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20世纪90年代,城市旅游竞争力成为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外学者主要是将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从旅游感知、旅游营销、旅游环境管理等角度进行剖析;大多数国内学者借助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从旅游业发展各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

一、国外相关研究

Crouch和Ritchie(1994,1999,2000,2001)对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一个具有较强旅游竞争力的城市,应该能够吸引足够多的游客,满足游客需要,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核心旅游资源与产品、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城市管理等,强调地理、旅游、市场约束、行为混合、特殊事件、娱乐和上层建筑;辅助性因素和资源为强大的旅游部门提供必要基础,包括基础设施、可达性、便利资源。他们认为,从绝对的角度看,最富竞争力的目的地应获取最大成功,以长期经济繁荣为准绳来衡量目的地的竞争优势,最富竞争力的目的地可以最有效地为居民提供可持续福利。

外国学者对旅游竞争力的综合研究还包括各种竞争力模型,如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概念性模型、卡尔加里(Calgary)模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环境下市场竞争力决定因素图等。其中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概念性模型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分析模型,该模型是由长期致力于旅游竞争力研究的专家Ritchie和Crouch在1993年提出的国际旅游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修正和阶段性地更新构建出来的。该模型强调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并认为这种可持续竞争力是微观竞争环境和宏观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竞争力的因子不仅包括目的地的核心资源和吸引力因子,还包括目的地管理因子以及众多决定目的地质量和附加值的直接因素和支持因素等。这一模型为构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模型提供了参考。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将低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区分开,只是笼统地归于比较优势范畴,这样无异于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外延,缩小了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此外,该模型还存在着当前旅游竞争力模型的通病,即因子大多难以量化,不适合做量化分析。

Dieke认为城市通过满足各种旅游者的设施和服务,可以提高旅游发展的稳定性。这些设施和资源要比其他目的地在质量上可比、价格上具有竞争力。Brent(2005)认为,一个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应有能力扩大旅游收入,有能力在为到访游客提供令其满意而难忘的访问经历的同时,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访,有能力在实现上述能效的同时,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为后代维护好该地的旅游资产。

Kim(2000)构建了一个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其旅游产业竞争力模型包含了四个竞争力维度:主体、环境与资源是竞争力的首要来源;旅游政策、旅游规划、旅游管理、旅游投资与旅游税率以及价格是竞争力的第二来源;竞争力第三来源是旅游基础设施、接待体系以及资源吸引力、开放性与旅游人力资源;竞争力的第四来源是旅游需求、旅游就业、旅游业绩与旅游出口。这四个竞争力维度是旅游部门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

Ernie Heath(2003)建立了一个目的地旅游竞争力模型。他将模型类比为一座房子,有地基、水泥、石块和房顶:“地基”是竞争力基础,提供和管理关键吸引物(历史、旅游、气候、事件、娱乐等);从事基础工作(个人安全和健康问题);提供授权者(基础设施、管理能力);对“价值附加”资本化(位置、价值和旅游地联系);确保适当的便利设施(航空、住宿、分配渠道等);关注经验提升(好客、服务出色、可信经历)。“水泥”凝固和联系了竞争力的各方面,包括通畅且透明的沟通渠道,平衡直接和间接利益相关群体,信息管理、研究和预测。“石块”对旅游发展非常重要,包括持久的发展政策和框架(政策和立法框架、组织和金融框架、资源和能力、投资气候、持久环境等原则)、战略全局目标市场框架(目标远景和印象、竞争定位、目标市场/需求管理、革新市场战略、游客满意度管理)等。“房顶”,是关键驱动,是竞争力中“人”的部分,包括分享旅游规划,指导旅游从业原则,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开发等。Gomezel等人将De Keyser-Vanhove模型应用到斯洛文尼亚的旅游竞争力研究中,发现该地在自然、文化及人造旅游资源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而在管理能力和需求条件上劣势明显。

鉴于旅游业日渐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关键部分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于2007年3月首次公布了“旅行及观光竞争力指数”(The Travel and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Index,TTCI)。该指数从政策制度、环境质量、旅游安全、旅游基础设施、通信设施、旅游开放性、旅游人力资源、自然类旅游资源、人文类旅游资源、价格指数等1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年度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排名,研究拉动全球不同城市旅行及观光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指数,是评价旅游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可以用来概括性地评价与比较全球范围内不同城市的旅游发展水平和发展进程。该指数将旅游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及其他相关指标相结合,揭示旅游产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之间的平衡或不平衡;在评价旅游城市现实竞争力的同时,体现其未来发展潜能和趋势;不同城市的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出不同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旅游城市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同时又是城市发展的子系统。五个单项指数(旅游景气指数、旅游发展潜力指数、旅游吸引力指数、旅游行业支撑力指数和网络人气指数)相互联系,这种联系包括单项指数与综合指数之间的联系、单项指数与单项指数之间的联系。单项指数的衡量又需要指标对其加以落实,因此单项指数与特征指数之间又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旅游景气指数与旅游发展潜力指数,主要反映城市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包括对发展状态和发展潜力的衡量;旅游吸引力指数和旅游行业支撑力指数,关注旅游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支持力度,衡量一座城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的条件;网络人气指数,关注旅游者及社会公众对旅游城市的感知与体验,包括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的关注及对网络旅游信息丰富程度的衡量。

二、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对旅游竞争力的评价研究始于2000年前后,早期以定性研究为主,随着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提速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从定量角度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从影响目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各个维度,包括目的地环境、旅游产业、旅游设施、旅游资源和当地居民满意度等方面构建竞争力指标体系。杨森林、郭鲁芳、王莹(1996)出版的专著《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策略》,从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对竞争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以陈兆坤(2001)、李树民(2002)等为代表的学者,多数是从分析单个城市或城市整体的旅游竞争力出发,从理论上论述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现状及提升措施。但这些研究对旅游竞争力的概念仅从字面上进行理解,缺乏深度。

之后,我国大部分学者的旅游竞争力研究带有明显的波特国家竞争力理论特征。黎洁、赵西萍(1999)借鉴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和竞争阶段理论,对我国的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张明清、刘超(2000)借鉴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竞争理论对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所面临的竞争态势。缪婧晶、王劲松(2002)认为,除了传统的提供公共基础设施、目的地形象推广等领域外,政府干预在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加快旅游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旅游市场有效竞争方面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保继刚(2003)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对于评价城市旅游的现状和潜力,构建某一区域范围内的旅游地域系统,防止同质的无序竞争,优化资源、资金、人力配置,以及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成伟光、李志刚、简王华(2005)运用波特竞争力理论并结合旅游产业的自身特点,提出以旅游资源为内核形成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黄耀丽(2006)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在宏观层面由政府主导机制下的城市之间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它在时序上反映了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比其他城市具有更强、更为持续的旅游增长能力的动态过程。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借助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从市场表现、旅游资源、城市环境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龙江智(2010)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大小,从需求来看,取决于需求结构及其变化;从供给上看,取决于竞争要素的相对地位及其结构所决定的旅游地的相对优势。

此外,也有一些文献从不同角度对旅游竞争力进行其他阐释。曹宁等(2003,2004)认为,一个能够带来区域经济繁荣并且有利于城市整体发展,同时又能够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生活保障的旅游目的地,才是真正有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他们还提出了提升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需要关注的六个关键性问题:核心吸引物、基础性因素、支持性因素、发展性因素、资格性因素和管理创新。李万立(2005)认为中国旅游业发展中,旅游企业与国外相比“散、小、弱、差”,症结在于中国缺乏完备的旅游业产业链建设。刘维瑛、宋涛(2005)则提出在加入WTO 后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应从熟悉国际竞争规则、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信息化、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考虑如何提升目的地旅游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