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日前,刘勇博士发来书稿并嘱我作序,我的思绪忽然回到了2005年。其时,他刚考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跟我读博士。每次见面都要谈谈他正在读的书、写的论文以及对相关专业问题的困惑与思考。短短的几次接触,我就发现这是一个满怀学术理想、勤奋上进的年轻人。
博士论文开题时,刘勇选择了“新时期报纸新闻文体发展史”作为自己的题目,说实话,我当时心里不太有底,担心他不能驾驭这样一个跨越新时期30年的选题。我从事了40多年新闻实务的研究,印象中,国内新闻学术界关于这个命题的研究并不深入,这是一个具有学术张力的研究命题,值得做,也应该做,但难度可想而知。后来的答辩会上,刘勇的论文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被评为当年复旦新闻学院的优秀博士论文。我在欣慰之余,也更加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学术能力与学术勇气。因此,我建议他继续在新闻文体领域扎下根,挖深井,研究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这本书是刘勇博士论文的升级版,也是他主持的教育部项目的最终成果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通览全书,我以为与当初的博士论文相比,这本书的逻辑更顺畅,内容更丰富。作者视野开阔,思路新颖,基于浓厚的问题意识与学术敏感,完全跳脱出传统新闻体裁研究的狭窄范畴,对1978—2008年报纸新闻文体的变革予以了全景展示。从研究理路与框架看,这本书拓展了新闻文体研究的新路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采取整合性研究思路和“问题式”路径,尝试以新闻文体的发展为经,以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为纬,将新闻文体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历时地考察新闻文体的实存状态和发展脉络,从中探寻新闻文体与社会生态环境、媒体竞争格局、新闻从业者的文体意识、学术界的对应性研究等诸多因素间的关联,努力打通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实务三大研究领域。
第二,着力从历史维度探讨新闻评奖机制与新闻文体的关系,同时选取10届“全国好新闻评选”(1979—1988)和19届“中国新闻奖”(1990—2008)中842件获奖作品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是目前为止涵盖获奖新闻作品最为全面的相关研究。
第三,从文体与人的关系命题出发,力图探寻记者群体和“名记者”个体在新时期文体发展进程中的特点与作用。这种研究路径在以往的同类研究中并不多见。同时,本书对于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不同文体特质的分析、“名记者”文体创新等方面的阐释都融入了新的思考,有些观点很有新意。
第四,以考察学术史的方式来反观新闻文体的发展和学术界的影响,实则立足“学”、“术”互动的角度,从对“术”的梳理中观测“学”的因素,从“学”的导向中反思“术”的变迁。将文体发展史与文体研究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中探寻新时期新闻文体的发展历程,并对相关文体观念、学术争论进行了再度评价与重新阐释。这些都是对新闻文体研究的一种新的探索。
当然,金无足赤。这本专著尚有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关于媒介技术(尤其是新媒体)对新闻文体的影响,本书涉及较少,我以为完全可以单列一章加以阐释。当然,我也相信刘博士在后续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中会有更加深入的阐释。
近年来,刘勇在新闻文体领域不断开拓,辛勤耕耘。我也欣喜地看到他日渐丰厚的学术成果:2009年,他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以“返观与阐释——新时期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研究(1978—2008)”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2013年,他又以“当代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史研究(1949—2012)”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此外,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十余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
作为刘勇的博士生导师,我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我相信,作为一位饱有学术理想和学术潜力的青年学者,刘勇的学术道路会越走越宽,我也期待他的下一部力作早日问世。
刘海贵(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新闻传播学科命题专家组组长。)
初稿于2014年8月6日
定稿于2015年7月
于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