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老子及其道家学派的哲学思想
(一)绪言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是先秦时期的重要学术流派之一。为什么要把这一流派称为道家呢?“道家”这一名称,在先秦时期并不存在,它最早见于汉代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指》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被列为“九流十家”之一。汉代人所以把这一流派称为“道家”,是因为老、庄将“道”视为其哲学的基本范畴,并以“道”为核心来建构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肯定宇宙万物原于“道”,本于“道”,一切自然观、政治观、人生观以及艺术观念等,都是从“道”中推衍出来的。
道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除了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外,也有不可忽视的思想文化渊源。老子以“母”或“谷神”喻“道”,并将“天地根”说成“玄牝之门”,这同原始宗教的母神崇拜和女阴崇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可以说是将“母神”这个“形象思维的符号”升华为“道”这一“逻辑思维的符号”。老子作为一名史官,熟悉《易经》,继承和发展《易经》的“贵谦崇水”和对立转化的辩证法思想,是不言而喻的事。宋代邵雍称“老子得《易》之体”,可谓一语中的。在文体上,《老子》多采《诗经》韵文,在思想内容上也吸取了其无神论思想和“无为”思想(详见《王风·兔爰》和《陈风·泽陂》)。《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也可能与《尚书》“柔而立”(《皋陶谟》)、“燮友柔克”、“高明柔克”(《洪范》)的“贵柔”思想有着源与流的关系。这些说明,道家思想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以春秋以前的思想文化资料为前提。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山祖。老子死后,道家学派在“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代,也发生了分化。但是,由于老子以自隐无名为务,致使道家学说流传和分化的详细情况无明确的文献记载。我们只能依据《庄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等文献,把老子死后的道家分为关列派、杨朱派和庄周及其后学派等。所谓关列派,是指关尹、列御寇一派。《汉书·艺文志》将这一学派的理论特点说成“绝去礼学、兼弃仁义”,“独任清虚”。关尹是一位隐者,曾问学于老子,《吕氏春秋·不二》篇将他的学说概括为“关君贵清”,《庄子·天下》篇将其思想说成是“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列御寇,郑人,先于庄子,曾问学于关尹,《吕氏春秋·不二》篇指出:“子列子贵虚。”列子的“贵虚”之旨,实开庄学风气之先,是南方道家的先驱。杨朱,卫人,曾师事于老子(详见《庄子·寓言》)。杨朱在先秦影响很大,孟子曾指出:“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杨朱发挥老子“身重于物”的“厚生”思想,提倡“贵己”之说。什么是“贵己”之说呢?孟子解释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把杨朱说成是彻底的利己主义者是一种误解。《韩非子·显学》篇对杨朱“贵己”思想的解释,比较符合杨朱本义,他指出:杨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世主必从而礼之,贵其智而高其行,以为轻物贵生之士也”。这和《淮南子·氾论训》中所说的“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是一个意思。杨朱的“贵己”之说,是主张顺其自然、珍惜生命,拋弃一切功名利禄,不为外物所累。这虽是对老子的“身重于物”思想的一种极端发展,但他绝不是彻底的利己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