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为什么要写《大林和小林》
同样的时代背景,为什么有人写反应社会现实的小说,有人写诗歌,张天翼却偏爱写童话故事呢?其实这与他的性格和创作之路分不开。
性情中人
张天翼的父亲是一个性情豁达之人,出身世家,中进士,但为人耿直且洁身自好,被授予官职却不肯就任,而是“拖着一家到外面东跑西跑,找面包填肚子”。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之下,张天翼从小就是一个性情率直之人。他在《我的幼年生活》一文中写到:
“初小里国文讲《孟子》,我一面念着一面骂梁惠齐宣那些王,那些孟老爹的徒子徒孙,干么逗得这姓孟的说那么多废话叫我们来背。功课没一样行的,只有和同学打架,说故事,是拿手”。
中学阶段,他不断阅读翻译小说,常常感动不已。大学阶段,因对学校课堂安排不满,他毅然从北京大学缀学回家。
张天翼正是这样一个不伪饰、不矫饰的性情中人,对事物的爱与憎都是发自身心,而非刻意迎合任何外在的要求或标准。
儿童文学
1929年,张天翼在鲁迅、郁达夫主编的《奔流》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三天半的梦》,步入现实主义。张天翼此后的创作中,无论是思想的承袭,还是笔法的学习,都很可以看出鲁迅的影子。之后,这个二十多岁、性情率直的青年人,选择左翼作家联盟所提倡的大众文学和儿童文学,关注现实,投身现实,用手中的笔表现现实,用夸张的想象,漫画式的手法把现实揭示给儿童看。
然而在五十年代,张天翼放弃了之前所坚持的成人文学的创作,将事业的重心完全转移到了儿童文学。为什么在三十年代国民党严格的审查制度之下,张天翼并没有完全放弃成人文学的创作,坚持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并重,而到了五十年代,却完全放弃了成人文学的创作?有人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一九四九年以来,当他的讽刺和幽默的才能已经不受欢迎,再也没有以那种态度对待生活的勇气了,在创作上也就失去了这种优越性,再也看不到象《华威先生》那样的讽刺佳作了。”
他的夫人也说道:“……从此,尽管他始终念念不忘,但再没有写出反映成人生活的小说,特别是在五六十年代,他在从事文学工作之余,撰写了几篇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及剧本)的草稿。其中一篇的题目就叫《“华威先生”在今天》,但最后由于主观、客观上诸多原因,未能完稿。这不能不说是作家张天翼在写作生命中的悲剧和遗恨。”
张天翼的成人文学以讽刺见长,当社会不允许,作家个人也不愿讽刺的时候,作家就只能放弃成人文学创作,转投到个人擅长的另外一个领域——儿童文学创作领域。
课程总结
张天翼后期儿童文学创作表现出与前期儿童文学创作不同的面目,不仅仅是因为时代不同,社会需求不同,也是个人经历生活磨砺后的再选择,他的儿童文学作品表现出对后代人深刻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