja Juntaronanont)和皮缇·斯里桑兰(Piti Srisangnam)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新合作、新共同体与新挑战》。2016年3月,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以下简称“澜湄合作”)第一次领导人会议于中国三亚召开。该文讨论了中国大力支持该机制的原因。该文认为,从泰国的角度来看,中国和湄公河流域国家在澜湄合作上正面临在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跨界河流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挑战与机遇。“澜湄合作”框架的有效运行仍需要各国的参与,尤其需要在合作国家间推动“信任构建”。
“南海问题研究”专栏刊载了2篇论文。高兰的《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背景、实质分析:从中美日海权博弈的视角出发》认为,基于现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缺陷,以菲律宾南海诉讼案为契机,美国、日本、中国围绕南海海洋争端,凸显法律框架之外的大国政治博弈。该文指出,美国采取军事威慑战略,日本实行国际干预战略,中国则兼顾国际法与国际合作,优先采取外交谈判战略。采取上述不同战略的根本实质在于,中美日三国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认知不同,根本原因在于亚太海洋秩序的改变,以及传统海权大国美国、日本与正在发展的新兴海洋强国中国之间的海权博弈。该文的结论是,中国要继续致力于维护与推动均衡、稳定的中美日三边关系,追求建立亚太各国平等分享海洋权益、共同开发海洋的新型海权发展道路。
鞠海龙的《南海问题持续发酵的线索与特征:以2015年国际舆论的角度》认为,2015年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围绕中国南海岛礁建设问题和中菲“南海仲裁案”两条线索持续发酵,引发了多个舆论爆点,呈现出明显的“双线多爆点”结构。该文的结论性观点是,中国不可能停止南海岛礁建设的后续工作,不可能在中菲仲裁问题上做根本性的政策改变,也不可能任由周边国家、南海域外国家持续在南海地区向中国施压而无所作为。
“会议综述”栏目刊载了4篇“会议综述”。“南海共同开发:欧洲经验与澜湄启示”学术研讨会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办,会议时间为2016年5月6日。“东盟共同体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国际研讨会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复旦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会议时间为2016年6月27日至28日。“中菲关系发展的前景与挑战”研讨会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菲律宾大学亚洲中心联合举办,会议时间为2016年8月26日。“中国西北周边局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讨会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会议时间为2016年10月16日。上述会议都得到了“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读者可以从中了解我们的学术活动动向。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6年第二辑(总第四辑)的如期出版是各位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上海外国语大学忻华研究员协助了本辑的英文翻译校勘工作。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秘书陈妙玲老师协助了部分编务工作。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陈娟博士后,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高贺、何永朋、戎伟君、何浏阳、李嘉东、杨康书源帮忙校对了文章和更新了一些数据。“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资助了本刊的编辑和出版。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祁怀高
2016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