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工业的做法与举措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视发掘与培育核心竞争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以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打造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实现了西部地区经济较快的发展,同时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了新水平。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西部地区受空间环境、开发历史、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工业总体上偏重于发展采掘业等重化工业,不但产业链靠前、附加值低、吸收就业能力有限,而且产生了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注53但西部大开发以来,以信息、生物技术等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了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理念与模式的现代化创新。
第一,坚持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信息经济的发展能给工业经济注入强大的活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是衡量国民经济工业化水平一个主导因素。通过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主体——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提高产品档次,进一步扩大传统产业的利润来源,使之成为西部地区进行知识、资本积累的平台。因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刺激政策,以信息和技术为动力,将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引进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牵领工业化朝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以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最大的四川省为例,2011年四川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首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11.9亿美元,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3 000亿元,达到3 292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已经被四川省赋予了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的“一号工程”、两大塔尖产业之一的使命,担当着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重任。注54
第二,坚持走循环经济引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为了解决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对资源、能源、生态和环境的掠夺性利用问题,西部地区以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理念引领工业化进程,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11年,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万元增加值能源消耗为1.26吨标准煤,比2006年下降了30.5%,连续六年下降。同期,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万元增加值电耗为1 159.6千瓦时/万元,比2006年下降了29.5%。
第三,坚持走产业集群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产业集群化能够催化和推动工业化进程,增强组织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打造企业品牌,从而提高产业竞争优势和区域竞争力。西部地区政府制定了政策规范和科学规划,合理确立了各个省(区、市)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定位,立足区位特点,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如四川德阳的重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关中地区的煤化工产业集群、成都地区的制鞋产业集群、重庆的摩托车产业集群、四川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等,这些产业集群都正在快速发展,同时也引导和带动了产业集群在西部的繁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注55
同时,西部地区政府立足当地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吸引了一批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大企业落户本地,形成产业集群的核点,鼓励西部本地企业为外资生产配套产品加入其生产协作网络,打造“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良好招商发展模式。以四川省为例,当地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已经吸引了英特尔、摩托罗拉等著名企业投资成都,促使京东方、惠普、富士康等企业落户重庆。注56
作为产业集群的倡导者,政府在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招商引资中严格控制污染项目,设立了对产业发展的环保指标要求,积极创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软硬环境,如构建产业聚集平台(如工业园区、开发区等)、专业市场和要素市场等硬件设施,以及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金融、保险、法律等方面的软件服务,培育以诚实和信赖为精髓的集群文化。
(二)重视发掘与培育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区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西部地区独有的自然资源特色、人文资源特色、旅游资源特色、农业与生物资源特色等要素资源禀赋是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基础, 形成了发展特色工业经济的资源基础和依托。在政府有力的扶持下, 西部特色工业的发展建立在高起点、高标准上,确保西部工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核心竞争力。注57
第一,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西部矿产资源的相对优势及与其他产业之间的高度关联性,决定了西部传统的重工业产业仍旧是主体。西部地区在发展生态工业的过程中保留和发展了能够形成规模优势、实现清洁生产的大型重工业基地,注重生产技术的生态化改造,逐步加大对生产“高、精、尖”产品的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投资,培育了一批大型优质企业。这些方面建设取得的成就,大大提升了西部地区的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业蓬勃发展,能源及化学工业、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业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地位。2010年,广西氧化铝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甘肃金昌镍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新疆、青海、陕甘宁、川渝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2010年,西部地区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55个,批复新增煤矿生产能力1 680万吨/年,核准火电建设规模1 437万千瓦。此外,水电、风电以及核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取得突破。西部地区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了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德阳重大电力装备及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生产基地,西安、重庆、包头、柳州、天水重型工程机械装备和大型铸锻件加工生产基地,四川、甘肃核电装备生产基地,重庆、成都、西安、柳州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
区域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西部地区还依托军工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形成了西安阎良航空航天产业基地,重庆、昆明、南宁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成都、安顺民用航空航天产业基地,金昌、宝鸡新材料基地,西安、成都软件产业基地等。
第二,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西部地区各个省(区、市)确立了“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的总体目标和年度计划,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产能,确定了电石、铁合金、钢铁、水泥、造纸、酒精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的核定标准和关停、淘汰落后产能验收办法。以陕西省为例,“十一五”期间陕西省电力行业共淘汰落后产能154.8万千瓦,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84.5万千瓦的183%,淘汰落后钢铁产能386.1万吨,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 224.9万吨,淘汰落后焦炭产能2 788万吨,淘汰落后电石产能29.52万吨,淘汰落后铁合金产能48.42万吨,淘汰落后造纸产能82.48万吨,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计划。2011年,陕西省实际淘汰落后产能共涉及8个地市,7个行业32户企业,焦炭、水泥、印染、纺织4个行业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注58
第三,重视人才对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在加强地区核心竞争力的进程中,人才是最活跃的要素,也是最有价值的资源。为了实现工业人才队伍的壮大,西部地区不断拓宽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思路和渠道。强化选拔的实战意识,鼓励广大的年轻劳动者参与到工业经济管理、企业运行、项目引进、技术研发等一线工作中,通过大型工业企业、重点工业项目在一些具有一定优势的局部地区、领域和企业建设“人才小高地”,使之成为吸引、聚集和培养高层次生态工业人才的“特区”。同时,西部地区依托昆明、成都、重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中心城市建立了一批科研和职业技术院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化教育结构,培养了大批工业设计、软件开发、信息网络、信息咨询、节能环保等紧缺型高素质劳动者,鼓励科技含量高、生产技术尖端的生态型工业企业推广校企联合的定制化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地为西部地区生态工业的建设输送人才。
(三)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西部地区认真贯彻《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紧紧抓住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性机遇,发挥自身政策、资源、劳动力和市场优势,区域互动合作呈现步伐明显加快、规模明显扩大、层次明显提高的良好态势。
第一,积极创造条件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见表2—1),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政府从产业导向、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外商投资领域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关的支持政策,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转移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加速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
表2—12010年西部各省(区、市)产业转移规模增速和比重
续前表
资料来源:张新起:《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第二,注重产业转移的层次。西部地区承接的产业转移层次逐步由低层次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由以能源、矿产资源采掘为主的初加工向资源精深加工转变,改变了以往忽视对技术的学习和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的做法,坚持走引进、消化、提高的产业发展道路,走出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同时,注重把产业转移与自身优势的发挥、自身产业系统的培育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调整新思路、新机制,形成了一批大中小企业配套、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截至2011年,西部各省(区、市)吸引了英特尔、富士康、联想、一汽—大众、格力电器、上海重工、北车集团等一大批电子、汽车、家电、装备制造大型企业落户。
第三,不断创新产业转移方式。西部地区各省(区、市)在实践中从以往自发的、零星的、分散的、小规模的产业转移中逐步摸索出了产业链式、产业集群式以及园区共建等多种有组织、有规划的新方式。如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就有针对性地规划了18条产业承接链,重庆笔记本电脑、四川汽车、甘肃新能源装备、新疆及兵团纺织等产业集群也在新型的产业转移方式下粗具规模。
第四,稳步推进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2010年以来,先后批准设立了广西桂东、重庆沿江、宁夏银川三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三个示范区自设立以来,积极在完善机制、创新方式、改善环境、提高效益等方面先行先试,成绩显著。广西桂东示范区于2010年10月设立,截至2012年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3 289个,投资额达2 745亿元;重庆沿江示范区于2011年1月设立,当年利用内资总额达到1 22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92.6%,相当于“十一五”五年的总额。
(四)重点打造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就是依据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式。它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产业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实现物质的闭合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西部地区已经将建立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截至2013年4月,国家批准建立了56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其中西部地区共有8个,约占总数的14.3%(见表2—2)。
表2—2西部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名单(截至2013年4月)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http://www.mep.gov.cn/)公布的资料整理。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的根本要求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弃物,有别于传统的注重末端治理、达标排放的环保理念。清洁生产强调的正是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削减,即削减废物的产生量,而不是废物的排放量。据我国500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的不完全统计,清洁生产可削减近20%的污染物的排放,取得1∶10 的效益。注59显然,清洁生产已被证明是促进企业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因此,西部地区在生态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推广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第一,强化宣传教育,树立了循环经济意识。西部地区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各个地区都出台了本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
第二,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载体,西部地区政府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研究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无害技术,加快建立绿色技术体系(见表2—3)。
表2—3西部地区推广的部分绿色技术名录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鼓励的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和设备名录(第一批)》整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第13号公告。
第三,完善循环经济立法。一方面,西部地区认真贯彻已有的法律法规政策,如《循环经济基本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制定了一些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地方性循环经济规章制度,如四川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通知》等一批相关文件,陕西省于2011年12月实施的《陕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这些法律法规都有效地促进了本地区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西部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五种模式,见表2—4。
表2—4西部地区的循环经济主要模式
资料来源:根据《西部地区初现五类循环经济》(张云龙、柴海亮)一文整理,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1/17/content_37933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