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嬗变(1978-2008)(传播与社会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2000—2008年:根本诉求——新闻专业主义

2000年以后,中国报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一方面,报业集团化格局业已形成。如今,全国已有40家报业集团成立,其中包括2家中央级报业集团、25家省级报业集团、10家省会城市报业集团和3家计划单列城市报业集团。(注:参见张骏德:《序》,见刘海贵:《中国报业发展战略》,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另一方面,除了传统以专业性见长的报纸外,大量提供专业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深度整合、解读的新锐媒体、栏目更是层出不穷。譬如:

2001年1月1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创办《21世纪经济报道》,该报秉持“新闻创造价值”的理念,追求“与加入WTO的中国一起成长”。

2001年4月16日,强调“理性、建设性”的《经济观察报》创刊。

2001年7月20日,《华商报》深度报道小组成立。

2003年3月,《南方都市报》正式成立“深度小组”,同年4月,该报又推出“深度对话”,开始向全国化道路迈进。

2003年11月11日,由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大型城市日报《新京报》诞生,该报强调“负责报道一切”——“有责任报道一切新闻,追求新闻的终极价值和普世价值;更有责任对报道的新闻负一切责任,包括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文化责任和社会责任。”(注:《责任感使我们出类拔萃》,载《新京报》,2003-11-11。)

2004年11月15日,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广州日报、北京青年报三大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中国第一份市场化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创刊。该报努力践行的是“对时代负责”的理念——“作为一张主流大报,我们推崇商业的力量,关注商业力量的伟大进军,记录资本与财富的运动过程;但我们深知,尽管时代的标志是商业,但商业的精神决不只是时尚和金钱。”(注:《探求无尽的生命力》,载《第一财经日报》,2004-11-15。)

2004年12月9日,以“新闻锐利”与“眼光独到”为特质的《每日经济新闻报》创刊,其办报理念被浓缩为“专业、权威、实用、好看”。

…………

上述新创办的报纸和栏目,既突出行业层面的“专业”,也强调新闻操作层面的“专业”,后者更多地体现为“新闻专业主义”。其中,尤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报》等新兴财经类报纸的勃兴最具意义。这类报纸的基本特质在于:“其目标读者是与经济和市场紧密相关的参与者、操作者、管理者、研究者,其处理新闻与信息的方式更财经化,更注重其中涵盖着的利益、机会、趋势、方法,在注重故事、背景、观点三要素的同时,更敢于描述、提供自己的判断、分析与观测;其运作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更专业化、市场化。”(注:陆小华:《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182页,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在具体的文体实践中,新兴财经类报纸力求以新闻和财经双重视角审视经济新闻,讲求专业性和深度化,注重在报道中传达独家见识和前瞻性观点,同时,为了凸显“可读性”,通过“财经故事”将财经新闻进行“社会新闻化”处理。报道中还时时渗透“人文关怀”,用更职业化的方式告诉读者:经济不只是冷冰冰的“数据”,其背后蕴含着对每一个“经济人”利益的关注、需求的尊重和人性的观照。(注:参见刘勇:《试论新兴财经类报纸》,见中华传媒网,2008-01-27。)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闻人在文体实践中开始关注“怎么说”。《经济观察报》原首席记者迟宇宙就明确指出:“新闻有一个很要命的东西,就是很容易忽略文字本身的力量,我们现在的新闻作品,通常只是把一件事说清楚,而世界上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可以用几句话说清楚。说清楚不是最重要的,这只是前提,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要做的是把一个故事讲好。”(注: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217页,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这些都表明,报业的运作日趋规范化和职业化,传统的以“独家新闻”、可读性等为主的新闻竞争开始拓展为以独家信息、独立判断、独特形式等多内涵、全方位的竞争。从文体界面看,报纸之间的这种竞争则建立在恪守新闻专业主义和共同文体规范的基础之上。简言之,新闻文体正在走向“专业”。

(一)专业的文体理念日渐成为业界共识

专业的文体理念是以新闻专业主义为依托和指归的。“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是一种模式,即以职业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模式;它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即不同于政治权力和自由市场的一套理念和信念;它还是一套话语,阐述的是媒体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角色及专业操守。(注:参见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载《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71)。)2005年,一项关于上海与杭州两个城市新闻工作者的问卷调查也表明:“上海和杭州两地的新闻从业者不仅认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专业工作者,而且运用新闻专业主义逻辑评价自己的职业和工作。”(注:潘忠党、陈韬文:《中国改革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评价和工作满意度——两个城市的新闻从业者问卷调查》,载《中国传媒报告》,2005(1)。)

新闻专业主义基本理念的核心是强调报刊的独立、自由、超然于任何派别,且以“为社会大众传播新闻”为己任。落实到文体理念层面,传统的“文体意识”已经被更为广博的新闻专业主义所吸纳,“真实、客观、全面、公正”则正在成为媒体及其从业者的专业共识:“深度报道追求对新闻事实的深入挖掘和背景的深入解读,为读者提供丰富立体的信息,这是新闻的第一种深度。这种深度指向的是新闻报道的事实本身,也是我们对深度报道的最主要的理解。但在我看来,新闻还有另一种更为基本的‘深度’:对某一题材新闻价值的最大限度的深入挖掘,对客观、公正、平衡原则的较好体现,包括在文字表述上对新闻文字规范的坚守,如简洁、直接、有力等。这是我们做新闻本身的深度。”(注:李梁:《我们首先是新闻的“囚徒”——“客观报道”、“道德化”及其他》,见邓科:《南方周末:后台》(第一辑),119页,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二)文体实践遵循新闻写作的基本规范

2000年以来,新闻文体写作日益呈现出专业化与规范化的趋势:强调真实新鲜、注重准确简洁、提供新闻要素、交代新闻背景、使用直接引语、注明新闻来源等不仅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新闻作品的“常识性”追求,也成为衡量记者新闻报道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准。

2006年2月23日,《南方周末》头版刊发了一篇关于乡村女教师卖淫供弟弟读书的报道——《平时是天使周末是魔鬼》。由于文中涉及当事人太多隐私和若干敏感的地方利益,记者在报道中刻意隐去了多个新闻要素,譬如记者以“徐萍”作为主人公的化名,以“中国南方某省一条乡村公路旁的单层红瓦砖板房”来描述主人公的家。由此,引发了报社内部记者与编辑关于文体规范与伦理的争论,最终达成的共识也值得玩味:“5W俱全是好的而不是坏的,如果能做到肯定比做不到要好。即便在中国国情下,经过慎重权衡,选择5W不能俱全,我们也应该在报纸上显示我们竭力去靠近5W的努力。”(注:风端、郭楚淳:《匿名是一种“原罪”——关于匿名消息源的讨论》,见邓科:《南方周末:后台》(第一辑),173页,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这次由新闻一线的从业者自发组织的对于文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讨论,集中体现了新时期“新闻共同体”内部对于文体规范的尊重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