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法治:农村法律问题与案例解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美好生活实现的路途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梦伟大理想的一部分。没有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毕竟,强大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之实现,离不开中国乡村的富裕、民主、文明、和谐与美丽。这需要中国乡村的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定要进行适宜与系统的战略布局和规划。这种布局和规划,必然着眼于乡村社会的现代化、乡村经济的现代化、乡村文化的现代化、乡村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乡村治理的现代化,等等。这种乡村的一系列现代化目标的唯一指向,就是乡村美好生活的实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对新时代中的乡村人民群众来说,其日益增长的美好乡村生活需要,和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俨然成为了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种诠释。正确客观地面对和解决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一直以来能够不断掌握和运用科学实践方法的基本体现。社会矛盾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来解决,是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条基本经验。不顾矛盾的发展和停下来解决了矛盾再发展,都不是应该具备的发展思维和实践方式。同样,如何正确对待乡村发展与农业发展,是摆在美丽乡村建设者和农业领域专家学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农业和乡村,是两个具有深刻与紧密联系的范畴和领域。农业的生产离不开广大乡村,传统乡土中国描绘的是一幅农业社会的画卷,讲述的是中国农业社会的故事,凝结的也是中国农业社会的集体智慧,从乡土中国走向新时代乡村振兴,不是要改变和抛弃乡村的乡和土,而是要让乡土升级、乡村永驻,成为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积淀与接续乡愁的基本载体。乡村存在的基础在于农业,乡村存在的根本使命是让农业继续扎根,让农民继续安居乐业,让更多的群众心生向往,可以前来望山、看水、共享农家之乐。如果乡村不以农业的生产与发展作为主业,如果乡村放弃了农业这一祖业,如果乡村不能住得下人、引得进人、留得住人,并让他们在乡言农、在乡务农、在乡兴农,那么农业必将式微,乡村也必将凋零,那就再也不是一个可以记得住乡愁的乡村。农业和乡村,应该共同生长,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并促进农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因此,十九大报告在提出、规划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候,也强调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将农业和农村进行并列,并提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这不可谓不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生动体现,也不可谓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体现。毕竟,农业的现代化不能忽略农村,农村的现代化不能忽略农民,“三农”问题本身就是交织在一起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问题。新时代中,没有独立存在的农民问题,也没有割裂存在的农村问题,也没有不涉及农民和农村的农业问题。“三农”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农业问题,是一个农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作报告,并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时,用的是“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这样一个表述。

而在谈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习近平总书记用的却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样一个表述。必须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将农业和农村进行并列表述,并不代表农业的现代化推进和农村的现代化推进,是两个独立的推进领域。恰如我国制定有《农业法》却并不需要再行制定《农村法》,在《农业法》之中,把诸如“农民权益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容规定其中,既合乎事理,也合乎法理。即使农业和农村是两个独立的推进领域,最好的表述应该是协调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在协调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时,不使用协调推进这一表述,意在说明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时候,要特别突出农村现代化的推进。但这仅仅是说明农村现代化是农业整体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范畴,而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和范畴。也仅仅是说明,我们过去忽略了提出和推进农村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农业整体现代化的推进。突出强调农村现代化和农村优先发展,其实是要使得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能够得到整体提升,而不是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在日新月异,但是农村生活的现代化水平,却不能同步提升并相得益彰。

农村(乡村)不兴,农业也不会兴。农业兴,农村(乡村)方能真正地兴。农业之兴,不仅仅是生产(产业)型农业之兴,也是中国特色的生活型农业、社会型农业、文化型农业、生态型农业、休闲型农业、科技型农业等现代型农业形态之兴。只不过农业的发展和发达,最终还是要回到促进乡村振兴的轨道之中来。这样一个轨道,才是正轨,才是正道。我们发展农业,并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为了发展而发展,是要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促进乡村美好生活的实现,促进城市美好生活和乡村美好生活的和谐共生,满足生活在城乡之中的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各种需要。依靠农业来扶植农村局部地区脱贫,依靠农业来推动农村部分地区致富奔小康,继而依靠农业来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落脚点和重要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