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琴社区工作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万家数据法

(一)界定及内涵

“万家数据法”是吴亚琴在新时代运用大数据手段推进“互联网+社区服务”的创新举措,主要是指社区工作者要对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了然于胸,脑海中存有一个“活数据库”,再辅之以“互联网+”的手段,对社区居民服务信息采用数据化处理方法进行收集存档、归纳整理、灵活运用,“活数据”与“电子大数据”相互补充融合,为社区掌握居民基本情况、快速准确地出示相关证明、提供精准服务做出数据支持,让“数据”出效率、出服务、出形象。工作法的具体内涵包括如下几点。

(1)用好“活数据”。“活数据库”是以吴亚琴为首的长山花园社区工作者多年辛勤工作的集中表现,也是居务服务创新、社区善治的重要体现。吴亚琴原是胜利零件厂职工,曾担任过社区计生委主任、社区副主任等职务,在长山花园社区工作二十余载,对社区的大事小情都十分了解,堪称长山花园社区的“活数据库”。在她的带动下,社区工作者形成了定期入户走访的工作制度,在此过程中,社区工作者也成了一个个“活数据库”。因此保证了在居民产生诉求时,能精准地提供服务。

(2)围绕社区工作需求,运用“互联网+”的手段,建好“大数据库”。数据收集过程翔实可靠,集中收集、及时更新。为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长山花园社区的工作人员定期到居民家中进行信息登记和复核。同时对居民说事点、志愿巡逻队、百姓议事会等反映出的居民信息变化情况及时进行更新;数据处理过程科学专业,分类存储。依照数据用途,长山花园社区将其分为日常信息数据库、遗嘱数据库、健康信息数据库、身份证明数据库,建立起综合信息服务档案数据库;数据运用过程高效准确,长山花园社区居民可以凭借一个身份证号,快速查询相关信息并办理相关事务,简化了办理手续和流程;数据存储与管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由社区专人负责,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做到个人信息只为个人服务,不被他人盗用、借用、滥用。

(二)产生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流动加大,社会关系复杂,人们在外出务工或处理社会事务和社会关系中,常常需要提供相关身份证明,并且证明的种类繁多。社区往往扮演起证明提供者的角色,但由于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居民不甚了解或数据统计信息不全,社区难以准确及时地为居民提供开具证明等方面的服务,建立社区居民的信息库成为当务之急。

李克强总理针对如何证明“你妈是你妈”现象的痛斥,给以吴亚琴为首的长山花园社区带来了极大警示。社区工作的本质,其核心就是为居民提供服务,如何准确掌握居民基本信息,为其提供精准服务,成为长山花园社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长山花园社区作为城乡结合部的老单位社区,存在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口,社区在对流动人口信息的掌握和外出务工居民身份证明的出具方面也存在较大困难。另外,长山花园社区老年人居多,未立遗嘱的老人去世后的财产纠纷经常发生,如何化解纠纷、促进家庭和谐也成为摆在社区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长山花园社区的“活数据库”

2015年,社区居民老王去世了,他老伴刘晓芳要证明她有四个子女,但是在小区住的就一个子女,其他工作人员对此都不知情,也就未出具这个证明。吴亚琴回来之后,了解到这个事儿,立刻如数家珍地说出了老人四个子女的名字。

“老百姓头顶上就这么大个天,有的居民除了认识居委会的人再也不认识什么干部,他们不依赖社区依赖谁呀?”言谈之间,对于一些社区干部关于为居民开证明负担重的报怨,吴亚琴很是不以为然。“有些证明是社区必须得开的。居民来盖章,如果你以他的角度来考虑——找社区办事儿是他们拿社区当依靠,你就不会觉得麻烦了。虽然要给社区减负,但有些事情又必须由社区去做,你在社区工作,作为居民的贴心人,你都不了解,那谁能了解?你天天下户,社区居民夫妻感情怎么样你都不了解,那不是糊弄事儿吗?婚姻登记机关负责结婚离婚登记,但夫妻感情如何向它证明不了,而如果社区干部再不知道,是不是失职?在社区暂住的人要办暂住证,社区不给开居住证明谁给开?”

吴亚琴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吴亚琴开始思索怎样解决这些“民政部门解决不了,公安部门单凭自身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吴亚琴说:“政府就是搞顶层设计,搞宏观调控的。具体的工作,社区必须拓展思路,创新形式。”经过思考与实践,她认识到,在老人身心状态良好的时候,提前为其建立社会关系档案,就能避免老人过世之后查无实据。于是,长山花园社区下力气为居民建立了社会关系档案,在自愿的前提下,为社区居民详细地登记他们的社会关系。

案例二:建立便民档案库

在谈到社会关系档案的重要性时,吴亚琴说道:“一对老夫妇有五六个孩子就会对应有五六个户口,时间长了,你家孩子的户口都不在这里了,如果像我这样的老社区干部不在这里工作,谁知道你家几个孩子?而且,派出所也很难证明他们彼此的亲属关系。现在有了社会关系档案。若干年后,要想证明老夫妇有多少子女的时候,只需提供一个身份证号码,一查就能查出三代人的信息。当然,社会关系档案是保密的,家里需要开证明什么的,你同意了社区干部才能看。”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频率与日俱增,流动范围日益扩大,这就造成了居民需要开具各类证明时,根据人口的属地化管理,社区只能证明居住在辖区范围内的居民亲属间的社会关系,对于远在外地居住的居民则无从证明,因而造成了居民办理各类事务的诸多不便,为了回应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解决居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吴亚琴积极创新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为居民建立社会关系电子档案,一次性将居民及其直系亲属的基本信息归档入卷,让社区做到为居民开具证明有据可查、一查三代,目前该项举措已在宽城区乃至长春市其他城区的部分社区得到推广。

此外,针对老年人遗嘱问题,社区建立了遗嘱库。其缘由是,2015年末,社区一位孤寡老人因病不幸离世后,由于老人是突发疾病,生前没有立下遗嘱,这就造成了尽了赡养义务却不是法定顺序继承人的外甥和外甥女无法拿到遗产,吴亚琴在帮助他们料理完老人的身后事之后,便联系了在社区驻点的律师事务所和宽城区法院,并再一次将巡回法庭请到了社区,通过现场开庭、现场举证、现场宣判,帮助老人的外甥和外甥女妥善解决了遗产继承的难题。这件事也让吴亚琴陷入思考,为了不让同类的麻烦事再次发生,吴亚琴决定利用社区党委的公信力在社区为老人们建立遗嘱库。该做法既填补了我国继承法方面的一项空白,也让百姓看到了社区党组织是真心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的,赢得了群众对社区党组织的信任。

案例三:居民健康档案库

吴亚琴常说,“社区的‘老人’就是我的‘老爹老妈’,社区的居民都是我的‘兄弟姐妹’。”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让她对长山花园社区充满了感情,也让她经历了社区发展的全过程,她对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居民的情况十分了解。吴亚琴深知社区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不高,很多老人缺少亲属照料,日常生活易出现问题,老人的生理健康和精神健康存在隐患。于是吴亚琴成立了康乐之家老年人服务中心,配合社区“红马甲”服务站,为社区老人提供全方位照料。吴亚琴不满足于此,认为老人为国家服务了一辈子,我们这些晚辈一定要照顾好他们的晚年生活。长山花园社区党委经商议后,决定成立社区健康档案库,将每一位老人的健康情况登记在册,基于社区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每天走访了解到的情况,将社区老人的健康情况实时更新,保证健康档案的准确性。同时,为了避免因突发情况所导致的社区无法及时救助的状况,吴亚琴将老人家的钥匙多配一把,交由邻居负责,倡导邻居在老人发生突发情况时可以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如此,多主体联动,辅之以健康档案库,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社区老人的健康。

(四)评价

1.学理依据

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助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长山花园社区的“万家数据法”是深化社区服务、保障民生、赢得民心的一次有益探索,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学习价值。这不仅是技术手段上的突破,更是社区心系群众、服务百姓的直接体现。敢想敢做、敢为敢当、服务百姓正是长山花园社区党委创设“万家数据法”的初衷,特别是以吴亚琴为代表的长山花园社区工作人员储存在脑海中的“活数据库”的运用更体现出社区服务对单纯技术层面的超越。

2.应用价值

长山花园社区建立的“万家数据库”是对居民需求的回应和破解。由于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有不完善之处,个人在办理身份证明时容易闹出各种笑话、出现各种错误。长山花园社区在完成居民基本信息登记的基础上,建立居民信息档案,将居民的社会关系、家庭成员等情况如实登记,一次性地将这些信息入库存档,在居民需要时,可以只凭借一个身份证号就能查到所有登记的信息,让居民在办理相关证明时有据可查、一查三代。长山花园社区建立的遗嘱库保存的遗嘱极大地减少了因财产纠纷产生的家庭矛盾和社会冲突。遗嘱库是在老人具有清醒意识下,在社区党组织的公证下,所订立的符合家庭状况的财产分配方案,保证了遗嘱的公平性、合法性,使得家庭财产得以合理合法继承,避免产生矛盾,这是一项贴近百姓、赢得民心的惠民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