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对土地生产效率的影响———以中关村丰台科技园为例
施昱年 田 甜 张秀智
一、前言
(一)产业集群与土地生产效率
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是产业集群的前提,只有当集聚的产业因为投入与产出的关联而出现成群发展的现象,才会形成产业集群注22,产业关联是产业集群的特征。注23产业关联的核心是主导产业,其串连产业关联与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集群的形成。注24产业区因外溢的外部经济以及企业间协作生产所达到的竞争优势而实现了“集中效率”,产业集中形态即为产业集群。注25因此,在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中,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会出现上、下游的协作发展,而技术或知识的外溢则带来了规模化之下的成本优势,并对外产生外部经济,而这些因素正是实现集中效率的关键。注26
过去文献的研究结论已经证实,产业集群能够帮助地方企业克服增长的局限性并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实现集中效率。生产效率理论的应用将集中效率转化为投入与产出概念注27,即产业集群通过产业规模化与技术、知识外溢,将提高集中效率,也就是提高每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能获得的边际产出注28,而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以及生产要素的载体,其对产业集群生产效率的影响至关重要。
重农学派始祖Quesnay以生产力的概念解释生产效率,指出“效率”的提升来自规模化与技术注29,它们使得投入的资源可以得到更有效率的使用,因而获得更高的产出。Charnes注30与Banker注31延续生产力的概念,进一步将生产效率区分为总体效率、技术效率、配置效率与规模效率,并发展出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使得生产效率与集中效率的含义更加趋同。近期研究,如Kim运用生产效率理论分析产业集群对生产力的影响。
过去研究产业集群的集中效率以及生产效率的国外文献多是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而隐含其中。反观国内针对产业集群进行生产效率分析的文献,如探讨高新区对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汽车产业集群的生产效率等注32,还未将土地视为投入要素,而单就土地生产效率进行研究的近期文献,以研究各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居多注33。另有部分文献将生产效率的概念应用到土地相关议题,陈竹等注34以建设用地转用面积对GDP的边际贡献,探讨农地非农化指标的转移以及转移后的政府补偿;谭荣注35通过土地价格回归模型探讨因农地征收价格偏低导致的农地过度非农化问题;金晓斌等注36运用DEA测算了土地整理的投入与产出关系。
综观国内针对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研究的文献,还未关注土地要素的生产效率;关于土地生产效率研究的文献,也没有以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因此,产业集群发展是否能够有效提高集群内外产业的土地生产效率,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城乡结合部产业园区产业与土地生产效率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有界的地理范围”,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而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的产业园区,触发了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动能。由于城乡结合部区域注37提供了产业园区发展所需要的土地空间,所以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会扩展到产业园区外围的城乡结合部注38,并促进城乡结合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理论上,产业园区与城乡结合部紧密相连,企业间彼此相邻的成本优势以及产业协作下的技术或知识外溢,应当有助于城乡结合部的产业集群发展,从而形成以城乡结合部土地空间为载体的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发展,促进集中效率的提高,而最终能够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但在中国,城乡结合部地区一般为利用农村集体土地兴办的乡(镇)村企业,或租用农村集体土地的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资本不能十分自由地投入农村集体土地上,同时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和交易还存在种种制度限制。因此,本文进一步关心的是,中国特有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是否会影响城乡结合部地区产业集群的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将针对产业园区及其周围的城乡结合部区域,实证以下三个议题:第一,产业园区内与城乡结合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对土地生产效率的影响——以中关村丰台科技园为例区外的土地生产效率是否存在差异?第二,城乡结合部地区产业集群内外的土地生产效率是否存在差异?第三,产业集群分工协作的形成是否能有效优化产业的土地、从业人员以及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以减少产业对土地资源的依赖?通过上述三个议题的实证,本文将据以探讨城乡结合部与产业园区的集群化共生关系对有效提升土地生产效率的作用和推动各产业减少对土地依赖程度的影响。
二、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与数据
(一)研究范围
本文选取北京市中关村丰台科技园(简称科技园)及其所坐落的丰台区为研究范围。丰台区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区,从企业分布来看,根据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34.0%的企业位于农村内,66.0%位于街道内,其中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约占全部企业的8.0%。丰台区依永定河划分为河东与河西地区,河东是丰台区主要的产业发展地区,企业家数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4.9%,其中雇用从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下的企业,占全区65.5%;河东地区户籍人口占全丰台区超过80.0%,其中农村人口占其户籍总人口的11.5%。因此,本文以河东地区为研究范围,区域内涵盖丰台科技园、城乡结合部区域以及南三环路以内的城市化地区。
具体来说,针对产业园区内外土地生产效率差异的分析,产业园区内的空间范围是丰台科技园,产业园区外的空间范围是河东地区扣除科技园的部分。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产业集群内外土地生产效率差异的分析,产业集群内的空间范围是根据施昱年等对丰台区城乡结合部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成果,分别是三个主导产业集群、一个主导产业集聚、二个非主导产业集群涉及的空间,同时还包括科技园空间范围;产业集群外的空间范围是河东地区扣除上述集群、集聚与科技园的部分。
产业范围方面,由于非营利行业不存在产业关联与集群的特性,本文在分析过程中予以删去,再挑选出园区内外以及集群内外共有的制造行业注39,因此,园区内外生产效率分析的行业共计22个注40,集群内外生产效率分析的行业共计17个注41。
(二)研究方法
过去文献的实证方法分别采用回归以及DEA。采用回归的方法能够探讨影响产出的因素,近期文献中,Rabellotti注42探讨墨西哥Guadalajara市制鞋业的产业集群集中效率,实证企业的家数以及规模是否显著影响产出;国内文献中,廖进中等、杨勇等用该方法研究各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采用DEA能够探讨各个集群的生产效率高低。近期文献中,Ren采用DEA探讨广东省材料产业集群的技术效率,实证影响技术效率的投入因素;国内部分文献用以探讨了产业集群的生产效率和土地的生产效率。刘传明等则同时采用了两个方法分析土地生产效率。
相对于回归方法,DEA不用事先假定产出与投入项的函数关系,就能够比较产业园区内外、产业集群内外的土地生产效率高低,因此本文选择以DEA为研究方法。根据Charnes所提出的线性规划模式,有一集合P,P有n个性质相同的产业(简称DMU),每个DMU(j=1,…,n)投入m项生产要素xi(i=1,…,m),得到s项产出yr(r=1,…,s)。在估计一个DMU0的效率值的情况下,该线性规划模式可写为:
max:h0=∑sr=1uryr0
subject to∑sr=1uryrj-∑mi=1vixij≤0(式1)
∑mi=1vixi0=1,-u≤-ε,-vi≤-ε
式1中,h0为被估计DMU的效率值,0≤h0≤1;yrj为第j个DMU的第r个产出项数量;xij为第j个DMU的第i个投入项数量;ur为第r个产出项权数;vi为第i个投入项权数;ε为非阿基米得常数即极小的正数,其目的是使所有ur、vi为正。
当产出项加权后的总和减去投入项加权后的总和为0,表示该DMU相对于其他共同比较的DMU实现了最高效率的生产。基于DEA方法的优点,本文运用DEA分析产业生产效率与土地生产效率。
(三)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的基础是丰台区河东地区城乡结合部产业已经出现集群,并且城乡结合部区域的产业与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园区内的产业存在产业关联。在研究思路上,首先针对河东地区科技园园区内外都有的制造行业,分别计算产业生产效率和土地生产效率;其次,针对集群内以及集群外都有的制造行业,分别计算其生产效率以及土地生产效率;最后,分析园区内外各制造行业的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差异,以及集群内外的各制造行业的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差异,以论证城乡结合部与产业园区的集群化共生发展对各制造行业减少对土地资源依赖的影响。
(四)数据来源
产业生产效率与土地生产效率的产出指标均为营业收入。在投入指标方面,产业生产效率为从业人员、资产与工业占地;土地生产效率为工业占地。数据来源为丰台区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
三、产业园区与集群内外产业土地生产效率分析
(一)产业园区内的平均产业生产效率和平均土地生产效率均优于园区外
在只考虑土地这一项生产因素的前提下,计算结果表明,园区内各个制造业的平均土地生产效率优于园区外。根据表1,园区内的平均土地生产效率是0.157,高于园区外的0.037,这说明园区的设置能够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同时,园区内的产业生产效率比园区外高出许多,两者的差距提高到0.186,这表明设置园区对产业生产效率产生正向提升的功能。在园区内与园区外产业已经发生产业关联的前提下,园区外产业效率为0.290,园区内提高到0.476,显示园区的设置能够有效地达成产业规模化与技术、知识的外溢,使得从业人员、资产以及土地的投入能够获得较大的营业收入。园区的设置不是只为了追求高的土地生产效率,而在于产业规模化与技术、知识外溢后能够提高集中效率,也就是产业生产效率,这更是设置园区的本质优势。
表1河东地区园区内外各产业生产效率分析
注:其中有达到效率为1的产业:a.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b.农副食品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c.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d.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分行业来看,在土地生产效率方面,园区内效率达到1的产业有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园区外效率最高的产业则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土地生产效率略低,为0.217。然而,园区内并非所有行业的土地生产效率均高于园区外,造纸及纸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则低于园区外,说明园区内并非所有行业的土地生产效率均高于园区外,仍有其他特殊因素,诸如政策优惠、产业生命周期等,使得园区内部分产业无法发挥园区内规模化与技术、知识外溢所带来的效率优势。在产业生产效率方面,同样的,园区内造纸及纸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产业生产效率也低于园区外,不同的是,园区内的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虽然土地生产效率高于园区外,但产业生产效率却较低,显示其从业人员及资本投入相对较多,生产要素利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产业集群内的平均产业生产效率和平均土地生产效率均优于集群外
如果仅考虑土地这一项生产因素,集群内各个制造业的平均土地生产效率也优于集群外。根据表2,集群内的平均土地生产效率是0.210,高于集群外的0.030,差距达到0.180。由于园区内外土地生产效率差距是0.120,因此,集群内外的差距高于园区内外,这也说明与园区共生发展的城乡结合部产业集群,也对提高土地生产效率起到作用。这样的现象也同样存在于产业生产效率,集群内各个制造业的平均产业生产效率同样优于集群外,同时,集群内外的平均产业生产效率差距达到0.309,相较于园区内外的差距0.186,高出了0.123。
表2河东地区集群内外各产业生产效率分析
注:其中效率为1的产业:a.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b.农副食品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c.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d.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从分行业来看,在土地生产效率方面,集群内外各行业之间的土地生产效率相差悬殊。集群内的各项行业中达到效率为1的行业是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集群外效率最高的行业则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然而其效率仅有0.101,两个行业相差较大。此外,集群内所有行业的土地生产效率均高于集群外相同行业,显示城乡结合部产业集群发展能够有效提升集群内每一个行业的土地生产效率。这样的现象也同样存在于产业生产效率,集群内仅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产业生产效率低于集群外。
(三)产业集群发展推动整体产业朝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
产业集群分工协作下,随着规模化与技术、知识外溢的发生,对产业利用生产要素的结构变化也起到作用。根据表3,在园区内部分,相对于产业生产效率为1的行业,园区内其他行业的资本投入量过大,平均而言超额投入4706.1万元,是园区外的17倍;在园区外部分,相对于产业生产效率为1的行业,园区外其他行业的工业占地过大,平均而言超额投入94944m2,是园区内的3.6倍。这一方面说明了园区的设置有助于产业优化土地利用,一方面也能够提高整体产业的资本投入量,使其朝向资本密集转型。这样的现象也同样存在于产业集群,在集群内部分,集群内产业在资本上的过量投入是集群外产业的17倍,然而,集群外产业工业占地的过量投入是集群内产业的13倍。
表3河东地区园区内外/集群内外各产业生产要素超额投入分析
四、结论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实证产业集群发展对产业生产效率以及土地生产效率的影响。此研究的意义,着眼于中国稀缺的土地资源及其生产效率,而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核心,大多位于城乡结合部地区,并与区域内产业形成产业集群的协作关系,然而区域内土地一般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基于农村集体土地开发利用的政策限制和乡镇企业的产权属性,这些因素可能影响集群对土地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以及影响产业对于土地资源消耗的依赖。因此,探讨中国产业集群是否具备提高产业及土地生产效率的作用,有助于未来产业园区设立、产业集群发展和土地政策的配套修订。
研究结果归纳为三点:第一,设置产业园区有助于提高其内部整体产业与土地的生产效率,符合产业集群发展下产业规模化与技术、知识外溢的理论效果,但从分行业来看,仍有部分行业的效率未能提升;第二,与园区共生发展的城乡结合部产业集群对整体产业平均的产业生产效率以及土地生产效率均能产生正向提升的功能,不仅如此,从分行业来看,其对提升每一个行业的土地生产效率均有成效;第三,产业集群发展能够推动整体产业朝向资本密集发展。
此研究结果所应当被重视的是,产业园区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其能够与周围城乡结合部企业共生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并提升集群内整体产业与土地的生产效率。这也说明,城乡结合部土地上的企业在区域产业协作分工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即使企业投资受到土地权属的限制,城乡结合部企业仍能够共享产业园区外溢的技术与知识,朝向规模化发展。因此,政府在规划园区与设置园区产业的同时,应当更加重视城乡结合部企业的活力与角色,以及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配置能力,以强化产业园区与城乡结合部共生发展的产业集群对产业及土地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然而,产业集群发展对不同行业的产业及土地生产效率的提升效果不同,因此,政府在规划园区与设置园区产业的同时,除了兼顾与该园区共同发展形成的集群外,还应重视集群发展下个别行业的土地生产效率及其对土地资源依赖的变化,针对不同行业进行引导与生产调整,以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目标,提升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