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现代化与文明转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本特征

经过哈勃、摩尔、斯帕格林(G.Spaargaren)、舒恩菲(D.A.Sonnenfeld)、杨(S.Young)等学者的不断阐述,生态现代化理论大致明确了以下一些基本观点:一是科技水平的发展是实现绿色环境变革的核心支持,经济和市场动力所激发的工业创新能够促进环境保护;二是环境问题并不能被单纯地理解为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它理应也是一次发展的机会,污染减排塑造环保形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经济的竞争力;三是预防原则的广泛应用,转变单纯末端治理的局限,降低经济发展的总体成本,促进生产消费的结构性变化;四是管理策略的精化,建立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的环境管理模式,通过环境事务重要性的强化来化解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五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协调,建立绿色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如何给生态现代化理论贴上一个可以揭示其本质属性的标签,目前似乎还没有一致的观点,即使是在该理论阵营的内部也还是如此。摩尔的观点承袭了哈勃的社会转型论,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其主旨在于研究社会和制度的转型。而杨则将生态现代化理论看作指导企业发展的理论,旨在为企业发展提供根本战略和策略工具,是企业修正性发展可采取的一种长期视角。科恩(M.Cohen)则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是一组“原则”集合,包括了“超工业化”原则、政府管理原则、综合治理污染原则、预防原则、环境责任制度化原则、决策网络化原则等等。注57

为了促进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理解和把握,笔者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该理论的如下基本特征:

一是确认环境问题的客观性。生态现代化理论主张直面环境问题的客观存在,严肃对待环境恶化的威胁,反对对环境问题的忽视、解构和质疑等种种观点,认为需要采取积极行动促进社会与环境关系的协调。

二是对现代化前景的乐观性。生态现代化理论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未来发展总是抱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它认为环境因素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之间不存在决然对立的关系。环境问题并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还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与政治经济学、风险社会理论等对于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看法有差异。

三是理论建构的反思性。在一定程度上,与风险社会理论一样,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对现代化实践进行反思的产物。它主张反思个体与社会的发展关系以及由新的信息和知识诱导发生的信念、理想和社会实践,重新定位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必须在反思的基础上恰当而有效地调整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合理结构,例如环境治理结构、产业发展结构、政治参与结构、技术创新结构等等,并激发其解决环境问题的潜能。

四是分析策略的选择性。生态现代化理论并非一般性地讨论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不对社会系统持一般性的静态的看法。它倾向于从动态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系统,倾向于在研究中发现和总结环境保护的最佳实践,并阐述其可能推广的路径。当然,这样一种研究策略也遭到批评,被认为以点盖面、盲目乐观。

五是政策主张的改良性。生态现代化理论反对根本性的、激烈的社会变革,主张因势利导、逐步改良。它基本上是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并认为资本主义不是僵化不变的,可以通过改良和必要的修饰整理迈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绿色资本主义”。

六是研究目的的应用性。在一定程度上,生态现代化理论并非是纯学术的理论,甚至也不以理论自身的周密完善为目标,而是以创造和引导环境政策和环境治理实践为重要目的。在此意义上,该理论是具有行动主义取向的。其重要代表人物摩尔,可以说就是更多地充当了一个政策分析师的角色。生态现代化理论坚持认为政府和企业理应积极利用有关环境的知识和技术转变社会产品和制度安排,并着重推进和实施处于制度发展核心位置的环境政策的改变。

七是意识形态上的新自由主义属性。生态现代化理论对于国家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并没有给予过多强调,相反却突出强调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绿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市场是远比国家更有效的解决环境问题的主体。市场利用竞争、资本投入等手段对于经济的绿化更为有用,而国家的角色不过是提供一种应用环境友好的政策和技术的内部结构、激励以及自我规范。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