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新兴市场崛起后的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4.2.1 新兴市场崛起后的国际贸易格局特点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在本国“对外开放”、“出口导向”政策的指导下,加快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民族经济,经济实力持续增强。进入21世纪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异军突起,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贸易规模的快速扩大,对以传统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市场形成挑战,促使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格局进入新一轮调整和变化之中。
1.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贸易份额平分秋色。
伴随国际范围内的产品内分工模式的深化,在跨国公司的主导和推动下,新兴工业化国家也因积极承接由发达国家转移出的资本密集型、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整体崛起,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先后融入了全球生产网。当前在世界前十大制造业大国中,新兴经济体已占了半数,贸易额也持续增加。新兴市场特别是以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对美、欧、日市场主导全球贸易流向的传统格局形成了两大显著影响和挑战(见图4—16)。
图4—16 金砖国家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
资料来源:《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2013》,其中印度2012年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缺省。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贸易增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发达国家贸易份额逐渐收缩。过去10年,新兴经济体出口贸易全球份额从2000年的34.2%增长到2012年的49%,进口贸易份额从2000年的30.3%增长到2012年的44.8%;而发达国家出口贸易份额则从65.8%下降到2012年的51%,进口贸易份额从69.7%下降到2012年的55.2%,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份额几乎平分秋色(见图4—17)。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商品进出口贸易放量增长,拉动全球经济迅速走出危机阴霾。继2010年创下危机后商品进出口贸易最大年增幅后,2011年新兴经济体商品进出口贸易额持续稳定增长,当年全球商品出口贸易额上升21.9%,其中发展中国家增幅为28.8%,发达国家增幅为16.5%;全球商品进口上升21.5%,其中发展中国家增幅为28.7%,发达国家增幅为16.6%(见图4—18、图4—19)。不仅是商品贸易,在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排名中,新兴经济体的作用也有所上升。2010年中国和印度在世界前十大商业服务贸易出口国行列中分列第4位和第10位;在世界前十大商业服务贸易进口国行列中分列第3位和第7位。金融危机后,所有经合组织成员国都出现了巨额赤字,美国、欧盟、日本陷入高负债困境,以高负债支撑高消费并为全世界提供市场的发展模式将难以持续,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贸易虽然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其增长态势并未改变,与发达国家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全球的需求增量将主要由新兴经济体的消费和投资增长来提供。
图4—17 1990—2012年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全球货物贸易占比
资料来源:UNCTAD.
图4—18 2000—2012年全球、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增速
资料来源:UNCTAD.
图4—19 2000—2012年全球、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发达国家进口贸易增速
资料来源:UNCTAD.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差异化和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大(见表4—1),南南市场兴起,部分取代了原有的南北贸易。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0年成为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表4—1金砖国家货物进出口情况一览表
资料来源:根据《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2012》整理。
根据WTO公布的货物贸易数据,2009年,中国出口12 016亿美元,同期,德国出口11 200亿美元,中国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出口国。2009—2012年,中国又连续4年保持出口全球第一。对于这一成绩,有必要从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反映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发展。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出口额仅为100亿美元,在全球位列第31位,同期德国出口1 425亿美元,是我国的14倍以上,仅仅30年时间就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拓展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二是我国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国外产业转移,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贸易大国并非贸易强国。数量的第一不等于质量的第一,无论在出口结构、产品档次还是品牌影响力上,我国距离贸易强国还有不小的差距。2009年,我国出口总额中一半来自加工贸易,出口主体中外资企业仍是多数。在国际产业链中,我国仍处于加工组装环节,而设计、销售两头在外,大部分利润被外资企业获得。
2.欧洲、北美市场份额收缩,亚、非、拉美市场份额扩张
商品贸易方面,从商品贸易份额来看,欧洲、亚洲和北美是全球前三大商品出口贸易区域(见图4—20)。但从地域结构来看,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体的欧美市场,2012年商品出口贸易份额则较2000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美国从12.1%下降至8.4%,德国从8.5%下降至7.6%,日本占比从7.4%下降到4.3%。然而拥有较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亚、非、拉美等地区,进出口贸易份额则显著上升:2012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商品出口额占全球10.7%,较2000年上升7个百分点;巴西从0.8%上涨至1.4%,上升0.6个百分点;印度从0.6%上涨至1.6%,上升1个百分点(见图4—21)。
图4—20 2011年全球各地区商品出口贸易占比
资料来源:WTO.
图4—21 2000—2012年德国、日本、美国、巴西、中国、印度、
南非等国商品出口贸易全球占比 资料来源:WTO.
商业服务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科技实力、成熟完善的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作为全球商业服务提供商。2011年美国仍保持为全球第一大商业服务贸易国,进出口贸易额达9 760亿美元,顺差1 860亿美元。德国和英国分别位居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商业服务贸易国,贸易额分别达5 420亿美元和4 440亿美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印度等国,则更多是通过欧美等外资控股的跨国公司获取商业服务,多为商业服务的净进口国。
3.南北间产品内贸易模式占主体。
从分工方式来看,南北间产品内贸易是当前主要国际贸易模式。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导致贸易模式改变。自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至今,国际贸易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国际贸易模式是基于各国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南北间产业间贸易模式,即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进口农业产品、资源产品和初级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内生产加工成工业制成品后再出口至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第二阶段,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北北间的产业内贸易取代了传统的南北贸易,即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以替代性产品为主的贸易往来增加,贸易规模和比重不断上升,这主要是不完全竞争下发挥规模经济的结果;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经济全球化加速,在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南北间产品内贸易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模式。
南北间产品内贸易模式的具体表现:第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在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完整的产品价值链根据价值属性被拆分为不同环节,这些不同的环节在具有相应比较优势的多个国家进行生产、开发,国家间的比较优势差异明显,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品价值链中属于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中间品的生产、组装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完成,而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研发、设计等环节主要在发达国家进行。从近十多年来看,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出口率增速明显快于发达国家间出口增速(见图4—22)。第二,除制成品外,产品内贸易尤其以中间品为贸易对象。产品内贸易模式下,完整的产品价值链被拆分为多个环节,并安排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生产、加工、组装,生产组织者通过国际贸易往来实现前后生产环节的衔接和价值附加,因此产品内贸易尤其以中间品贸易为主,全球中间产品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第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海外布局成为南北间产品内贸易的主要组织者和积极推动者。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产品内贸易主要有“内部化”和“跨国外包”两种组织形式。“内部化”表现为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生产布局,以FDI方式直接在东道国建立垂直一体化的子公司,再由母公司向子公司购买中间品或制成品,属于公司内部化贸易;“跨国外包”表现为跨国公司与国外非关联企业签订契约,将多个国家链接到同一种产品生产链上,以外包的方式先向东道国企业出口部分生产工序,再从其购买中间投入品或制成品。
图4—22 1995—2012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增长率
资料来源:UNCTAD.
4.能源及矿产品贸易份额居前,文化、信息等商业服务贸易增长较快。
从贸易对象结构来看,商品贸易方面,机械和运输品、燃料近十年保持较高的出口比例,由于价格提升使得能源及矿产品的出口额占比自2009年至今有所增长,2012年燃料全球出口占比达到19%,较2009年的14%增长了5个百分点。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能源及矿产品出口增长较缓慢,2005—2012年年均增长3.5%。农产品和制成品年均增长率分别达4%和4.5%(见图4—23)。商品服务方面,个人、文化及娱乐服务、信息服务贸易近年来增速较快,2011年增速均超出15%。商业服务出口贸易结构中,其他商业服务中的其他商务服务、旅游和运输服务三项总和占比超出2/3,为最主要的商业服务产品(见图4—24)。
图4—23 2000—2012年全球商品各项出口占比
资料来源:UNCTAD.
图4—24 2011年全球商业服务各项出口占比
资料来源:WTO.
5.区域贸易成为主流。
当前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地缘经济不但没有衰减,反而进一步加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往来日益紧密,各国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个国家不可能脱离世界独立发展,更无法独自应对国际政治和经济局势动荡的挑战。在强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众多不确定因素下,区域联盟得益于地理和传统上的优势,成为每一个国家跻身世界的有力保障和必要需求。冷战结束后,各国纷纷组成以地缘经济为特征的区域经济集团或贸易集团,取代了之前的以政治军事联盟为基础的经济贸易联盟。另外,从各国贸易政策调整趋势来看,长期以来,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始终是伴随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的两大对立主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背景下双方力量强弱轮流更替。而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采取完全的自由贸易或保护贸易政策,而是在两个极端政策中寻找一个适当的平衡点。区域贸易具有将二者结合起来的优势,即区域内各国间贸易可以实现自由化,得到自由贸易的好处,而贸易区域外的经济往来又强调贸易保护,实现各国保护贸易的利益,兼顾了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优势,因此加入区域贸易集团成为当前各国政策选择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贸易区域化集团化已现雏形,形成了以欧洲统一大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以日本为中心的亚太经贸合作为三大核心,东盟六国自由贸易区、南椎体共同市场、安第斯关税同盟、加勒比共同市场、中美洲自由贸易区等众多规模较小贸易集团组成的国际贸易格局。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作,但由于多哈回合谈判迟迟无法完成,多方面利益难以调和,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将推动自由贸易的努力从多边框架转向双边和区域内的自由贸易协定。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扩张、欧盟统一大市场成立和欧元的诞生、中日韩三国各自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等一系列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的签订,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多边贸易体系的有益补充。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际贸易的流向发生了变化,区域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上升,国家之间的竞争向区域集团之间的竞争演变(见图4—25、图4—26)。尤其是伴随着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迅速崛起,中日韩—东盟区域在产业、贸易、投资和金融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这将降低对传统欧美市场的依赖度,进而改变全球经济和贸易结构。东亚经济体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成为国际贸易的前三强。
图4—25 1995—2012年主要地区区域内出口贸易占该地总出口比重
资料来源:UNCTAD.
图4—26 1995—2012年主要地区区域内进口贸易占该地总进口比重
资料来源:UNCTAD.
6.多边贸易不进则退,双边贸易逐渐普及。
成立于1995年的WTO,是在全球贸易领域拥有统一规范和协调能力的国际组织,其在处理协调各国贸易政策、平衡国际贸易关系、减少贸易摩擦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其所倡导及构建的多边贸易体制的五项主要原则:非歧视性、自由贸易、可预见性、公平竞争、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对国际经济秩序具有十分普遍的指导意义,目前其成员扩大到158个,组织原则和规则覆盖了96%以上的全球贸易。然而,随着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世界经济秩序中的西方国家单极格局被打破,尤其是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在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中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因此新兴经济体需要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话语权。但日渐增长乏力的欧美发达国家则不愿放弃或分享既得利益,不愿与后来者平等对话。在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当前,WTO成员间在诸如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危机、金融监管、自然资源等各种新问题上据理力争、各不相让,分割化的各国利益将难以通过多边贸易协议进行协调和统一,这集中表现在已谈判十余年的多哈回合。由于各方不愿妥协退让,多哈回合几乎成为“鸡肋”,前景不被看好。而与此同时,由于双边自由贸易具有谈判成本低、对外经济战略调整灵活、速度快、范围广、可持续缔结、示范效果好等优势,因此当多边贸易合作陷入僵局之时,双边贸易逐渐兴起。据WTO统计数据,目前向WTO通报的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总数达到410个,已生效实施的有231个。其中,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国—东盟自贸区(ACFTA)等相对成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已经在整合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区域经贸活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积极效应。另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等也逐渐显示出其促进作用。
4.2.2 当前贸易格局的演变动因和未来发展趋势
1.当前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动因。
当前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动因主要来自20世纪末发端的信息技术与产业革命、对外经济战略调整下的新兴经济体崛起和日渐普及的双边、区域贸易新形式。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是推动国际贸易变革的关键因素。知识、信息的传播决定了社会分工的深化变革,影响了跨国公司的管理模式,并以其为载体衍生出南北间产品内贸易的新模式。另外,新兴经济体崛起是推动国际贸易格局变革的主导力量。20世纪末,发展中国家积极调整对外贸易战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开端,充分利用本国资源或劳动力优势,广泛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以贸易顺差拉动国内经济迅速增长,促进国际贸易格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最后,双边、区域贸易新形式是巩固国际贸易新格局的体制保障。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多边贸易体系裹足不前的背景下,双边、区域贸易新形式为世界各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了希望和动力。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为巩固国家间向更灵活、广泛的经贸合作,实现更加互惠双赢的愿景提供了稳定和可持续性的体制保证。
2.未来发展趋势。
新贸易保护主义将呈现经常化和普遍化。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其冲击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国内消费、投资需求大幅萎缩,失业率屡创新低,在国内社会的重压下,欧美发达国家把眼光转向振兴本国实体经济,以外贸拉动经济,以扩大净出口来增加就业,缓解国内贸易逆差。与此同时,全球经常项目不平衡不断扩大,新兴经济体巨额的贸易顺差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巨额逆差形成鲜明对照。在此背景下,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将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普遍和经常性的贸易政策,世界经济复苏将增添更多不确定因素,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将迎来新的挑战。除了常规的技术壁垒外,碳关税、绿色壁垒将逐渐成为一种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手段。
新兴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在未来能源及大宗产品价格高企、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供给不足的趋势下,实体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以信息、金融服务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将逐渐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主体。今后,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国际投资将更加倾向于服务业,当前服务业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已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流量的2/3(陆燕,2010),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另外,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也将不断升级,主要表现为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下降,而以其他商业服务(主要包括通信、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咨询、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和其他商业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所占比重将有所提升。
双边贸易形式普及。未来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经贸摩擦形势更加严峻,政策性和体制性矛盾更加突出,在此条件下,各国将会寻求更广泛的双边经贸合作,规避政治、政策上的冲突,以互利互惠为目的,结合各类型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更加灵活、有针对性地做出对外贸易政策安排,满足对外贸易和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