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历史名人与地名
有很多政区地名往往与历史名人相联系,并因名人而著名、而盛行、而远播。一般来说,凡与名人相牵的地名,背后都少不了传奇的故事。
许多地名与名人事业成功相连,或是与名人葬地相关,目的是突出名人纪念名人、敬仰名人。陕西的黄陵县,湖南的炎陵县、零陵区,河北的灵丘县,分别以黄帝陵、炎帝陵、舜帝陵、赵武灵王墓而得名。
河北高阳县,远古时为黄帝之孙颛顼(号高阳氏)的封地。河北唐县,“古唐侯国,尧初封于此”。山西夏县曾是夏禹始封之地,也是其建都之所。
有不少历史名人,史书有记载,文献有描述,民间有传说,因而有些地名就以他们的故事而盛名。山西稷山县,以后稷曾于此教民稼穑而得名。重庆奉节县,三国时,“蜀先主终,诸葛亮受遗诏于此……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故云奉节也”。湖北公安县的来历更有意思,东汉末左将军刘备镇守此地,因当时人称刘备为左公,故取“左公安营扎寨”之意命名为公安,此公安非彼公安,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公安机构之内涵大相径庭。
地名是一种文化,因而最直观与文化人产生关系,并由此而声名远扬。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苏轼)是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为“宋四家”之一。出于对其文学成就和人格的敬仰,其故乡被命名东坡。柳宗元亦官亦文,曾担任过柳州刺史, 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特别令柳州人骄傲的是,“柳州名垂于他郡,以子厚(柳宗元,字子厚)故也”。柳州古今名气这么大,离不开柳宗元,应该感谢柳宗元。明代王阳明(名守仁,因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早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因在此为官时提倡心学,“惟求得其心”,“知行合一”、“知行并进”,反对以“鞭挞绳缚,若待拘囚”的方法教育儿童等文化教育思想,影响较大,当地取“发扬光大王阳明所倡导的文教思想”之意命名为修文。
凡是为官一方,为老百姓办过好事、做过实事的,即使他离任或被贬官了,大家都不会忘记他,不仅地方志书上要为他留墨,而且有些地方还以命名新地名的办法将其铭刻在心,以示永远怀念。诸葛亮是一个既善于团结同事,又善于做少数民族同胞工作的人,他“七擒孟获”的故事闻名古今,特别是在南中地区(今云南、贵州及四川南部)有大量纪念诸葛亮功德的文化遗存。此外,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也很动人。公元221 年,刘备称汉帝之后,为稳定和扩大蜀国的疆土,诸葛亮下了不少功夫,特别是从四川盆地向东、向南、向西扩张,几乎都遇到地方部落的阻挠,为此他就多次与当地部落会盟,其中一次是在云南季嵩山位于四川眉山市东坡区三苏祠内的苏东坡雕像,眉山市至今仍有许多以“东坡”命名的街道及建筑山麓。这次会盟效果不错,影响深远,当地就称此处为嵩盟,后取谐音演变为嵩明。北宋时泰州一带常闹洪灾,当地商人姜二惠、姜锷父子在此率民众筑堰抗洪,颇得人心,后人将其所修筑的大堤命名姜堰,今姜堰市之名始于此。杭州西湖的苏堤、白堤也有类似的动人故事,只可惜始终未成为行政地名,居于西湖之名下。
重庆忠县之名始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 年)命名的忠州,寓“意怀忠信”之意。以忠为名,深刻反映了对上(君)竭心尽力、诚实负责的儒家传统思想。当然忠州之“忠”不仅立足于一般意义上,而且立足于两个既真实又感人的历史故事之上。《读史方舆纪要》等多部史书均提到,忠州以巴臣蔓子及巴郡守严颜并著忠列而名。蔓子的故事发生于西周时期,当时巴国有乱,国王派将军蔓子出使楚国求援,答应平乱后送给楚国三座城。楚王帮助巴国平乱之后,即派使者赴巴国索城,蔓子对使者说:“凭借楚国灵威,祸乱已消,当时诚心答应将城给楚国,现用我的头表示感谢,城是否就不给了?”于是拔剑自刎,以头授楚使。楚王看后感叹地说:“使吾得臣若巴蔓子,用城为何?”当即决定以上卿之礼葬蔓子之头,巴国也以上卿之礼葬了其身躯。严颜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刘璋派大将严颜镇守巴郡,被张飞击败擒获,张飞呵斥严颜:“我领大军都到了城下,你为什么还不赶快投降,竟然敢与我抗拒?”严颜说:“你们无礼侵夺我州,我州有的是不怕死的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大怒,令左右将严颜押出去砍头。严颜面不改色心不跳,大声说:“你要头便砍头,何必发怒?”张飞颇受感动,立即放了严颜,并以宾客之礼相待。这两个故事令忠州(今忠县)之名内涵更丰富、更深刻,命名依据更充分、更坚定,影响更久远、更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