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曹羲(一篇)
至公论注142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卷二十二。曹羲,三国曹氏宗室,魏明帝时大将军曹爽之弟。曹羲主张儒家思想,曾参与过《论语集解》的编撰。本文重点批驳了所谓“掩恶扬善为君子大义”的乡愿之论,提倡崇公道、顺公理、厉清议,将“公”看做“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理之要”,并主张发挥舆论和刑赏两种手段来维护至公。这种认识,乃是对孔子以及儒家所一贯倡导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主张的修正。至今看来,仍有积极意义。
夫世人所谓掩恶扬善者,君子之大义;保明同好者,朋友之至交。斯言之作,盖闾阎之日谈,所以救爱憎之相谤,崇居厚之大分耳,非笃正之至理,折中之公议也。世士不断其数而系其言,故善恶不分,以覆过为弘;朋友忽义,以雷同为美。善恶不分,乱实由之;朋友雷同,败必从焉。谈论者以当实为清,不以过难为贵;相知者以等分为交,不以雷同为固,是以达者存其义,不察于文;识其心,不求于言。且在私论,犹行之有节;明处公议,则无所固之矣。凡智者之处世,咸欲兴化致治者也。兴化致治,不崇公抑□注143,割□注144情以顺理,厉清议以督俗,明是非以宣教者,吾未见其功也。清议非臧否注145不显,是非非赏罚不明。故臧否不可以远实,赏罚不可以失中。若乃背清议,违是非,虽尧不能一日以治;审臧否,详赏罚,故中王可以万世安。是以君子知私情之难统,至公之易行。故季友鸩兄而不疑,叔向戮弟而不悔。斯二士者,皆前世之通士,晋鲁之忠臣也。亦岂无慈爱骨肉之心、愍恤同生之仁哉?夫至公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理之要也,人之用也。昔鲧者,亲禹之父也,舜则殛鲧而兴禹。禹知舜之殛其父无私,故受命而不辞;舜明禹知己之至公,故用之而无疑。无私者,虽父黜而子不言,况用之于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