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基础

1.要素禀赋基础

要素禀赋主要指依附于一定地域空间而存在的资源禀赋,缺乏可流动性,是经济活动可资利用的基础要素,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自然基础。自然资源基础主要包括地区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区所拥有的区位条件。要素禀赋基础是优化生产力布局首先要把握的基础。对于任何行业或者产业的布局,都离不开当地的要素禀赋。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模型就明确提出,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应当专业化生产本地要素丰裕度高的产品并予以出口,进口本国要素稀缺的产品,从而改善本国或本地区的贸易条件,获取贸易利得。在优化生产力布局时,我们必须切实分析一个地区的资源要素禀赋条件。

以电力行业为例,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但煤炭蕴藏量非常大,山西和内蒙古的煤炭蕴藏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位,因此其火力发电非常发达;西北地区水力和煤炭资源都非常丰富。甘肃和青海两省黄河上游的水力开发条件十分优越,陕西和宁夏的煤炭蕴藏量丰富,为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创造有利条件;西南地区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四川、云南、贵州三个省份在2007年水力发电量分别位列全国第二、三、四位。因此电力行业布局应充分把握当地的要素禀赋基础。另外,农业生产力布局同样需要重点考虑要素禀赋基础。相对于其他的产业,农业对自然条件、气候等要求更特殊。如前所述,我国谷物生产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非常小,主要由于谷物生产对气候、水资源等自然因素要求较高,与制造业的布局有很大不同。总之,对于任何地区而言,优化生产力布局首先必须分析该地区的要素禀赋基础。

2.产业发展基础

区域产业发育程度可以以三次产业结构为主要标志。选择三次产业产值比例、从业人员比例来衡量区域产业发育程度。产业发育程度较低的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占三次产业的比重极高,而工业很不发达,多处于萌芽阶段。随着经济发展,产业发育到一定水平时,工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就会凸显出来,农业占三次产业的比重下降,而工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工业从业人数也会激增。产业发育较成熟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将占据首位,吸纳就业人数也是最多的。在产业发育水平较低的地区,区域传递形式也只是初级的资源互补、产品互补传递,生产力布局模式也多为与之相对应的较为初级的模式。而在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区域传递形式则多为高级的产业互补传递和城镇功能互补式传递,生产力布局模式则为对应的较为高级的模式。因而,区域产业发育程度是优化生产力布局时应当考虑的直接影响因素。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较大,因此在考虑优化生产力布局时,应当把握地区间产业基础条件的差别。在分析地区产业基础条件时,我们选择四大区域的产业结构为分析对象,因为四大区域格局大体上能够描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四大区域的划分不仅因为地缘因素,而且因为四大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程度等具有相似性。2007年,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1.46%和41.65%,高于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如表2—1所示。产业结构将影响未来的生产力布局。如东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钢铁、石化行业的发展基础好,区位条件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基础好,空间大。因此,在优化生产力布局时,东部地区应重点考虑装备制造、钢铁、石化、生产性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中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较好,如新疆的种植业、湖南的有色金属冶炼、四川的旅游业、内蒙和山西的煤炭业等等,这些产业是优化生产力布局时应当重点分析的产业基础条件。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对于农业布局,应当注重分析地区农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注重与生态结合。当前对农业布局的关注程度严重不足,有关农业生产力布局的研究很少,这种忽视造成很多基本农田保护区和优良农田被占用,既妨碍了农业基础作用的发挥,又不利于总体生态环境的维持。依据产业功能适宜性分区,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布局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对于制造业布局,当前我国正处在高速工业化时期,制造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制造业行业布局是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内容。当前制造业布局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密”与“过疏”的问题、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问题等等。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制造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我们必须切实分析当前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前景,优化制造业的布局,提升竞争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代表着生产力的新生力量。很多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都超过60%。我国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达50%以上(2007年上海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52.6%,北京为72.1%)。服务业的合理布局对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3.经济发展基础

我们衡量经济发展条件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主要指标,具体可由人均GDP、城镇化率、工业化所处阶段等指标来衡量。实际测算中,可以以人均GDP为标准,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分为落后地区、发展中地区和发达地区。也可以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提出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按汇率换算为1970年美元价格计算,将工业化分为初期(人均GDP280~560美元)、中期(人均GDP560~1120美元)和成熟期(人均GDP1120~2100美元),并由该区域所处工业化阶段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如表2—2所示。

区域经济成熟度从总体上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对于发达地区,或处于工业化中高级阶段的地区,尽管未必一定采用生产力布局的高级模式,但对于区域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区,采用较高级别的生产力布局模式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区域经济成熟度是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资料来源:陈佳贵、钟宏武:《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阶段性特征》,载 《开发研究》,2007(1)。

因此,优化生产力布局时应当把握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确定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调整生产力布局的思路和重点,从而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如东部地区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经济发展条件较好,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多个经济增长极,长三角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后半阶段,珠三角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前半阶段,已经形成多级增长中心的格局。未来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应当重点考虑如何整合现有增长极的各种资源和优势条件,促进现有增长极的进一步发展,并向更高级的生产力布局模式升级,如由增长极模式向网络布局模式的升级。从表2—2可以看出,东北、中部、西部地区所处的工业化阶段落后于东部,如何优化现有的增长极、进一步培育新的增长极,都决定着我国未来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性。总之,地区经济发展条件是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十分重要的基础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