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询问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4章 设计的问题不宜重复

众所周知,课堂询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参与学习,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所以被广大老师所提倡和运用。但是,出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现在依然有一些老师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陷入询问的误区,以至于无法实现教学预期效果。比如,有的老师对已经回答过的问题进行重复询问,或者过多地询问,甚至一直追问,直到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为止;有的老师错误使用非语言信号、使用不恰当语言使学生误答,等等,这些都是老师比较容易陷入的误区。

授课刚开始,老师问:读了这篇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或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就会按套路质疑,诸如“是什么”“为什么”“结果怎么样”之类。

初读课文之后,老师问:文中哪些词你不理解?

学生一一说出,老师便带着大家查查词典、联系上下文逐个解决。

再读课文后,老师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成几段?每段都写了什么?

等学生议论纷纷之后,老师再给个评判。

低年级课后的识字,老师会问:这里有个新部首,你认识吗?这个字是什么结构?这个字怎么写?你能给它找个朋友(词组)吗?看看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在案例中,老师陷入了“机械发问”的误区。每当老师习惯性地提出上面类似的问题,整个教室便会呈现出精神涣散的局面。显而易见,学生对这些程式化的询问感到厌倦、乏味,对老师的指导并不接受,程式化导致了教学的低效率。

1.避免重复询问

在询问中,假如是出于某种合理的原因,比如,为了强调,那可以对已经讨论过的内容进行再问,否则是不必要的。比如,“他们应该为这次登山作些什么物资准备呢?”“他们应该带哪种食品呢?”许多人有这样一个误解,总以为沟通是一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只需要将预设好的问题依次解决。

2.避免追问

在进行询问设计的时候,人们心中往往会有一个标准答案,而且对方的回答往往是围绕那些标准答案而展开的。所以,为了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模式进行沟通,有的人在提出问题后喜欢对他人进行追问,直到标准答案出现为止。比如,“还有哪些与他们行为相类似?”“还有呢?”“对,还有吗?”“那么,那些登月的俄国人可以称为什么?”“非常正确。”很多时候,对方的一些回答是比较有趣的,而询问者却对其闻而不问,一直得到对方说出标准答案,这会使沟通失去了本来的生命活力。

3.错误使用非语言信号

在现实询问中,有些人错误地使用了一些非言语交流来对对方形成一种暗示。如:面部表情,用皱眉头来暗示“回答得不好”;姿势,使手指作响来暗示“讲快点”,用表示轻视的头部转动来暗示“这样简单的问题还胡乱回答,看你能答些什么”;非言语语调,用叹气来暗示“我从未期望你能作出正确回答”,用吸气来暗示“你的回答毫无意义”。一旦你皱眉,对方便会领悟到自己回答得不好,于是他就索性不回答了。

4.询问过多

许多人认为,没有询问或询问很少就是在灌输,从而把沟通过程中是否询问以及询问多少作为评价语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有的老师平均一节课要询问30多个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因为这些根本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问题数量太多,容易使课堂教学成为老师进行询问表演的舞台。

5.对学生进行反问

“最精湛的沟通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对方自己提出问题。”所以,当他人向老师提出问题时,我们不应对其进行反问。例如,学生:“他们手无寸铁,连一部卫星电话都没有吧?明知无力与大自然抵抗,为什么还要逞匹夫之勇呢?我想,他们在出发之前难道就没想过自己会遇难吗?”教师:“你说呢?”学生:“我不知道。”

6.使用不恰当语言

有的人在询问中常常使用一些不恰当语言,特别是模棱两可和讽刺的语言。例如,模棱两可的语言:“哦,我觉得这个答案或许更合适吧。”讽刺的语言:“好,看来他对登山运动了解不少,而事实是这样的吗?”

许多人设计的问题仅仅停留在知识、理解、应用和分析的水平上,而很少涉及综合评价性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他们会在大风雪中失踪呢?”“他们有没有足够的资金?”“他们登上山顶了吗?”这些问题根本不利于对方思维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