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与意义(增订版)(上下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 符号学作为沟通东西文明理论对话的桥梁[1]

南京第十一届国际符号学大会的“会议精神”是:“符号学:沟通不同文明的桥梁”。同时我们可以将此精神再具体化为:沟通不同学科理论的桥梁。中国人文科学正处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与其相关的方法论改进正是要促进跨学科对话。为此,趁南京国际符号学大会筹办之机,若干学界有识之士主动倡议成立了“中国符号学论坛”,借以推动不同学科间的学术对话。本文收入有关国际大会和中国论坛的三份说明稿。三文除曾发表于若干网刊外,国际大会部分的“征文启事”主要部分的英文稿曾刊登于英文《中国社会科学》(2011秋)。诸文涉及的人名和单位名及相关实用资讯均从略。

一、国际符号学大会宗旨原稿

在2009年9月西班牙科洛尼亚“第10届国际符号学大会”上,国际符号学学会(IASS)全体理事会正式讨论通过:下届大会确定于2012年由中国南京师范大学承办。在国际符号学学会及其大会长达整四十年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将大会安排于东方、亚洲、欧美之外地区举行,从而标志了当代国际符号学运动在新世纪朝向全球化规模发展的一个时代里程碑。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承办此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历史上最具理论创新精神的人文学术盛会,也标志着东方历史人文和现代西方理论之间的科学对话,将成为新世纪国际人文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现代百年来欧美符号学运动的三位主要创始人分别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美国哲学家皮尔士和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符号学作为处理一切文化信息活动中促进相互理解和沟通实践的一般理论和应用理论,其最初的对象是各种文化现象,主要是语言和文艺现象;随着当代人类文化和知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符号学的研究对象也包括了全体人文社会科学话语的分析和解释力提升方面,从而和人类知识主流发生了密切关联。今日符号学作为语义沟通的方法论,已经深入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实际上,符号学是人类科学知识演变历史上的必然的、逻辑的发展:这就是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和跨文化方向的全面推进。几百年来人类科学的专深方向的演变,促成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飞跃进步。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人类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开始面临着学科横向沟通的自然需要。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跨文化发展,不仅更加迫切和必要,而且还面临着进一步全面知识整合的任务。符号学作为人文知识跨学科、跨文化、整合化的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工具,自然处于人文科学现代化发展的前沿。与自然科学和狭义社会科学不同,人文科学对象包括“古、今、东、西”时空文化全域,其中的古代历史部分和现代理论部分同时并存。其历史的部分中自然包括人类一切文明的历史资源,后者正有待于现代理论对其积极开发。这就是为什么符号学跨文化扩展的问题,并不是什么不同地域的文化话语权的问题,而是出于人文科学发展的知识论需要。因此,国际符号学,一方面面对着现代知识部门间的跨学科学术更新的任务,另一方面面对着不同文明、文化传统中历史知识和信仰传统之间的沟通任务,其处于人类新世纪科学知识全面革新事业的重要地位,可谓不言而喻。因此,第11届南京大会将一方面继承历届大会学术传统,为当前符号学学术发达国家学者在跨学科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要成果,提供有效展现的机会,以促进各国学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另一方面也将努力为符号学学术新兴国家的学者在跨文化领域内的创新探索,提供发表的机会。在筹备本次大会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听取各国、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不断改进准备工作,务期此次在东方和亚洲举办的首届国际符号学大会圆满成功。有关各种实际会务问题,大会网站将陆续发布消息,敬请国际和国内符号学爱好者们关注。

二、中国符号学论坛的意义

第11届国际符号学大会将在中国召开,标志着作为现代世界人文科学理论前沿的符号学学术活动之场地,将从百年来的西方地区扩展到东方地区来。为了扩大此次国际大会对中国符号学事业的积极效果,我们提出了同时举办一个较小规模的“中国符号学家和跨学科学者之间”的符号学研讨会的计划。这一平行的(国际和本国)符号学聚会方式,其实是历届国际符号学大会的通例,一般均由举办国的全国学会进行相应筹划。中国因为至今尚无全国性跨学科符号学学会,因此我们设想出此一替代方式:即建立一个“纯功能性的”、跨单位、跨行业的学术交流平台,由诸发起单位今后轮流主办。中国符号学论坛参加者在“论坛”会场将以中文发言,从而可以较深入地探讨中国符号学特有的学术理论问题:中西理论关系问题和古今思想关系问题。这些时代前沿理论问题,今日是难以在中西各常规单学科内部加以充分探讨的。论坛议程初步设定为包括四大片:

A.哲学,逻辑学,科学理论,认识论,方法论(跨学科理论与中国符号学的理论问题)

B.文学,史学,语言学,文献学,考古学(跨学科文史研究与中国符号学问题)

C.影视和其他艺术门类(美学,文艺理论和中西比较符号学问题)

D.传媒学术,社会学,人类学(社会文化研究和中西文化符号学问题)

三、中国符号学的跨学科实践方向及其伦理学内涵

“中国符号学论坛”的意义不同于今日到处存在的各种学会的意义。理由很简单。各学会大多数都是单学科的或大学科内跨小学科的。而“符号学”,特别是“国际符号学学会”,原则上是真正跨学科的。现代符号学的发展,根本上就是现代自然、社会、人文几十个学科间互动的产物,而不是什么“记号思想史直线发展而来的结果”,也不可能是按照任何哲学、科学的单一流派组织发展形成的(今日西方“符号学界”则仍然充满着这类违反跨学科原则的符号学流派,硬要把符号学变成某哲学或某科学或文学理论的“附庸”,并因而导致彼此的对立和互不合作,我们不要受这种负面倾向的影响)。如果从跨文化角度看,则“跨学科趋向”将又要“加倍”扩大。所以,我们中国符号学家,总体而言,一方面要参加西方的跨学科符号学活动,另一方面又要参加非西方的跨文化符号学活动,其跨学科实践的任务,也就比西方主流符号学还要繁重。这就是中国符号学的发展必须走跨学科方向的主要理由之一。同时,这就进一步充实了所谓“符号学”就相当于跨学科理论互动活动的内涵。

迄今为止,中国现有的几个符号学学会组织,基本上都是单学科的。当然人们可以仅仅在单学科内部进行跨学科实践。但是明年南京大会的全方位跨学科活动,要求我们大大超越原先的单学科内部的有限跨学科研究规模而勇于参加到真正的跨学科实践中去。在此情况下,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为什么要组织和参加中国符号学论坛。如果一方面,原则上,我们参加了跨学科论坛,另一方面,仍然留恋着自己熟悉的单学科学会的活动范围和方式,并只关注在国际大会场合展现本身的单学科符号学成果,就有些“理论难以结合实际”了。为什么?此中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可能还不明确为什么要参加跨学科符号学学术会议,特别是国际学术会议?长期以来,我们都把参加学术会议,特别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当作是展现个人与单位“学术成就”并获得“国际承认”的机会。虽然,在西方也一样(比如,这次西方学者来,大多数人都是要来介绍自己的学术成就的)。但是对于中国符号学学者来说,我们这次的主要目的并非意在借机“宣扬”我们的符号学成就。如果那样想,我们就难以最好地利用此机会来提升自己和学界的学术水平。可以直截了当地说,我们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学习”。只有愿意学习、喜欢学习、勇于学习的人,才能最好地利用此次国际场合来获得学术方面的利益。理由又是非常简单的:还不只是说问题在于,我们对现当代西方主流符号学理论的认知还不够充分,因此需要强化学习;而是我们的符号学事业的本质就是要求朝向促进学科活动的新知新学大方向的,因此跨学科就内在地“含蕴着”向若干其他相邻学科“学习”的原则。不实行“持续性”、“终身性”的学习,我们如何能够有效参与“跨学科”呢?因此,如果我们迄今为止只是在一个学科内取得了学术成就,那就还有一个“继续向其他学科学习”的新任务。谁有意愿从事符号学,谁就有意愿向其他学科学习!谁也就不会对于和其他学科同仁交流感到不适应。如果我们为了简便而倾向于在单学科内选择国外某种现有的“单学科符号学流派”作为我们的研究领域,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符号学研究方向是“符合国际标准的”,则会因此而错过了增加各种真正有价值的符号学知识的机会。结果必然是对自己不利的。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新知新学,而不是为了与同行争议彼此“符号学名分”之高低。

因此,我们组织论坛的根本理由就是:促进跨学科对话!参加符号学活动,根本上就是要有“走出本学科”的决心和意愿;就是有和其他学科进行合作与对话的意愿。同时,此一精神原则的更深的涵义是:要领悟符号学和中国符号学的深远目标,从而认识到参加符号学活动的科学性意义和伦理性意义。那么,我们可以再一次问:归根结底为什么我们非要促进人文科学的跨学科互动呢?今日人类人文科学理论发展实际上处于“瓶颈”时期,对其克服和促其发展,正有待于人文科学在两百年的专科深化后进行横向沟通,而此一横向沟通的内容今日又必须包括非西方特别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跨文化学术内容。我们都是这一历史上重大学术方向大转折实验的参与者。人类不可能仅靠科技工商或超越性信仰来设定其生存方式,而另一方面人文科学如果不首先自行革新,也是没有能力承担此历史性重任的。就此远大崇高目标而言,任何领域的专家都同时又是“终生学习者”。我们要强调中华人文传统中的厚积薄发原则而避免陷入商业化时代的轻扬浅露。刚刚结束的余姚王阳明研讨会所应该宣扬的,正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这一最高精神境界:即在一切意义上的“认真态度”。我们正在形成中的“中国符号学精神”,难道不正应该是当前发扬阳明精神的最佳场地之一吗?必须得先有“致良知”意志,之后才可能有真正的“人文理论化”!

“论坛”参与人的主要职能是动员本单位师生参加符号学学术活动,特别是参加国际大会和中国论坛的活动,并相应地组织本单位有兴趣的师生进行跨学科的符号学对话。不过,应当看到,由于各地都是按照学科分划进行科研和教学活动的,大家始终习惯于在本学科内部进行学术活动。希望论坛的成立能够激发大家开展跨学科对话的兴趣和机会。同时,我们的跨学科相互学习的原则,也是正好符合老师们的职能要求的。老师们的主要任务是带动学生参加学习。学生的职能就是学习,参加跨学科活动自然为他们提供了跨学科学习的良好机会。这样的全方位跨学科学术活动,在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地区还属首创,自然带有明显的尝试性或实验性。因此我们大家也都是此中国人文科学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实验者和学习者。“论坛”的尝试最终能否成功,根本上取决于大家是否采取了上述治学心态。显然,在我们这个全球功利主义化和名利主义化的世界上,此一治学方向才具有深厚的伦理学意涵。

本文由2010年8月和2011年11月两篇相同主题的网文组成

注释

[1]本文为2012南京国际符号学大会征文启事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