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一)生平和著作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883年6月5日生于英国剑桥市。1902年,于伊顿公学毕业后,凯恩斯进入纽卡斯尔学院学习数学。为了准备参加文官考试,凯恩斯在剑桥大学第四学年开始学习经济学,听马歇尔讲课。1906年,他参加文官考试,进入英国政府印度事务部工作。1908年,凯恩斯离开政府机关回到剑桥大学,被聘为经济学讲师。1911年,经马歇尔推荐,任《经济学杂志》主编。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凯恩斯进入财政部工作。1919年,作为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会。不久,他辞去财政部职务,回到剑桥大学。凯恩斯还从事经商活动,从1921年起担任国民互助保险公司董事长。1942年,凯恩斯被封为勋爵。1944年7月,凯恩斯率领英国代表团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即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1946年3月,凯恩斯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第一次会议。1946年4月21日,凯恩斯病逝。
凯恩斯的论文、著作、小册子、短论、书信、报告、笔记、起草的建议等,已由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编辑成30卷的《凯恩斯全集》出版。
凯恩斯的代表作是1936年出版的《通论》。《通论》的出版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轰动。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把《通论》的出版称为“凯恩斯革命”。
(二)《通论》概述
凯恩斯的《通论》是为西方职业经济学家写的,晦涩难懂。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纷纷从事《通论》的诠释和通俗化工作。这类读物中影响较大的有罗宾逊的《就业理论引论》、汉森的《凯恩斯学说指南》、迪拉德的《凯恩斯经济学》等。
凯恩斯《通论》开宗明义的第一章解释了什么是通论。通论的意思是一般理论。在凯恩斯看来,迄今为止的正统经济学不是通论,不是一般理论,因为这种理论的假设只适用于特殊情况,而不适用于一般情况。凯恩斯认为,只有他自己的理论才是通论即一般理论。它不仅适用于特殊情况,而且适用于一般情况。凯恩斯所说的特殊情况,是指充分就业的情况。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充分就业只是各种就业情况中的特殊情况,非充分就业才是一般情况或正常情况。只有他自己的就业理论,才能既解释充分就业,又解释非充分就业。
凯恩斯《通论》的诠释者对通论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按照这一解释,《通论》之所以是通论,是因为它既能解释失业,又能解释通货膨胀。有的诠释者还说:“从凯恩斯著作的标题来看,‘一般’这个名词还联系到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意义。他的理论是关于整个经济体系的就业和产量变动的,这与传统理论大不相同,后者主要是(但不完全是)关于个别商业企业和个别行业的经济学。”
传统经济学把经济理论分成两个部分:经济学原理和货币学原理。前者又称价值理论,后者又称货币理论。凯恩斯不同意这种传统的二分法,他提出了新的二分法:一方面是单个行业或厂商理论以及既定数量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和报酬理论;另一方面是从整体上来看的产量和就业理论。他的这种二分法实际上接近于把经济学分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三)有效需求原理
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是就业理论,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按照凯恩斯的说明,资本主义未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中的需求是总需求,而不是个别企业或个别行业的需求。需求前面的有效二字是要表明,只有同总供给相等的总需求对实际就业量才是有效的。因此,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
凯恩斯强调预期在决定产量和价格中的作用。资本家在雇用一定数量工人进行生产时,要对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进行预期,全体资本家要对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进行预期。当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相等时,产量和就业量达到均衡状态,全体资本家预期的利润总量达到最大。因此,有效需求也就是全体资本家预期的总利润达到最大化时的总需求。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又是指投资等于储蓄时的总需求。总需求分为消费品需求和投资品需求。前者简称消费,后者简称投资。总需求等于收入。收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储蓄。因此,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收入减消费等于储蓄。总供给等于产量。产量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消费,另一部分用于投资。因此,产量等于消费加投资。产量减消费等于投资。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产量等于收入。由于从其中减消费等于储蓄,从其中减消费等于投资,因而投资等于储蓄。由此可见,有效需求既是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又是投资和储蓄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
总之,只有当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投资等于储蓄时,全体资本家预期的总利润达到最大,产量、收入、就业才达到均衡状态。只有这时的总需求才是有效需求。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企图说明,有效需求决定实际就业量,有效需求的大小决定就业水平的高低。由于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有效需求不足,造成非自愿失业,达不到充分就业,从而出现“富裕中的贫困”的矛盾现象。只有政府干预经济,刺激有效需求,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围绕这一核心逐步展开了就业通论的理论体系。
(四)就业通论概要
凯恩斯经济学的诠释者迪拉德对凯恩斯的就业通论以定理形式做了如下提要:
(1)总收入决定于总就业量。
(2)按照消费倾向,消费支出量决定于收入水平,从而决定于总就业量。
(3)总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由两个部分构成——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4)在均衡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因此,总供给超过消费有效需求的部分等于投资有效需求。
(5)在均衡时,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总需求决定于消费倾向和投资量。因此,就业量决定于总供给函数、消费倾向、投资量。
(6)总供给函数主要决定于供给的物质条件,它和消费倾向都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就业波动主要是由于投资量的关系。
(7)投资量决定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
(8)资本边际效率决定于预期利润收益和资本资产的重置成本。
(9)利率决定于货币数量和流动偏好状态。
迪拉德将就业通论的要点列示如下(见图1):
图1 就业通论要点
迪拉德对就业通论的诠释,有助于初学者把握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轮廓。
(五)消费倾向和乘数
凯恩斯认为,决定就业量的因素,也就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因素是以下几个基本心理因素: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流动偏好和心理上的资产未来收益预期。此外,还有货币数量。
消费倾向是凯恩斯所说的第一个基本心理因素。消费倾向指的是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函数关系,这种函数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函数。在论述消费倾向时,凯恩斯提出了第一个基本心理规律: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将增加自己的消费,但是,消费增加得没有收入增加得多。
凯恩斯把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总消费量与总收入量之比。平均消费倾向的数值取决于收支情况:入不敷出时,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收支相抵时,平均消费倾向等于1;收大于支时,平均消费倾向小于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一个单位收入时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例,而关于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根据凯恩斯的心理规律,消费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因此,边际消费倾向的数值大于0而小于1。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边际消费倾向也是递减的。
从收入减消费等于储蓄这一关系中,很容易引出储蓄倾向和消费倾向的关系。储蓄倾向指的是收入和储蓄的函数关系。储蓄倾向分为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量与收入量之比。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由于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因此,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是递增的。
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是互补的,二者之和永远等于1。
通过引进储蓄概念,凯恩斯又对自己的第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重新做了表述:当社会的实际收入增加时,社会的消费都不会按同一绝对量增加,因此,储蓄的绝对量必定增加。凯恩斯认为,经济制度的稳定,本质上取决于这一条基本心理规律的存在。
凯恩斯利用边际消费倾向概念建立了投资乘数理论。乘数概念是凯恩斯的学生卡恩首先提出的,他的乘数是就业乘数。按照卡恩的就业乘数,当净投资增加时,总就业增量将是初始就业量的一个倍数。凯恩斯接受了卡恩的乘数概念,提出了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表示投资增量和收入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的系数:当总投资增加时,收入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一个倍数。投资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就越大。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即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乘数是建立在消费倾向这一主观心理因素基础之上的。凯恩斯认为,乘数是公众心理倾向的函数。凯恩斯假设投资乘数等于就业乘数。他认为,只要边际消费倾向接近于1,投资的小量波动就会引起就业的大量波动,比较小的投资增量就会导致充分就业。
(六)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是凯恩斯所说的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基本心理因素之一。资本边际效率指的是预期的增加一个单位投资可以得到的利润率。凯恩斯认为,资本家是否增加投资,取决于预期的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超过它的供给价格(重置成本)的比率。凯恩斯对资本边际效率下的定义是:一项资本资产在它的寿命期限内预期的一系列年收入按某一贴现率折成的现值,正好等于这项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这一贴现率就是资本边际效率。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这部分是因为这类资本的供给增加会使预期收益下降,部分是因为这类资本的产量增加会使供给价格上升。前者在长期内起主要作用,后者在短期内起主要作用。
投资引诱是凯恩斯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按照凯恩斯的看法,只有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超过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继续投资才是有利可图的,才能对资本家产生投资引诱。投资引诱还可以用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之差来说明。资本家决定是否增加投资时,会对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二者进行比较。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利率时,资本家才会增加投资,直至资本边际效率等于利率为止。凯恩斯十分强调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这一基本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认为它对资本边际效率起决定性作用。他断言,大多数的投资决策,只是受一时血气的冲动、受一种油然自发的乐观情绪的驱使。资本边际效率的剧烈变动是对未来收益的预期这一基本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经济周期的实质就在于资本边际效率的剧烈波动。需求不足,主要是投资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主要是投资引诱不足,资本边际效率不高。因此,要增加就业,摆脱萧条,除了刺激私人投资外,国家应更多地担负起组织直接投资的责任。
(七)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
流动偏好,又译为灵活偏好,是凯恩斯所说的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基本心理因素之一。在凯恩斯经济学中,投资决定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利率决定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决定于中央银行,货币需求决定于流动偏好。所谓流动偏好,指的是公众愿意用货币形式持有收入和财富的欲望和心理。流动偏好起因于三种动机:(1)交易动机——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持有现金的愿望;(2)谨慎动机——为防止意外事故和抓住没有预见到的有利的购买机会而持有现金的愿望;(3)投机动机——为了抓住有利的投资机会而持有现金的愿望。凯恩斯认为,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流动偏好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大致取决于经济体系的一般经济活动和货币收入水平,对利率变动的反应不很灵敏。与此不同,出于投机动机的流动偏好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对利率的变动非常敏感,会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是收入的函数,出于投机动机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利率的函数。
在凯恩斯经济学中,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当中央银行供给的货币数量既定时,利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流动偏好的强弱;当流动偏好不变时,利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供给量的大小。
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的利息理论。传统经济学认为,如果储蓄超过投资,那么利率就会下降。利率下降,就会刺激投资。利率的完全伸缩性会使投资增量等于储蓄增量,从而会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凯恩斯认为,当人们减少消费来增加储蓄时,如果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没有变化,那么利率就不会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储蓄和投资的均衡必定导致就业和收入的下降。这时,只有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刺激投资,才能使就业和收入上升。但是,即使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也不一定能达到充分就业均衡。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大幅度增加后,公众在心理上对未来更感到难以预料,因而流动偏好变得更强。结果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使利率降低到某一水平,例如,降低到2%时,货币需求就会趋于无穷。货币当局增发多少货币,公众就会吸收多少货币,利率因此就不再下降。这就是“流动性陷阱”。再者,即使中央银行增发货币能降低利率,但是长期萧条如果使投资前景变得十分黯淡,那么也难以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
凯恩斯的结论是,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对增加就业有一定作用,但作用有限,最重要的政策还是财政政策。
(八)货币工资和价格
凯恩斯在说明自己的一般就业理论时,先假定货币工资和价格不变。后来他又取消货币工资和价格不变的假设,说明了货币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对就业和产量的影响。传统经济学认为,货币工资有伸缩性,存在失业时,货币工资会自动下降,失业将随之减少,直至恢复充分就业。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的这一观点。他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而不取决于货币工资。在取消了货币工资和价格不变的假设时,凯恩斯认为,货币工资会影响就业,这种影响是一种反作用,是通过几个基本心理因素发生作用的。
关于降低货币工资是否增加就业量的问题,凯恩斯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是预期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总和,只要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不变,有效需求也就不变。因此,降低货币工资并不直接趋向于增加就业量。只有提高消费倾向,提高资本边际效率或降低利率,降低货币工资才有增加就业的趋向。据此,凯恩斯不赞成传统经济学的弹性工资政策主张。他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以刚性货币工资政策为目标,要比弹性工资政策更方便。刚性货币工资政策的核心是:不是降低货币工资,而是实行“温和的”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以降低实际工资。
凯恩斯的价格理论研究了货币数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传统经济学把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分开,凯恩斯则把二者结合起来。传统经济学的价格理论认为,货币数量是价格水平的决定因素,货币数量的增加会直接影响价格水平。与此不同,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的增加不会直接影响价格水平,而是直接影响利率水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可以降低利率水平,利率水平的降低可以提高资本边际效率,鼓励资本家增加投资,投资的增加可以增加就业和收入,就业和收入的增加可以增加消费需求。结果是,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内的有效需求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可以刺激供给增加。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价格不一定随货币数量的增加发生同比例的变化。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货币数量和价格水平之间存在几种不同的情况。首先,当货币数量增加时,只要存在失业,价格水平就不会受任何影响。其次,货币数量增加后,一些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弹性变小,而另一些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弹性仍然很大,这时增加产量就会遇到“瓶颈”现象。这就很可能出现若干商品价格的急剧上涨,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最后,当达到充分就业的临界点时,增加货币供给就会影响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凯恩斯把这时的价格水平上涨称为“绝对通货膨胀”或“真正的通货膨胀”。关于长期内货币数量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凯恩斯认为这不是纯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历史结论问题。至于在极长期中的情况,凯恩斯认为价格水平总是呈上升趋势。
凯恩斯从价格理论中得出的实际结论是,当失业存在时,应增加货币数量来降低利率,增加有效需求,提高物价,以实现充分就业。但是,现代资本主义已不可能使利率降低到使大多数财富持有者不能接受的程度。因此,只采用货币政策,只实行适度的通货贬值,恐怕难以找到一条出路,重点还是要放在财政政策上。
(九)经济周期
凯恩斯认为,他自己的就业理论是通论,他的经济周期理论则是就业通论在经济周期方面的应用。要对经济周期做出完全的解释,他的就业通论中的每个因素都是需要的。特别是,消费倾向的波动、灵活偏好的波动以及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全都发生作用。但是,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是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凯恩斯从经济周期的繁荣后期的危机突然发生说起。在繁荣后期,投资者对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不是做理性的估计,而是做过于乐观的预期。当过度乐观、过度购买的市场上幻想破灭时,危机突然发生。从繁荣转入萧条时,许多资本的边际效率变得微不足道,甚至是负数。资本边际效率崩溃时常常连带出现利率上升,这使投资的下降更为严重。但是,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用利率上升解释经济危机,而是主张用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解释经济危机。
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所引出的实际结论是,在萧条阶段,降低利率有助于经济复苏,但是,仅靠纯货币的补救办法并不能解决问题,重要的还是财政手段。既然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而成为资本边际效率波动的根源的心理又不可能根本改变,因此,不能把决定当前投资总额的职责放在私人手中,而应当由中央当局审慎地加以控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