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选说明
本书编选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五大地理学教授张印堂、洪绂、林超、陶绍渊、鲍觉民的部分地理学文章,文章彰显了西南联大学术研究的特色,是研究近代地理学史的重要史料。
五位教授的地理学文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为七类,其他三部分不分类,均按发表的时间顺序编排。第一部分为地理专题论文,主要为人文地理学的论文,涉及经济地理、政治地理、军事地理、文化地理、人种地理等诸多领域,而纯粹为自然地理方面的论文并不多,仅有《云南气候的特征》一篇。第二部分为地理教育和地理研究方法方面的文章。张印堂、林超等联大地理学教授一直致力于探讨近代地理学方法论方面的问题,力求把西方的地理教育教学方法和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到中国来,并根据中国地理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力图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理学教育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第三部分为地理游记、地理考察简报和地理调查报告,其中《川滇道上》可称得上地理游记,《乡土地理调查手册》为乡土地理调查设定调查规范,提供具体的调查方法,其他两篇文章为地理考察简报或调查报告,即地理调查的成果。第四部分为地理书评,编选了鲍觉民和林超两位教授所写的书评,书评具体介绍了两部经济地理学著作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肯定其学术价值,对于当下从事地理学术史研究的学者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所编选的地理学文章,主要为五教授发表在民国期刊上的部分文章,他们出版的地理学术专著因篇幅较长,本书没有收录。没有入选的五教授发表在报纸与其他期刊上的地理学文章以及他们的地理学专著留待以后编选,拟另编一至两卷予以收录。
本书收录的地理学文章,发表时间均在1937年至1946年,大致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包括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存在时间为断,此时期亦可称为西南联大时期。虽然1946年5月4日梅贻琦宣布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结束,但考虑复员北返需要一段时间及师范学院的留昆,更为展现学术研究的积淀过程与连续性,本书收录的文章,其发表时间延伸至1946年底。五位教授发表在1937年以前1946年以后的地理学文章本书没有收录;西南联大时期五大地理学教授发表的非地理学文章也不在本书的收录范围之内。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洪绂,号思齐,其发表的文章,一些以洪思齐署名,一些以洪绂署名。
本书关于五教授地理学文章的整理,以尊重原文、保持原貌为原则,尽量不做改动。
对于资料原文有明显误字者,在原字后加正字,并对正字加方括号“[ ]”标明;对于资料原文有明显脱字漏字者,则在脱漏处补所脱漏之字,并加空心括号“〖 〗”标明;对于漫漶不能辨别之字,按原字数加方框“□”表示;对于资料原文有疑问之字,在该字后加圆括号“( )”,内书“?”;对于衍字,则加六角括号“〔 〕”标明。
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由于民国时期的标点符号使用与今日不尽相同,整理时,尽量改为今日通用之标点符号。比如顿号“、”的使用,民国时期用得比较混乱,有些该用顿号处用逗号“,”,有些应用顿号处没有加顿号,所以一律按现今用法改之。至于数字使用,为保留原文原貌起见,一律不改,如在民国时期数字一般用汉字,而不用阿拉伯数字,在此一仍其旧。
资料整理中,有个别内容难以理解或原文有误,但为尊重原文起见不便改动,加页下注,略做说明。
考虑到排版需要,在不改变图表原意的基础上,本书重新绘制了个别文章所附图表,如《滇缅铁路沿线主要矿产之分布及开采现状》一文所附图表。
为方便读者阅读,书末对五教授分别略做介绍,作为理解本书资料的背景材料。
本书收录的地理学文章,文后均注明其来源及发表时间,便于读者查找。
本书在编选过程中,由于时间匆促,没有与五位教授的亲属取得联系,恳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