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原则与模式

1.优化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原则

第一,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原则。生产力布局模式应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率。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机制调节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呈现差异,市场发育程度同样存在差异。比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市场机制较为完善,而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发育程度相对较低,商品市场的自由流通不够顺畅,土地、技术、资本等要素市场还存在地区分割或分散。优化生产力布局应当把握市场导向的目标,区别对待全国各地区的市场发达程度,在市场发展较好、经济较发达地区调整现有生产力布局时,应注重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尊重市场经济行为各方主体的利益;而在市场机制欠发达、经济欠发达地区调整生产力布局时,尤其注重把握市场经济的规律和产业发展的规律,结合地区产业的特点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景,协调市场经济行为主体的各方利益。

我国过去强调政府干预对“市场失灵”的弥补,忽视甚至根本无视“政府失灵”,是造成我国生产力布局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应当明确政府在生产力布局中的职责,弥补“市场失灵”所在,注重“政府失败”之处。具体而言,在宏观布局上,本着效率原则,完善全国统一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向高效率的地区转移。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强化转移支付性质的税收制度,大幅度减少基于各种投资性支出的预算行为。在中观布局上,强化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程序,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充分发挥地价在城市规划中的自发调节作用。在微观布局上,减少政府对企业微观决策的干预,使企业真正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产业布局。

第二,生态效益与空间平等原则。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发展目标,要求不但要提高经济总量,而且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因此,生态效益原则要求在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生产力布局应当从环境资源禀赋出发,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资源地理分布差异的特点,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生态成本的最小化为目标,保持生态系统平衡。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的关系,不仅要求决策者和全民树立生态意识,而且国家也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和保护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空间平等原则首先要求经济与人口在一定空间趋于均衡。我国地域广阔,区域差异显著,资源分布不均,采用不同生产力布局模式的地区对生产要素的种类和数量、产业、人口数量的要求也各异。在资源匮乏地区,可选择增长极布局模式,要限制城镇建设、人口积聚,以避免经济发展与资源瓶颈之间的矛盾。同时,应注重创新产业形式,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转移,通过融入更大区域、在更大区域内整合自身实力而发展。在资源优势突出却又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地区,如西部地区则应在现有生产力布局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优势产业,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现有模式的升级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在现有经济较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已经完成从单一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开始向网络布局模式转变。“十一五”时期,我国提出要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对于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各自所承担的功能不一,各自发展的重点也不同。因此,新时期优化我国生产力布局应当把握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的差异性。

第三,开放发展与国际化原则。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注重开放条件下的全球化背景国际贸易原则对我国优化生产力布局具有特殊意义。国际贸易对国民经济的部门和地域结构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不断发展,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加深。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增强,就更需要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分析国内区域经济如何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我国的石化工业的布局,随着我国石化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石化工业的飞速发展,各种石化产品尤其是原油的进口量不断增加,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国内相当部分炼油、石化企业都依靠进口原油,因此在考虑石化工业的布局时必须注重开放条件下的全球化、国际贸易的背景。同样,我国目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由于需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石,所以开始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我国纺织、低端电子、机电产品受国外需求的影响越来越大,未来五年或者十年甚至更长远时期,这些行业的进一步调整方向应当是注重内需市场,因为我国这些行业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相反,随着国内市场的活跃,这些行业可能由沿海向内地转移。总而言之,当前优化我国生产力布局,必须考虑开放条件下的全球化背景国际贸易原则,外贸依存度大的行业应考虑向沿海布局。

2.生产力布局的三种模式

空间结构是实现优化生产力布局的落脚点。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原则和主体都是为实现这一空间结构。不同区域的生产力布局模式也不相同,同一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生产力布局模式也不一样。关于区域生产力空间布局模式,理论界对此的说法不一。但大多数学者认同区域生产力布局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

一是增长极布局模式。增长极模式是区域生产力扩散的基本模式。增长极的概念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于1950年提出。增长极包含两层含义:产业增长极和空间增长极。空间意义上的增长极通常就是发展条件较好、产业综合优势比较突出、区位条件明显、投资环境较为优越、发展潜力巨大,并有望在短期内迅速崛起的点状区域,如城市、资源富集区、工业区、经济特区等。在对某一区域进行开发时,有计划地在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实力较强、生产要素较为集中的中心城市等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地区形成启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并通过增长极自身的迅速成长及产生的乘数效应,辐射周边地区,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这种生产力布局与扩散模式即增长极模式。增长极模式主要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是生产力布局的最初形式,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高级化,将逐渐被点轴模式和网络布局模式所取代。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增长极模式中的增长极都具有层次性。同一区域内部的增长极可以根据其集聚、辐射功能、经济实力等划分为若干级,如一级增长极、二级增长极,甚至更多。但同一区域内的一级增长极一般只有一个。这些增长极的级别一般与城市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布局等有较大关联性。

二是点轴布局模式。点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过程看,产业特别是工业一般都先集中于少数点即增长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业点逐渐增多,点与点之间适应经济要素联系需要,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成,形成经济轴线布局。点轴模式主要适用于发展中或发达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将被网络布局模式取代。经济轴线也具有层次性。点轴布局模式中的点可以是具有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城市、城镇、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等。轴线既可以是流域、海岸等自然轴线,也可以是铁路、高速公路、公路轴、边界轴等人文轴线。经济轴线的层次性主要是由它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决定的。影响范围广、影响力强则为主要经济轴线或称为一级经济轴线,次之则为二级经济轴线。

三是网络布局模式。区域生产力网络布局模式中的网络是指一定区域内增长极与增长极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经济轴线与轴线之间按照一定的经济技术规律经纬交织而发展成的点、线、面统一体。主要包括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网、通讯网等。随着区域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和技术扩散,便会有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进而产生新的点轴模式。新旧点轴不断扩散和经纬交织,形成经济网络体系,即形成生产力网络布局模式。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类型区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同,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模式就不可能完全一致。区域内部性和外部性的相互转化是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升级与转化的动力。区域的内部性是由内部的生产力诸要素决定的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区域发展水平等交汇而成的基本特征。区域外部性是相对于区域内部性而言的,存在于区域之外,但又可以看作是更大区域的内部性。区域外部性内部化是区域的外部性对内部性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从而使区域内部性发生变化的过程。表现为:在开放区域之间,某些优于区域内部性的外部性要素由区域外向区域内渗透和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相对落后区域生产力布局,促使区域要素配置、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镇结构等方面引起一系列波及效应并发生积极变化,进而推动生产力布局模式的升级。同样区域内部性外部化是区域的内部性相对于外部性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从而使区域外部性发生变化的过程,进而使本区域外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发生变化,同时也推动着生产力布局模式的变化。

3.生产力布局的模式选择

优化生产力布局的空间载体以城市为主。在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战略背景下,我们应当将优化生产力布局的模式与城市化紧密结合。

对于任何一个地区而言,地区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的。优化生产力布局与工业化、城市化密不可分。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应当是协调同步的。但对于我国而言,理论界认为我国是处于重化工业化阶段,但城市化尚处于由起步向快速发展转变的阶段。2007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44.9%,工业化率为48.6%。因此理论界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当前我国优化生产力布局时应当注重城市化与生产力布局的相关性,争取把优化生产力布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度相协调。

城市化与生产力布局关系密切。城市化导致生产要素的集聚,促进生产力布局空间的扩大。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调整和优化。一般说来,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时,生产要素都有向区内最有利的区位集中的趋势,这就是生产力布局的极化效应。这一时期生产力布局的空间结构一般为增长极模式。随着增长极经济能量的积累、经济实力的增长,便会向周围辐射其经济能量,这种经济能量的辐射,实际上就是沿着交通线路进行扩散。当增长极发展到成熟时期,扩散效应便会逐渐占主导地位。这时生产力空间结构就会由单一增长极向轴线模式转换,形成以这一干线为轴线的产业密集带和城市带。当区域生产力水平发展到高级阶段即工业化后期,此时的城市化水平随之提高,生产力布局的空间结构将相应地由轴线模式向网络转换,形成由若干等级不同的轴线和多层次的增长中心所组成的网络型的生产力空间结构模式。区域生产力布局由增长极模式向轴线模式再向网络模式过渡,往往相伴有“工业重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渐变演进,这就是区域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

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把城市化发展简单等同于城市的建设、城市的规划,甚至是热衷于建筑物的增加,或者仅注重城市空间面积的扩大而忽视产业结构的优化布局,致使城市“产业空心化”或产业结构过于雷同。未来我国生产力布局应当分析城市的要素禀赋基础、产业发展基础、经济发展条件,从而形成合理和可行的生产力布局。同时,对于当前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应当结合城市发展的潜力和前景,综合考虑生产力布局的进一步优化。总之,优化生产力布局应当正确把握城市化和生产力布局之间的相互关系。

首先,我国生产力布局应选择多层次的增长极模式。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我国尚不具备网络布局模式的经济基础。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规律显示网络布局模式是较发达的生产力布局模式。有人认为可以选择点轴模式。选择点轴模式的首要问题就是关于轴线的选择,而在我国若是选择交通轴线作为点轴模式所要求的轴线,仍然无法解释当前生产力布局的现状,比如京九线沿线,江西的经济发展状况并未随着京九线的开通而出现预期的腾飞,相反,较之京九线开通之前,江西省的人口流出更频繁,矿产资源的外运更明显。另外,关于轴线长度的确定,当前理论界或者现实中并不存在一致的看法,“轴线”的确定更多地受影响于“点”(或者说增长极)的辐射。因此,我们认为,生产力布局的空间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采用多层级的增长极布局的模式更符合我国的现状,也更加符合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

其次,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模式应以增长极模式为重点,辅以点轴和网络模式。如前所述,生产力布局的空间模式主要是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布局模式。其中点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延伸。我国地域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异质性。即使是细化到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个细分单元内部生产力发展也存在较大异质性。显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表明我国并没有达到生产力网络布局模式这一高级阶段。但若选择轴线分布,并不能详尽而又准确地分析优化生产力布局,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关于轴线的选择,交通轴线并不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唯一因素,那么除了交通轴线相对较客观外,并无其他的轴线可确定。二是即使存在某些地理特征或者自然带,但当前生产力的布局更多地受影响于市场潜力大小、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大小、产业结构等因素。

最后,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模式选择要以加快区域传递为目标。区域传递是区域内部性与外部性相互转化的基本形式。由于区域传递波及效应的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间生产力诸要素相互影响、波及,当这种影响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发生变化。区域传递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二是产品互补式区域传递,三是产业互补式传递,四是城镇功能互补式传递。四种类型的区域传递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资源互补是区域传递的初级形式,点轴模式通常由此产生。资源互补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产品互补,进而引发区域传递的高级形式—产业互补和城镇互补。生产力布局模式也在区域传递形式的升级中得到调整和升级。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我国自“十一五”以来,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这些对我国工业空间布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