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东南亚的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及探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选(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泰国素攀武里地区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尤其是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区的建立,泰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外语教学,以期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从1992年起,泰国开始改变汉语教育政策,放宽对华校的限制,并允许所有的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1998年,泰国教育部批准汉语可以作为大学入学考试中的一门外语课程,代替德语、法语等。2000年,泰国教育部正式通过汉语成为高中课程的决议。[3]从2003年起,泰国教育部同意泰国小学可以开设汉语课。从1992年至今,泰国的汉语教育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发展。

泰国的汉语教育一直是中国汉语推广的一个亮点,每年汉办都向泰国派出大量的志愿者。国家汉办网站显示,2008年,国家汉办派往德国的志愿者人数为21人,而派往泰国的志愿者人数达到500人,2011年派往泰国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达到了1200人。但是,笔者深入泰国素攀武里地区对普通中小学调查后发现,在泰国汉语推广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泰国的汉语教学与汉语推广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泰国素攀武里府中小学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大纲与教材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4]

在笔者调查的泰国素攀武里府的12所中小学中,虽然都已经开设了汉语课程,有的学校还有专门的汉语教师,但是泰国教育部没有制定统一的汉语教学大纲,也没有一所学校制定自己的汉语教学大纲。汉语日常教学、汉语考试的内容等都由各任课教师自己确定。这就造成授课内容较随意、汉语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据了解,多数学校对汉语的教学效果并不做要求。

(2)汉语教材

泰国教育部并没有指定汉语教学的教材,这也导致素攀武里府开设汉语课的中小学没有统一的教材。刘珣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提到,教材要有“五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系统性”。[5]在泰国素攀武里府中小学,常用的汉语教材是《汉语教程》、《快乐汉语》、《体验汉语》、《跟我学汉语》等。但是多数教师都在已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改编,也有少数汉语教师根据其他材料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编教材,由此产生教材内容不科学、授课内容不规范等问题。另外,少数学校没有汉语教材。

在素攀武里府12所中小学中,只有1名泰籍汉语教师,其他学校均由志愿者或者实习教师授课。汉语教师彼此陌生,并不能就所教内容进行沟通,加上泰国中小学没有统一的汉语教学大纲,多数学校也没有统一的汉语教材,汉语教师频繁更换,很容易使讲授的内容前后重复或不能衔接。

2.汉语教师

第一,在12所中小学中,任教的汉语教师年龄均在30岁以下,是名副其实的年轻教师。不可否认,无论是汉办派出的志愿者还是实习教师,都有强烈的责任心,有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也有对泰国汉语推广的热爱;但我们也看到,这些年轻教师虽然在出国之前都接受过汉语教学的培训,但他们缺少汉语教学的实际经验,同时也缺少泰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经验,比如面对课堂上的突发情况,他们的处理办法单一,有时甚至束手无策。

第二,根据问卷调查以及笔者观察,泰国中小学生“说”外语的能力较差,很多中学生在高中毕业时仍不能说出完整的英语句子。因此,完全不会泰语的汉语教师很难利用英语在课堂上有效地组织教学。而实际上,多数汉语教师只能利用泰语进行简单沟通,语言障碍是每个汉语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

第三,如前所述,12所学校的汉语教师均低于30岁。苏琪研究发现,泰国国立中学的汉语教师年龄多在20~29岁,几乎没有40岁以上的汉语教师。[6]有经验的汉语教师很少,年轻教师难以找到请教对象。而且,很多汉语教师在到任之前对所任教的学校和学生情况并不了解。相比之下,泰籍英语教师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年轻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能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有教龄较长的有经验的教师给予指导。

3.学校对汉语教学的态度

调查显示,多数汉语教师“满意”学校对汉语推广的态度,认为学校对汉语教学持支持态度。比如,所有接受调查的学校都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字卡等教具。但是有汉语课外活动的学校不足一半。泰国中小学以活动丰富多彩著称,但是相较于英语课外活动,汉语课外活动并不多。笔者发现,学习汉语的中小学生没有环境练习使用汉语,学生使用汉语最多的地方是汉语课堂。相比之下,近年来泰国华校汉语教学与文化推广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要归功于汉语教学时间长、对汉语教学的要求高等泰国华校自身的特点,更要得益于华校的学生可以学以致用,能够在更多的活动中使用汉语。但是,泰国普通中小学难以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部分学校由于种种原因,甚至不愿意参加当地孔子学院举办的一些活动。

4.泰国学生

第一,泰国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态度令人担忧。据笔者在素攀武里府中小学实习时观察,泰国中小学生课业压力不大。很多泰国教师认为,泰国学生学习不认真的原因很多,比如:学生年龄不大,对于未来没有好的规划;学生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不够,对于子女的学习也不够重视;泰国人口不多,考大学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除几所很好的大学外,申请入学并不困难;等等。如前所述,大多数学生喜欢汉语,但被问及是否继续学习汉语时,“不知道”的学生占大多数,因为这取决于升入的学校是否有汉语课。另外,很多汉语教师指出,很多学生虽然喜欢汉语,但是课堂纪律不好,对汉语学习的态度也不认真。

第二,很多学生认为汉语比英语难,继续学习汉语的原因是对将来有用,只有少部分学生觉得有趣或者喜欢汉语而学习。目前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果仅以就业为导向,那么更多的泰国人会选择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英语,而不是汉语。如何让更多的泰国学生对汉语学习产生兴趣,是在泰国任教的汉语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对泰国素攀武里府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建议和意见

1.教学大纲与教材

到目前为止,泰国教育部还没有专门针对汉语教学编写大纲及规定教材。那么我国相关部门是否可以组织一些真正深入泰国中小学的一线教师编写针对性较强的汉语教学大纲及汉语教材,尤其是针对泰国普通中小学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教学大纲以及知识点不多而课堂活动丰富的汉语教材?作为负责汉语推广的机构,汉办和孔子学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出版有针对性的教材、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等。很多汉语教师使用的教材,如《汉语教程》、《快乐汉语》都是由汉办组织教师编写的,并且是泰语版,很受欢迎。但是,在素攀武里府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中,多数班级每周只有一堂汉语课。一位一线汉语教师曾经戏谑地说:“我们就是在不断‘炒冷饭’。”每周一堂课的汉语课虽然为必修课,但是实际上更类似于汉语兴趣班。每堂课教师都要花不少精力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否则无论课堂效果多好,在一周根本不接触汉语的情况下,学生也会把上一节课的内容遗忘干净。一个在普通中学学过一年汉语的学生,只会说“你好”、“再见”,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不利用现有教材,并不是否定现有教材。现有教材对于那些对汉语教学要求较为严格的学校是适用的,但是对于类似“汉语兴趣班”的课堂并不适用。另外一个很矛盾的现象是:知识点少、活动多的教材是针对年龄较小的汉语学习者编写的;但是实际上,很多高年级的学生也是初学者,如何给高年级学生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令汉语教师非常头疼的问题,因此教材的编写还需考虑学习者不同的年龄特点。

综上所述,如果能出版由泰国中小学一线汉语教师编写的教材,并出台指导性的大纲,而不是让各位年轻汉语教师“摸着石头过河”,这对于泰国普通中小学的汉语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2.汉语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1)泰国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

应当大力培养泰国本土汉语教师人才。泰国汉语教育水平的提高,应该依靠泰国本土教师,而非数量有限的中国教师。目前,中国有多所高校和泰国中小学签订了共同培养泰国本土汉语教师的协议。只有当这些本土汉语教师成为教学中坚力量时,泰国的汉语教学才能真正步入正轨。

(2)中国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

首先,困扰这些年轻汉语教师的第一个问题是语言问题。中国高校除广西师范大学等少数几所大学之外,都没有开设外语为泰语的对外汉语专业。很多到泰国任教的实习教师(基本上是对外汉语专业或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都不会讲泰语,这给他们的实习造成了不小的困难。笔者查阅过2012年国家汉办培训赴泰志愿者的课程表,发现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中,大概只有9堂泰语培训大课。因此,即使经过培训,对于之前并未接触过泰语的志愿者来说,在泰国的中小学课堂上使用泰语进行教学也是有困难的。我国很多学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包括对外汉语专业)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外语能力,但是大多数学校都只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那么随着汉语推广的发展,是不是应该给这个专业开设二外甚至三外课程,以拓展这个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学习一门外语需付出持续和长久的努力,突击性的学习往往效果不佳。

其次,培训、学习的针对性有待提高。笔者在就读研究生期间,学校组织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教学活动,比如到本校和其他高校的国际教育中心进行实习,和国际教育中心的一线教师进行交流,等等。但是,也有些教学活动的效果并不理想。比如,组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和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去国内的小学实习。虽然在小学实习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也有利于第二阶段的国外实习,但是就教学本身来说,母语教学和非母语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别,母语教学的很多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

因此,学校和当地孔子学院应该针对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培训即将任教的年轻汉语教师,比如在这些教师任教之前,请原来在这些学校任教的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培训或者开展座谈交流。

最后,汉语教师应该摆正心态。很多汉语教师都是第一次走出国门,对泰国的汉语教育情况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出国后的现实和出国前的设想也许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师是一项神圣的职业,汉语教师往往代表着中国的形象。汉语教师不应因为所教内容简单而有混日子的想法。如果仅仅因为想去泰国旅游而申请担任教师志愿者的话,那么就背离了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初衷。汉语教师和志愿者都是一扇窗,很多异国的孩子正是通过这些汉语教师认识中国。

3.汉语文化推广

一名英国外教在“学校寻求外籍教师途径”的备注中注明,她是通过一个TEFL(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公司来泰国任教的。由此可见,虽然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上通用的语言,但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仍然不遗余力地推广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希望世界上更多人学习英语、使用英语、了解英语文化。除了我国的孔子学院,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都是各国专门设立的推广本国语言文化的组织,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另外,法国、日本等国家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广本国语言,并把它作为国家战略目标。

据孔子学院官网统计,截至2010年10月,共有96个国家(地区)设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课堂)作为外国人学习汉语及汉语文化的重要场所,对汉语文化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汉语热”在世界各地的兴起和汉办及孔子学院的大力推广是分不开的。但是也应该看到,“汉语热”与我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有着密切的联系。由调查可知,泰国中小学生学习汉语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将来有用”,而汉语教育对泰国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对两国经贸发展的促进上。虽然汉语教学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对比英语教育和韩语教育,汉语教育仍有诸多问题。首先,在国家利益的推动下,泰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汉语教育。但是,在泰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汉语的用处远小于英语。其次,当地泰国华裔家庭使用的是家乡话,很多泰国华裔二代对汉语一无所知。再次,泰国大力发展旅游业,芭提雅、普吉岛世界闻名,到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虽然越来越多,但是通用语言仍然是英语。最后,在泰国高中升学考试中,英语是必考科目,汉语则是选考科目,而且有德语、法语等其他外语可选择。虽然韩语教学并不像汉语教学一样在泰国受到政府和皇室的重视,但是韩国娱乐文化在亚洲的盛行,成为泰国学生学习韩语的重要原因。在这一方面,汉语显然没有韩语那样大的吸引力。

因此,如何提高汉语的吸引力,使汉语更“民间化”,是汉办和当地孔子学院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由调查可知,泰国学校在组织汉语活动方面并不十分积极,有一半的学校没有汉语活动。这项工作只能由当地孔子学院和汉语教师来完成。笔者在泰国素攀武里府实习期间,曾经参加过当地孔子学院举办的汉语演讲比赛。但是笔者所在的学校并未派学生参加,原因是规定篇目太难,学生无法完成。而且在比赛过程中,笔者发现华校的学生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孔子学院在组织活动时应该考虑各个学校学生的不同水平,分阶段、分层次组织活动。否则,统一化的活动很难调动汉语水平低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书法、剪纸、中国画等中华才艺的展示在汉语推广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并未无显著作用。笔者认为,孔子学院可以根据泰国学生好动、动手能力强等特点来开展活动:定期在各学校教授太极拳,并举行太极拳比赛;举办跟中国文化相关的绘画比赛、书法比赛等各类比赛等。只要有利于宣传中国文化,把中国文化融入其中,吸引更多的泰国学生去了解中国文化,这样的活动就是成功的。

汉办拥有较丰富的汉语文化推广的电子资源,但是这些资源的针对性不够强,质量也有待提高。应该制作更多的、针对不同年龄与不同国家的介绍中国文化的电子资源,比如开发一些游戏软件、制作一些动漫版的中华文化光盘等。例如,在汉办的电子资料里有关于中国春节的介绍,但是其内容并不适合泰国中小学生学习。首先光盘只有英语和中文字幕,学生难以看懂。其次,该光盘大量使用文字来介绍中国春节习俗,缺少画面等内容,学生觉得索然无味。相反,电视剧等具有大得多的吸引力,这也是为什么在问卷调查中很多学生不认识孔子却认识“包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