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走向全球——全球供应链管理前因的国家和产业层面研究
国家不同意味着文化与制度存在差异,而全球供应链管理正是基于不同国家的情境进行研究,因此文化与制度的差异决定了组建何种形式的供应链和不同的管理行为。产业特征包括产品特性、产业的不确定性程度和竞争程度,同样会影响全球供应链的组建形式。由于不同的产业在不同的国家所考量的因素不同,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战略侧重点明显不同。因此,国家和产业的不同是最容易找到的支持不同全球供应链模式的理由。总结起来,对全球供应链的形成与运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如下:
1.垄断优势
1960年,海默(S.Hymer)在其博士论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提出了以垄断优势来解释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海默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总有一些企业因为垄断而获得优势,也有一些企业因为资源配置不均衡而拥有区位优势。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可以将这两种优势结合起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实现帕累托改善。另外,Johnson(1970)从管理、技术和知识的专有化视角,Caves(1971)从产品差异化视角,阐述了不同的垄断优势资源。Moxon(1975)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海外采购的发生源于本国的竞争压力,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特性则决定了海外采购主要发生在人力资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Park(2000)发现不同国家的不同的工资生产力比率和交易成本影响公司的全球采购选择。
1973年, Knickerbocker出版了《垄断性反应与跨国公司》一书,提出了寡占反应理论,也称为寡头垄断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海默—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 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在于垄断企业模仿领头企业的竞争策略,在领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刺激下,其他竞争企业也会模仿其竞争战略,相继到同一市场上进行直接投资,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占据一席。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学者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不同区位要素禀赋引致不同的比较优势,随着产品从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阶段,产品生产应被先后安排在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以充分利用区位比较优势,进而取得竞争优势。基于利用比较优势的视角,在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产品生产区位必然经历一个从创新国(拥有丰富创新要素,包括充足的优质科研人员、科研经费等)转移到资本充裕的较发达国家,再转移到劳动力较丰裕的发展中国家的这样一个过程,企业生产区位的每一次国际转移就表现为一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3.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论
1981年邓宁(Dunning)出版了《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一书,对折中理论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和动态化。折中理论包括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个要素变量。所有权优势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活动的必要条件,区位优势是进行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则企业选择出口;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既没有能力使之内部化,也不能利用国外区位优势,则企业采取许可合同的方式;当三个条件都具备时,企业才有可能进行直接投资。三个要素的组合情况是选择以何种模式进入国际市场的条件,也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动因。邓宁(Dunning,1993)发现不同国家的国际采购显著不同,即国家大小与采购国际化程度负相关,建议如果企业在国际采购时能够采取将外部资源与本企业的学习战略相结合,那么国际采购对企业是大有裨益的。Kleinert(2003)则通过研究中间产品(对应于成品)的国际贸易证明了国家与产业的优势地位不同会影响企业是采取外包、国际采购,还是组建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即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
4.小规模技术理论
1983年,美国经济学家 Wells在《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一书中提出小规模技术优势理论,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行为。该理论指出,一些技术不够先进和生产规模不够庞大的企业,仍有很强的经济动力和较大的空间参与对外投资。这种优势主要来源于低成本:一是小规模生产技术适合低收入、市场需求量小的国家;二是小规模技术优势来自于“当地采购和特殊产品”,以及满足海外某一细分的需求市场;三是低价营销,也就是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往往投入少量的广告费,也不进行大规模的产品形象和品牌的推广,而是采取低价的营销战略。
5.技术地方化理论
1983年,英国经济学家拉奥(Lall)在《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中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不仅能够简单模仿先进技术,而且能对先进技术的局部环节进行大幅度调整,这种对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与创新的技术地方化进程,使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虽然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技术特征表现为规模小、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但是这种技术特征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拉奥(Lall,1978)证明了技术强度、对外直接投资的程度、生产流程的可拆分性以及是否需要售后服务等产业性质决定了公司内出口(即母公司对其海外附属机构的出口)的管理模式,是技术地方化理论形成的基础。
6.后发优势理论和产业升级理论
建立在学习吸收基础上的后发优势主要产生于技术创新,是通过技术引进,短时间缩小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通过OEM等产业协作,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消化吸收自主性开发现有的生产技术。英国教授 Cartwell经过系统考察后发现,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区分布是随着时间逐步变化的。在产业分布上,首先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导向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然后是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战略。从海外的地域扩张看,受心理距离的影响,往往遵循从周边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再到发达国家的渐进式发展轨迹。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对外投资也开始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领域的生产和研发活动转移。宛天巍博士(2006)通过对分布在长三角都市圈的16个城市的569家各种所有制、各种规模、各种行业制造业企业进行调研,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由于国际化的后发优势和被动国际化造成的急于求成心理,在实力雄厚或有特殊背景的条件下会跳跃式发展,并提出心理距离假设需要增加由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海外市场选择原则,以提高心理距离假设的适用性。
7.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1978年,日本学者小岛清(K.Kojima)教授在其代表作《对外直接投资》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这不仅可以使国内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东道国产业的调整,促进东道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对双方产生有利的影响。
8.制度因素
对于海外从事商务活动的企业,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强制力主要来自母国和东道国。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等,也可能影响企业的行为。基于制度的观点认为,企业的成功和失败都受限于不同的游戏规则。游戏的正式和非正式规则,也就是制度,是决定全球环境下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因此也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行为,即采用何种全球供应链形式。Toulan(2002)以实证研究证明了经济的开放度和市场的自由度都影响和决定公司是采取纵向一体化还是外包的资源获取方式。全球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也是基于此动因。在全球情境下,空间的纬度跨度较大,而供应链管理又要求合作伙伴的集成、分享与配合,制度与文化的差异无疑成为风险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制度因素就是特指全球供应链一体化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涉及不同的政策和法律制度,对特定国家的法规不熟悉,势必会引起纠纷,增加供应链管理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风险,因此在供应链设计上就需要加大对风险的认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