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新要求和新形势
我国生产力布局面临重大的变化。这主要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任务对生产力布局优化提出新的要求,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也为生产力布局准备了新的环境。
1.经济发展对生产力布局优化的新要求
第一,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城镇化战略的新要求。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可以看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的目的是通过各区域的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密度以及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经济、人口等的布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我国生产力布局优化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各区域根据本身的资源、区位等优势布局工业,按照产业链进行分工合作,最终实现共赢。二是加快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通过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三是各区域的工业布局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的生态脆弱区应该减少工业的分布。四是各区域应该根据不同的主体功能区类型布局不同发展方向的产业,以实现各区域的良好分工合作格局。五是强化经济发展中心区域的带动作用,突出区域间的联系,强调区域间根据自己的功能定位进行合作。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将对工业布局提出新的要求。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
城镇化战略是中国未来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的重要支撑性战略。在空间布局上要根据各地资源承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结合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和相关的土地规划,优化城市在国土空间上的布局。这就要求工业布局与城镇布局相统一,把优化开发区的城镇建设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把重点开发区的城镇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工业密集区,积极促进适宜在限制开发区发展的工业,把禁止开发区的工业向适宜其发展的地区转移。
第二,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对生产力布局优化的新要求。进入21世纪后,基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产业转移出现新的变化趋势。一是制造业链条正沿着由低附加值链条和部门向高附加值链条和部门的顺序持续地向低成本国家外移,由制造业的低端环节向上游的研发环节(研发的全球化)和下游的营销等服务业环节(以服务业外包、离岸外包为主要形式的服务业全球化)延展,服务业外包与服务业离岸外移一起,共同推动了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浪潮;二是产业转移由零散转为集聚式转移,产业集群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种变化将深刻地影响到中国未来经济的持续成长;三是产业转移受到产业模块化发展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模块化生产使产业链环节的分解和转移成为可能。纵观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产业转移已经不再是全部产业的空间位移,而是产业链的个别环节(如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的转移。四是国际产业转移进一步加速。这种态势的直接表现就是产业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加强。
这些新趋势对我国的生产力布局优化提出了新要求。一是东部地区要尽快把自己的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承接国际产业链的高端环节腾出空间,依靠低成本优势生产的低附加值的传统制造业不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地区就没有更多的土地、公共基础设施等条件来承接高附加值产业。二是我国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也不局限于单个企业的转移,也可以是集群式整体转移。三是企业开始按照价值链分工,调整优化生产区位布局,把一些与资源、劳动力参与度高的环节转移到中西部资源丰富、劳动力密集的地区,通过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合作实现共赢。四是我国产业转移速度随着国际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而加速。这就要求中西部地区尽快做好产业集群式整体转移的配套工作,以免错过产业转移的最佳时机,这就需要在中西部地区进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产业的发展,从而改变现存的空间格局。
第三,国际贸易和市场化程度加深对生产力布局优化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随着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将继续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将加快,需要优化沿海地区的工业布局以适应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资源价格改革逐渐深入,价格将更客观地反映资源的开发成本和稀缺程度。资源的远距离运输将加大对企业成本的影响,而且,随着东部工业密集区资源约束的逐渐增强,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压力逐渐增大,部分产业需要向其他地区转移。因此,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都对我国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出新的要求。一是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关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工业应该布局在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不仅在国内交通便利区布局工业,而且要多考虑与国际联系便利的区位。二是随着资源等产品由市场定价,东部一些资源、能源消耗大的产业应该向中西部资源能源产区迁移以降低产品成本。三是随着环境保护监管的增强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立,“污染者付费”将得以实现,企业将承担污染治理的费用。分散布局的工业企业迫于环境压力必须向工业园区集中,共享污染处理设施,分摊污染治理费用。
第四,低碳产业体系和绿色经济对工业布局优化的新要求。为了扭转我国经济增长的粗放性,改变经济增长表现出来的“三高”、“三低”(高投入、高污染、高速度;低效率、低循环、低层次),减弱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我国应该建立低碳产业体系和发展绿色经济。低碳产业体系主要应该紧紧把握低碳产业发展方向,抢占低碳产业制高点,从产业前端定位,积极培育低碳产业集群(新能源、节能减排、环境治理三位一体),鼓励低碳产业整合运营和低碳技术的系统集成,通过企业集群的整合能力带动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从而全面推进中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低碳产业体系和绿色经济同样对我国的生产力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一些污染严重、高耗能的企业将会被关、停、并、转,新的节能降耗技术将会被采用,落后产能将会被淘汰。二是进行产业整合,一些技术先进、能耗低、环保水平高的大企业将会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发展势头会更好,这些企业所在的地区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区。三是对于存在众多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高的企业的地区,国家应该出台一系列企业退出政策促使这些企业退出市场。四是随着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如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我国的工业布局也将发生相应的调整。
2.生产力布局优化面临的新形势
第一,“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对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影响也逐渐增强。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渐加快。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冲击较大,我国作为“世界工厂”遭受了重创。尽管各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应对金融危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世界经济出现了一定的复苏,我国对外贸易也逐渐走出了低谷,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必将是深远的。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并逐渐蔓延,我国与贸易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逐渐增多,我国外向型经济面临新的挑战,扩大内需将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东部地区在产业调整和升级中将一些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由于产业基础、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和人才缺乏,也将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
在“后危机时代”,东部地区外延扩张的机会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产业必须要进行结构的升级,走扩大内需、内涵式增长的路径。这对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至少三个方面的新要求:一是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二是要着力吸引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三是加快自主创新,在生产工艺和加工技术上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中西部地区则呈现出较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其对外经贸关系不像东部地区那么紧密,因而不像东部地区那样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但中西部地区能否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带,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也将不断融入国内外环境变化之中,面临从未有过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随着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我国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是必然的。东部地区将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继续保持在全国的率先发展。中西部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的转移,与东部地区形成合理的分工与合作,东西产业联动,空间布局合理,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形势。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东部发达省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工业综合竞争能力,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进行产业升级的同时鼓励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根据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深化产业内部分工协作和结构的优化调整,重点围绕支柱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改造所需要的技术,调整优化科研开发投入结构,加大新增技术创新投资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倾斜。鼓励跨国公司建立研发机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加重视消化吸收,重视二次开发和利用,加快具有领先优势和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推进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东部地区丧失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向更适合其发展的中西部转移。因此,东部地区产业的空间转移,不仅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而且也是其自身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改变传统粗放式工业化道路。通过加大科技投入,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提升工业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的地区,可以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其提供产业配套;另一种是在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应该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集约型和循环型工业,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些地区甚至要放弃工业,发展旅游业或者生态经济,民生问题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予以解决。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政府已经宣布: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注:参见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12/03/content12578797.htm。),这将对我国的工业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还没有规定各工业行业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标。我国过去只有能源消耗目标,例如我国提出的“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指标。虽然70%的二氧化碳排放都来自能源消耗,但毕竟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我们必须看到:完成这一指标的困难很大,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而优化工业布局是重要的途径。
第三,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面临资源环境压力的新形势。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为了更有效地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国家正在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用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导我国的经济布局。主体功能区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一种空间单元。(注: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划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视野》,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未来我国工业主要分布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必须按照要求发展有限的工业,禁止开发区不能布局工业;而现在分布在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工业必须转移至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不仅规划各个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规划未来的产业发展定位,优化开发区域要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效率、精加工和高附加值转变,适当扩大服务业、交通、城市居住、公共设施空间,扩大绿色生态空间;重点开发区域适度扩大制造业空间,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成为支撑未来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要求,我国生产力布局必将发生显著的变化。新的工业密集区将在重点开发区出现;优化开发区的生产力布局更趋合理;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将成为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或者生态涵养区,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突出,必须由以往的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低消耗、污染少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我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两型社会”建设必然改变工业的空间布局。位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的区域的工业需要关闭或迁移,进行产业的空间整合,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严格淘汰落后产能,为引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能耗低、排放达标的工业项目腾出空间。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区域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承接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的区域转移出来的工业,建立产业聚集区,这将是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区域。
3.新形势下生产力布局合理性的判断标准
对于生产力布局合理性的判断标准,目前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生产力布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力提高、生产要素流动、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人民福祉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很难建立一个评价标准将内涵全部容纳其中。二是由于生产力布局是由市场和政府共同作用下的生产力系统的动态变化的结果。影响生产力布局变化的因素纷繁复杂,包括资源、市场、生产、技术、政策等多个因素。生产力系统的动态性特征也加大了确定其合理性判断标准的难度。生产力布局理论作为生产力布局的理论依据,都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但是,随着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生产力布局及经济发展已经由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转向追求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产力是否合理的评价标准也应该与时俱进,融入最新的科学理念。
早在20世纪80—90年代,刘再兴教授就提出:区位论、地域分工论、空间投资论是生产力布局的三块理论基石。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布局成为整个经济布局的主导环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他产业布局的走势和格局。经济布局理论基础运用于工业布局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工业布局理论,其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的主要有“集聚论”与“消聚论”,空间推移理论和工业布局指向论。集聚论的主流思想是:生产的空间集中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基本要求。企业的空间集中,可以产生组合效应,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即形成相当大的成本优势,使这一区位优于其他区位。消聚论则认为:集聚的确可以产生效益,但集聚并不永远同效益成正比关系。集聚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导致因运输、电力、劳动力、用地、水源、原材料的短缺而提高生产要素的价格,从而提高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可能引起销售方面的问题,即成品极限运距内的需求趋于饱和,进一步扩张就要延长成品的运距和追加更多的运输支出;导致组织管理上的不利等等。综上所述,工业布局是集聚力与消聚力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过程,这个动态过程的根本动力是成本和收益的对比变化。由此推演出来的生产力布局合理性的判断标准是“适当集中、适度分散”。
工业布局指向论的主要思想是:由工业企业本身工艺上和技术经济上的特点而产生的指向性,是工业布局的重要依据之一。工业的指向很多,主要可分为原料指向、市场指向、原料和市场双重指向、劳动力指向、港口及交通运输枢纽指向、科技指向和集聚经济指向。工业布局指向的基本原理仍然体现了合理的生产力布局以追求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目前,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变化,影响生产力布局的因素也由以前的单因素或者双因素指向转变为多因素指向。工业的空间推移,主要是研究在大范围内,区域开发重点的空间转移的方向和趋势,探求较大尺度上调整空间布局的途径;处在不同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部门,在空间布局上主要的要求是不同的,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也存在差异。一般由劳动密集逐渐向资本密集和知识技术密集变化,产业呈现出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的趋势。无论是国际产业转移还是国内产业转移,其动力都是来自这种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落差。
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确定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性标准。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是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十一五”规划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优化生产力布局的目的,一是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二是优化生产力诸要素的空间分布,促进商品和要素在空间上有序流动,合理配置;三是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合理有序的区域分工;四是缓解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研究认为判断生产力布局合理性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此标准的内涵有三个要点:一是提高效率;二是实现平衡发展;三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个标准体现效率与公平兼顾;区域特色与东西联动共赢;人与自然和谐。
从下一章起,我们将分三次产业对我国的生产力布局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特点,提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