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74.古之善歌者有语
【原文】
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凡曲,止是一声清浊高下如萦缕耳①,字则有喉、唇、齿、舌等音不同。当使字字举本皆轻圆,悉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磊磈,此谓“声中无字”,古人谓之“如贯珠”②,今谓之“善过度”是也。如宫声字而曲合用商声③,则能转宫为商歌之,此“字中有声”也,善歌者谓之“内里声”。不善歌者,声无抑扬,谓之“念曲”;声无含韫④,谓之“叫曲”。
【注释】
①清浊:音乐的清音和浊音。
②如贯珠:比喻声音圆润、贯通。
③宫声字:中国传统的音乐中有五声音阶,又称为五声,是以五度的相生顺序排列,从宫音到羽音,为宫、商、角、徽、羽。
④含韫(yùn):含蓄。
【译文】
古时候擅长唱歌的人有一种说法,称“唱歌的时候应该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凡是歌曲,旨在清浊高下、曲折连贯的发声,字则有喉音、唇音、齿音、舌音等不同的发音部位。唱歌的时候应该让字字都发自本位而又可以轻松圆润,要全部都融入曲调当中,要让声音转换的地方没有障碍,这就是所谓的“声中无字”,古人也将其称为“如贯珠”,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善过度”。比如宫声的字而要使用商声的曲调,那么就能够转宫音而为商音歌唱,而这就是“字中有声”,擅长歌唱的人将其称为“内里声”。而不善于唱歌的人,声音没有抑扬顿挫之分,只能称为“念曲”;声音没有内涵,就称为“叫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