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对国际货币替代的影响
4.1 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的历史演变
国际贸易格局可以宽泛地理解为世界的主要区域、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国际贸易产品、国际贸易区域范围、国际贸易方式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参与贸易的各区域、国家(或地区)间的实力对比态势和总体的秩序与状况。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主要强调特定时期内主要区域或国家在国际贸易总体结构中的地位变化,具体体现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比重)的变化,以及以不同产品作为贸易单位的对外贸易总额(或比重)即贸易结构的变化。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格局至今发生了五次重大的变化,下面介绍前四次重大变化,第五次重大变化作为单独一节在下一节介绍。
4.1.1 以欧洲(英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格局
伴随着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东西方航线的联通,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海上强国相继称雄。17世纪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英国的产业跃进带来了巨大推动力,19世纪初英国建立起了以其为中心的单边垄断全球贸易格局。
1.国际贸易由区域向全球扩张。
新航线的拓展和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扩大了国际贸易的市场范围,促使各区域市场由先前的相对割裂的单元转变为联通交叠的整体。新航线开辟之前,当时的国际贸易处于一种区域化、传递性状态,西欧、北非、东亚各区域内国家地区经贸往来自成体系,串联东西方贸易的只有陆、海两条丝绸之路。新航线则将东西方直接连接在一起。
2.以英国为中心的全球性贸易体系逐步形成。
17世纪中期葡萄牙海上帝国版图不断缩小,荷兰逐渐取代其在东亚贸易中的垄断地位,并在西非美洲和欧洲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实力,英国在三次英荷战争和拿破仑战争中获胜,重创荷兰和法国并获取了海上霸权,荷兰的众多海外殖民地都落入英国囊中。强大的海军和商船队,以及广袤的海外殖民地,使得英国成为最早拥有国际贸易霸权的国家。在为期100年的“英国统治下的和平”(Pax Britannica)时代(1814—1914年),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把世界工业生产的大约40%和国际贸易的25%控制在自己手中,形成了几乎是围绕“世界工厂”英国开展的单极贸易。
3.以自由贸易为主的全球贸易秩序。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注70认为只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才是最理想的。随着国际贸易市场的扩张,至19世纪中期,欧洲进入自由贸易时代,英国和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国家的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贸易关系日益密切。以英国对法国贸易为例,1851—1860年英国向法国出口年平均值为440万英镑,1861—1870年则达1 020万英镑(张曙光,2009)。
4.1.2 三足鼎立的国际贸易格局
1.围绕英国的单级贸易走向三足鼎立。
19世纪后期,随着工业革命波及范围的扩展和加深,先进技术逐渐被其他国家学习吸收,地区间分工日益明确。美国、德国等后起之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870—1913年间,英国贸易额只增长了89%,而同期美国增加了1.6倍,德国增加了1.8倍。贸易额增长速度的不同,直接导致了英国贸易霸主地位岌岌可危。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英国70%的商船,令英国元气大伤,对外贸易垄断地位逐渐丧失。德国和美国后来居上,国际贸易出现了英、德、美三足鼎立的局面。
2.以德国、美国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
在自由贸易体系下,德国、美国等赶超型国家的幼稚工业受到英国等强大竞争者的排挤。为了摆脱成为英国等老牌工业化强国的原料供给国,保护培养本国幼稚产业的迅速成长壮大,德国、美国纷纷制定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注71主张有区别、有节制、循序渐进的保护政策,既最大限度地利用政府行政干预手段,建立起有效的工业保护机制,又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激励企业进步和发展的竞争意识。在此思想指导下,19世纪末德国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培育重工业。人力、物力在国家的指导下被更加合理地利用,德国的电气、化工、铁路、钢铁等产业迅速跃居世界前列。
4.1.3 美国单极国际贸易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当时的国际贸易格局。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均在战争中遭受重创,美国独享战争红利。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始终保持着以其为中心的单极国际贸易格局。
1.美国贸易份额全球独大,贸易额增长迅速。
两次世界大战让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均遭受重创,国力、财力、劳动力损耗殆尽,各国面临着战后国内社会经济体系恢复重建的巨大物资缺口。美国凭借远离战争主战场且参战较晚的优势,不仅经济没有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还在战争中通过为各方提供军需物资大发战争财。1948年美国出口贸易占全球份额近1/4,黄金储备占全球份额2/3强,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美国通过战后自己主导建立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将直接贷款和贸易移植入对欧洲的各项战后援助计划,在接下来的20年时间里,贸易份额全球独大,维持着以其为中心的新的单极国际贸易格局(见图4—1、图4—2)。
图4—1 1948—1973年德国、英国、美国出口贸易占全球份额
资料来源:WTO.
图4—2 1948—1973年德国、英国、美国进口贸易占全球份额
资料来源:WTO.
美国一方面作为供货商源源不断向欧亚大陆提供生产、生活物资,另一方面也尽享世界最富有国家的实惠,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用于消费及各项支出,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尤其是20世纪60—70年代,美国进出口贸易额呈指数型增长,1963年美国商品进出口贸易额分别为234亿美元和186亿美元,至1973年,仅十年之隔,美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分别增长了3倍和4倍,达到714亿美元和732亿美元(见图4—3)。
图4—3 1948—1973年美国进出口贸易额
资料来源:WTO.
2.贸易产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从贸易产品结构来看,欧亚大陆战后重建对农业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形成巨大需求,作为少数未遭受战争损毁的国家之一,美国成为全球商品的供应商,凭借雄厚的国力基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裕的自然资源,1973年美国对外出口中工业制成品占全部出口贸易的62.8%,农业产品占比28.7%(见图4—4)。
3.欧美大陆为主要国际贸易区。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充当了主要参战国战后恢复重建的供货商,大量工业制成品运往欧洲大陆。另外,冷战期间为联合欧洲大陆抗衡社会主义阵营,美国以直接投资和进口等方式和西欧各国及日本建立起密切的贸易往来关系。这一时期国际贸易格局从地域来看,表现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和欧洲大陆为当时国际贸易的主体,亚、非、拉美及其他地区国际贸易发展稳定(见图4—5)。
图4—4 1963年和1973年美国出口商品结构图
资料来源:WTO.
图4—5 全球各地域出口贸易额占比
资料来源:Wind资讯。
战后初期,一批亚非拉国家在摆脱殖民统治后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基于意识形态的东西方对峙。美国和苏联分别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正式提出“对苏联发动冷战,以遏止共产主义”。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相继开展了全面紧张的对峙和对抗。除了军备竞赛等一系列军事对抗之外,贸易战也拉开序幕。同年,美国对苏联展开了经济封锁。1949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17个西方国家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目的就是要对共产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为了限制共产主义国家的发展,巴黎统筹委员会将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高科技产品和战略产品都列入禁运范围。到20世纪70年代后,禁运产品主要向高技术领域集中,凡是能够对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变革的新技术,基本都在禁运范围之内。注72美国牢牢控制住西欧阵地,通过营造和欧洲大陆更加密切的经贸往来拉拢并巩固同北约成员国的关系,扶持德国、日本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一致抗衡社会主义阵营。面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限制,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农业、工业产品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即使存在少量生产、生活物资的进出口,也仅是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互通有无。另外,由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都严格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计划配置完全取代市场功能,国内市场几乎全面萎缩,对于社会主义阵营来说,以西方市场为主体的国际市场根本不存在。
在冷战期间,并不存在国际性的自由贸易,两大对立的意识形态阵营之间几乎没有经济联系。每一阵营内部,各国通过对外援助和与各自的超级大国之间的备忘录贸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注73
冷战把世界割裂为两个阵营,国际贸易基本只在各自阵营内部进行,这对全球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一阶段的国际贸易格局从地域来看,以北美和欧洲国家为主体的西方阵营出口贸易份额达到并超过全球的一半(见图4—6),而以亚洲、拉美国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外贸易发展缓慢(见图4—7)。
图4—6 1973年全球各地区商品出口贸易占比
资料来源:WTO.
图4—7 1953—1990年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中国、越南、匈牙利、波兰)出口贸易全球占比 资料来源:WTO.
4.1.4 一强多极国际贸易格局
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形成,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国际竞争力的差异使得国际贸易格局再次发生质的变化。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欧洲联盟取得突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国际贸易格局从二战后美国单极主导转变为美国一强和欧洲、日本及新兴经济体等多极并存的国际贸易格局。
1.德国、日本贸易份额迅速增长,美国进出口贸易稳中趋缓。
20世纪60年代,德国和日本相继走出战争阴霾。70—80年代末德国、日本经济飞速发展,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迅速。德国出口业素以质量高、服务周到、交货准时而享誉世界,其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机械产品、化学品、通信技术、供配电设备和医学及化学设备。主要进口产品有化学品、汽车、石油天然气、机械、通信技术和钢铁产品。德国主要贸易对象是西方工业国家,其中进出口一半以上来自或销往欧盟国家。1986—1990年,德国的出口额曾为世界第一。日本贸易产品结构同样具有较大的国际竞争优势。出口产品中超过88%的份额为工业制成品,尤其在电子制造和汽车产业方面日本拥有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高科技电子产品和汽车在全球销量遥遥领先(见图4—8)。伴随着东亚贸易自由区的发展,至1993年亚洲占日本全球出口贸易份额过半,达到58.7%,亚洲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额来源地(见图4—9)。据WTO统计,1970年日本、德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为382亿美元和642亿美元,20年后的1990年,日本、德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已分别达到5 225亿美元和7 771亿美元,分别增长13.7倍和12.1倍(见图4—10)。而在此期间,美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稳中趋缓,自70年代进口额超过出口额,贸易赤字日渐严重,美国全球贸易比重逐渐降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在世界出口中的份额下降到约1/7,在发达国家出口中的份额下降至不足1/5(见图4—11、图4—12)。
图4—8 1973年、1983年、1993年日本出口商品结构图
资料来源:WTO.
图4—9 1983年日本商品出口分地区比例结构图
资料来源:WTO.
图4—10 1970—1990年德国、日本进出口贸易额
资料来源:WTO.
图4—11 1970—1990年德国、日本、英国、美国、韩国、新加坡的出口贸易占全球份额
资料来源:WTO.
图4—12 1970—1990年德国、日本、英国、美国、韩国、新加坡的进口贸易占全球份额
资料来源:WTO.
2.“亚洲四小龙”腾飞,亚洲贸易份额上升。
日本经济崛起受到不少亚洲国家的推崇和效仿,20世纪70年代后期,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一批东亚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积极引进并承接发达经济体的产业转移,经济高速增长,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这些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增长奇迹使它们获得“亚洲四小龙”的美誉(见图4—13、图4—14)。在“亚洲四小龙”的带动下,1983年亚洲出口贸易额全球占比达19%,较1973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见图4—15),亚洲成为当时全球贸易不可或缺的一极,为国际贸易格局增添了新的力量。
图4—13 1978—1988年香港出口和转口货物贸易比重
资料来源:WTO.
图4—14 1984—1994年台湾从美国接单产品结构
资料来源:WTO.
图4—15 1973—1993年全球各地区出口贸易份额
资料来源:Wind资讯。
3.欧洲联盟的发展推动欧洲区域化贸易。
1958年1月1日欧洲各国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在煤钢、农业、能源、航空等行业进行跨国合作,随后逐步取消各种非关税壁垒,包括有形障碍、技术障碍和财政障碍,大大推动了区域内的贸易和经济一体化。1993年1月1日,欧洲建成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自由流通的欧洲统一大市场,并订立统一货币欧元的时间表,标志着欧盟经济和贸易区域化、集团化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欧盟成员国的贸易往来几乎没有什么贸易摩擦,降低了贸易成本,使得欧盟成员国内部贸易份额上升到其全部贸易额的2/3,还使得欧盟成员国获得了一种集体的力量,提升了它们对欧盟外国家贸易的竞争力。欧盟一体化所带来的示范效应导致越来越多的国家结成经济和贸易联盟,贸易区域化还在继续改变着国际贸易形式和贸易格局。
4.贸易结构方面,技术贸易份额逐渐增加。
国际贸易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原料等初级产品贸易额逐步下降,制成品以及服务贸易额不断上升。在制成品贸易中,技术含量较高、产品附加值较大的机电产品脱颖而出,占据了最大的份额。世界机电贸易额的增长率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的增长率,其出口额由1955年的169亿美元上升到1981年的6 150亿美元,26年增长了35.4倍。此外,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对服务贸易的限制逐渐减少,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推动下,世界服务贸易规模急速扩大,比重逐年上升,一些国家的服务贸易规模甚至超过货物贸易规模。在服务贸易中,高附加值的技术贸易占据重要的地位。1965年世界技术贸易额仅为20亿美元,1975年增至110亿美元,1985年达400亿美元,20年增长了20倍,增长速度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