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商务发展报告(201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江苏商贸在全国的位置

江苏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多年来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同时也位于外向型经济的第一方阵。江苏商贸与全国各省市的比较,尤其是与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发达省市的比较,有助于发掘江苏商贸活动的优势并找出与其他省市的差距。

一、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大幅领先其他省市,位居全国第一

多年来江苏引进外资无论是合同外资额还是实际利用外资额均居全国第一位。以合同外资额为例,2010年江苏合同利用外资568.33亿美元,2011年达到595.54亿美元,2012年有所下降,为571.41亿美元,而同期广东分别是251.7亿美元、348.55亿美元和354.46亿美元,居全国第二。上海与浙江紧随其后,分别列第三、第四位。而从增速来看,2012年上海吸引外资再创历史新高,实到外资增幅高出全国水平24.2个百分点,增速居东部各省市之首。上海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引资结构也进一步凸显,2012年上海市外商投资第三、二、一产业在实际利用外资中的比重分别为83.5%、16.4%和0.1%[1],服务业占利用外资的绝对主导地位,外资结构优于江苏等其他省市。江苏多地形成规模较大的外资产业集群,比如昆山和淮安的电子产业集群、南京的化工产业集群、常州及苏州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等。总体而言,江苏由于经济总量较大、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位置便利、科研水平较强等明显的区位优势,对外商直接投资有较大的吸引力。但引进外资规模大的同时,江苏吸引外资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外资大量进入江苏化工、纺织等高污染行业,对江苏环境恶化有难以估算的长期负面影响;劳动密集型制造行业由于劳动成本上升等因素,对外资的吸引力减弱,导致外资转移生产地等问题日益突出。推进创造以高科技产业和服务行业为主的引进外资环境、优化引进外资结构将成为江苏引进外资工作的重点。


注释

[1]参见姜煜:《2012年上海利用外资逆势创下历史新高》,见中国新闻网,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0,20121231266217636.html。

二、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位居全国第三,与前两名差距较小

全国范围内各省市普遍存在对外直接投资严重滞后于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沿海省市也不例外。从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来看,各省市普遍规模较小。2012年位居全国第一的广东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32.22亿美元,江苏排名第三,额度是29.23亿美元。本章数据如无特别注明,均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整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外企业处于较低估值等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利,近两年各省市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显著,尤其是并购占比明显提升。

三、进出口总额与广东相比差距较大,服务贸易占比较低

广东进出口总额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并与其他省份进出口总额始终保持较大差距。2012年广东外贸总额高达9839.47亿美元,同期江苏进出口总额为5480.93亿美元,居全国第二,但占广东外贸总额的比例仅为55.7%。上海、浙江位列江苏之后。目前我国外贸主要是以货物贸易为主,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据较大份额,服务贸易呈现逆差,贸易结构亟须优化。2012年服务贸易额统计显示,上海服务贸易总额达1515.6亿美元,广东位列第二,达1065.00亿美元,江苏为516.4亿美元,浙江为270.38亿美元。2012年沪粤江浙四省市服务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比例分别是34.7%、10.98%、9.42%和8.65%。从服务贸易额来看,沿海四省市中上海服务贸易额最大,同时占贸易总额的比例也最高,显示出外贸发展比其他省市转型更早的局面。

沿海省份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较好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优势,较早地承接了国际产业转移,其中尤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伴随国际产业转移而来的外资企业为江苏等沿海省市的外贸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据统计,上海的外资企业对本地外贸贡献率高达66.38%,江苏略低,达到65.28%,广东为58.06%。四地中最低的是浙江,外资企业对本地外贸贡献率为33.03%,远低于本土企业,显示了浙江民营企业的活力异常显著。

四、对外经济合作金额总量偏小,但存在较大上升空间

与外资、外贸相比,各省市对外经济的发展还普遍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由于各省市对外经济合作中普遍以对外承包工程为主,对外劳务合作仅占很小的比例,因此主要比较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广东依然占据了全国第一的位置,2012年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达到195.11亿美元,上海、江苏、浙江则分别为103.11亿美元、71.98亿美元和36.12亿美元,其中上海连续五年超百亿美元。江苏对外承包工程金额虽然总量不高,但增幅可观,2012年比2011年增长了12.1%。随着国家为企业和劳务人员“走出去”创造更多便利条件,江苏对外经济合作也将再上新台阶。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国第三,旅游外汇收入居全国第二

江苏不仅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总量较大,内需增长同样较快。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331.3亿元,在全国仅位于广东和山东之后,居第三位。这一发展水平和江苏较大的经济总量有直接关系。2012年江苏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二,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居京、津、沪之后,排全国第四,居民消费水平居全国第六,除了三大直辖市之外,浙江、广东分列第四、第五位。再看旅游市场,与其他省市相比,江苏旅游外汇收入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江苏较高的内贸水平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外部市场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外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需要更快地转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以内部市场的良性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