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CSF)主要由脑室内的脉络丛产生,自侧脑室经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经中脑导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从后者的中孔和侧孔流入脑(脊)蛛网膜下腔,最后经脑蛛网膜粒进入上矢状窦和血液。
脑脊液充满了脑、脊髓蛛网膜下腔,成为覆盖在整个脑和脊髓表面的一个水垫和具有缓冲外力的作用,因而具有保护脑、脊髓和脑、脊髓神经免受外力冲击损伤的功能;再通过其血管周围的间隙给脑、脊髓和神经供给营养,维持神经细胞的渗透压、酸碱平衡和运出代谢产物。由于脑脊液最贴近脑、脊髓及其神经,当脑、脊髓、脑(脊)膜及其神经发生病变时,即可在脑脊液中较早地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并随其病变性质的不同而互有差异。因此,脑脊液学检查,对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均具有独特而又无法用别的检查进行替代的重要意义。
【常规检查】
脑脊液常规检查(routing examinati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至少应包括下述项目。
1.外观
正常CSF应为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若为粉红色、红色或血性,则为穿刺损伤或病理性出血所致。如系前者,流出的CSF颜色先浓后淡,沉淀后上清液应无色透明,镜检红细胞形态基本无变化,不见吞噬细胞,放置后或有凝固;如系后者,流出的CSF颜色应先后均匀一致,沉淀后上清液呈微黄或黄色,镜检红细胞皱缩,可见吞噬细胞,放置后无凝固,表示蛛网膜下腔存在有血液(如脑或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室出血、肿瘤出血、颅脑外伤出血等)。若CSF外观呈黄色则为出血的后果或椎管内有梗阻所致,前者是在颅内出血红细胞溶解的基础上发生,常见于其恢复期;后者多由于CSF中蛋白含量增多所致,常见于椎管内的炎性粘连或肿物,特别是脊髓低位段马尾部位的严重梗阻等,可使CSF蛋白含量显著增高而使CSF变黄(黄变症),体外放置片刻后即可自行凝固(Froin综合征)。如CSF外观呈云雾状浑浊,提示含有大量白细胞、细菌、真菌;如呈脓样或米汤样提示含有大量脓细跑,见于各种化脓性脑膜炎;若将CSF搁置后出现薄膜样沉淀物,提示含有大量纤维蛋白,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2.显微镜检查
(1)白细胞计数:
应用血细胞计数器急性检查。正常为(0~5)×106个/L,60%~70%为淋巴细细胞,30%~40%为单核细胞。传统的常规检查(旧法)仅能区别其单个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如应用CSF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等检查(新法)则极易区别和辩认各种类型和形态的细胞。
(2)涂片检查:
一般涂片可有助于对细菌、真菌,寄生虫成虫、幼虫及其虫卵等的检查。CSF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法涂片更可大大地提高各种病原体和瘤细胞的检出率。
(3)生化检查
1)蛋白质:
包括白蛋白及球蛋白,正常情况下的潘氏试验为阴性。蛋白定量在临床上更为重要,正常腰椎穿刺脑脊液为15~45mg%,枕骨大孔池脑脊液为10~25mg%,脑室液为0.1~0.15mg%。蛋白含量增高多见于神经系统炎症、颅内肿瘤、脊髓压迫症和脱髓鞘性疾病等。特别是68%~80%脑和脊髓肿瘤的CSF蛋白定量增高而细胞计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故对脑、脊髓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含血的CSF蛋白质含量亦有增高,为鉴别原来有无蛋白增高,可按红细胞700个/mm3增加蛋白量1mg%的比例推算出含血CSF的总蛋白含量,减去由红细胞折算出来的蛋白质量,二者之差数即为CSF的自身蛋白含量。
2)糖:
正常腰椎穿刺CSF的糖含量为2.5~4.44mmol/L(45~80mg%),糖含量降低可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颅内恶性肿瘤(如脑膜癌病)等,前者系病菌致白细胞受损释放出葡萄糖分解酶分解葡萄糖所致,后者可能与增殖活跃的瘤细胞加速糖的分解有关,低血糖症患者亦可有糖含量降低或很低;糖含量增高可见于糖尿病或在静脉注射葡萄糖之中或之后进行腰椎穿刺的患者,需要时应同时检查血和CSF的糖含量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患者增高)以助鉴别。
3)氯化物:
正常腰椎穿刺CSF的氯化物含量为120~130mmol/L(700~750mg%)。CSF氯化物的含量,亦反映血中氯化物的含量,故凡能使血氯含量降低者均能使CSF氯化物降低。CSF氯化物含量降低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和长期呕吐等患者。
(4)病原学检查:
疑有感染和必要时,尚需行细菌涂片培养、病毒分离和动物接种,对致病病原的确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细菌(如化脓菌和结核杆菌)、隐球菌、弓形虫、广州管原线虫和丝虫等可在CSF涂片或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片检查、培养和动物接种中被发现。
3.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由于正常脑脊液中的细胞数量很少,再加细胞收集器材的缺乏和检查方法上的先天不足,前半个世纪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只能在血细胞计数器内进行计数和简单分类,远不能满足当今临床上的需要。直至“玻片细胞沉淀法”和“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法”发明后,才促进了此项检查的不断改进,并发展成为当今的一门新兴学科——脑脊液细胞学。
应用脑脊液细胞沉淀器一次送检只需0.5~1.0ml脑脊液,即能收集到足够而完整的脑脊液细胞,并可回收脑脊液和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将收集到的脑脊液细胞经常规瑞-姬(MGG)染色(还可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各种其他特殊染色)后,在1000~1500倍一般光学显微镜或电视显微镜下即可对脑脊液细胞(正常细胞和异常的炎性细胞、免疫活性细胞、白血病细胞及肿瘤细胞等)进行准确分类、形态学观察和摄像留档,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再通过CSF细胞学的动态观察,还可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建议(如抗生素、抗白血病药物的应用等),为其疗效和预后的判断提供可靠资料。
(1)脑脊液中常见的正常和异常细胞类型
1)圆形细胞:小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激活淋巴细胞(转化型淋巴细胞、大淋巴样细胞、脑样细胞)、浆细胞。
2)单核-吞噬细胞:单核细胞、激活单核细胞、吞噬细胞。
3)巨细胞。
4)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5)脑脊液腔壁细胞:脉络丛细胞、室管膜细胞、蛛网膜细胞。
6)肿瘤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细胞、转移性肿瘤细胞、白血病细胞、淋巴瘤细胞。
7)污染细胞;骨髓细胞、红细胞。
8)其他细胞:退化细胞、皮肤细胞、裸核细胞、神经元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
正常脑脊液中的细胞多为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二者之比为7∶3或6∶4。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细胞病理学
1)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又称细菌性脑膜炎。常见致病菌为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等。脑脊液外观早期仍清亮,稍晚即显浑浊或呈脓性。白细胞计数可显著增加(可高达1000×106个/L或以上)。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可分为三期。①渗出期。以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最高可达90%以上,且以杆状核多见(但很快发育成为分叶中性粒细胞)。此外尚可见有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极少见(且以儿童患者较多见)。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质内细胞外可见数量不等的相应致病菌。②增殖期。以单核-吞噬细胞反应为主,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急剧减少,呈退化状态。单核样细胞明显增多,尚可见到吞噬细胞和浆细胞。③修复期。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两者的计数及其比例日趋正常。中性粒细胞应完全消失。
化脓性脑膜炎的上述不同病期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与细菌的毒素、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生素的疗效等因素有关。增殖期可出现炎症的再次暴发或进入慢性期,前者的脑脊液显示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再次增加;后者为单核样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大致相等。
2)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外观清亮或呈毛玻璃样。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达(100~1000)个×106/L]。病初中性粒细胞数量较多,以后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激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激活单核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同时并存的混合型细胞学反应,且持续时间较长。经有效治疗后,脑脊液细胞将日趋转变为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及其比例正常化为主。
3)病毒性脑膜炎:
脑脊液外观为无色透明。细胞计数多在(50~500)×106个/L,在病发后24~48小时内可见明显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因患者一般就诊均较迟,故临床中很难见到这种细胞异常反应。病发2天后则出现以淋巴细胞、激活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反应为主。在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胞质中常可见到特征性的包涵体(仅限于单纯疹病毒感染时)。
4)真菌性脑膜炎:
脑脊液外观清亮或微浑,白细胞计数多在100个×106/L,以激活单核、单核-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在MGG染色的单核-吞噬细胞胞质内常可见被吞噬的新型隐球菌(很像脂肪吞噬细胞和红细胞吞噬细胞,应注意鉴别),细胞外可见染色深蓝和带众多毛刺的特征性成簇新型隐球菌菌体及其芽孢生成,在我科脑脊液细胞学常规检查中极易被发现且很少会被漏诊。当然,疑难病例还可用墨汁(印度墨汁或国产碳素墨水)和阿利新蓝染色、培养及动物接种等方法予以验证。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淋巴瘤的脑脊液
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中的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特征与外周原发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基本相同而易辨认。
但淋巴瘤细胞应注意与激活的淋巴细胞相区别,前者的细胞核不规则,核仁大而明显,细胞质中常见较多空泡,而后者不应有这些恶性细胞征象。一旦在脑脊液中发现白血病细胞(我科室阳性率可达82.90%)或淋巴瘤细胞可为其诊断的提供可靠依据。故本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淋巴瘤的诊断、复发、椎管内需否应用化疗以及其疗效评价等均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特别是对那些尚缺乏周围白血病和淋巴瘤症状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淋巴瘤的诊疗更具有重要意义。再在既往传统的脑脊液细胞检查中,由于技术和设备上的原因,常易将白血病细胞误诊为正常的淋巴细胞,造成误诊误治的临床病例并不少见,提示在有条件的单位应尽快地开展脑脊液细胞学的这项专项性检查。
1)白血病:
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原始和早幼淋巴细胞为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容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较少。应用玻片离心沉淀仪制片的阳性检出率高于一般常规方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过氧化酶和苏丹黑染色为阴性,可助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
A.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原始和早幼粒细胞为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中幼和晚幼粒细胞为主。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过氧化酶和苏丹黑染色为阳性。
B.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以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为主。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呈强阳性,PAS反应阳性率增高。
2)淋巴瘤:
脑脊液中常见大量非典型的淋巴细胞及其有丝分裂,细胞核的形态多样化。以B淋巴细胞型淋巴瘤病常见,T淋巴细胞型淋巴瘤少见且预后差。感染所致的激活淋巴细胞中以T淋巴细胞为主,且无淋巴瘤的恶性变特征。
(4)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脑脊液细胞学:
脑脊液中的肿瘤细胞,特别是恶性瘤细胞常有胞体、细胞核增大,核(增大)浆(变少)比例失调,着色较深或很深(因瘤细胞内的增多核酸与染液中的碱性美蓝结合较多或很多之故);核和核仁数目增多变大(因细胞代谢和分裂兴旺所致)和形态不一;细胞有丝分裂活跃,并常呈团、呈簇或呈花瓣样、腺管状排列和细胞膜界限不清等特点而易辨认,需要时还可通过荧光等其他特殊染色协助确认。由于解剖和病理上的原因,原发肿瘤(髓母细胞瘤除外)的阳性率较低(<25%、甚至有些病例可呈阴性),脑转移癌和脑膜癌病的阳性率可达75%。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疗效评估和复发预报等提供了可能,为颅脑影像学检查的病因诊断提供了补充,并把脑转移癌和脑膜癌病的确诊从既往的术后或死后病理诊断提高到术前或生前即能作出临床确诊的新水平。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例的脑脊液糖含量有时可有降低,特别是在无条件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基层单位,常易把癌(瘤)细胞误为一般白细胞竟把脑膜癌病误诊为脑膜炎的事例并不少见,值得注意。
(5)脑寄生虫病的脑脊液细胞学:
寄生虫常被视为一种巨大而复杂的糖蛋白复合抗原,因此进入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后,即可刺激参与免疫功能较强的嗜酸性粒细胞增生(参考值为正常人低于1%,小儿可达4%),故其脑脊液细胞学特点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一般多在4%~10%,最高可达60%或更高(如服用糖皮质激素等相应药物可使其下降)。最常见的脑囊虫病的符合率为85.6%,经证实非脑寄生虫病者的阴性率为95.5%。在寄生虫入侵的急性期也可伴有不同数量的中性粒细胞增多,但一般持续时间不长。故本检查对脑寄生虫的助诊,以及病情估计、疗效评价和再次感染的预报等均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对某些原因未明的颅内压增高、偏瘫、失语和癫痫发作等患者的病因诊断具有参考价值。如在检查中同时发现弓形虫滋养体、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时,还可提供病因诊断。
1)脑囊虫病:
脑脊液外观清亮。白细胞计数多在100×106/L左右。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加(占4%~10%,最高可达95%,我科的正常参考值为0~1%,小儿可达4%),也可见少量嗜碱性粒细胞和激活淋巴细胞。进入慢性期后,激活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所占百分数较高。恢复期以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再次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又可升高。
2)弓形体病(或弓浆虫病):
脑脊液清亮。白细胞计数常增多。急性期先有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随后可有持续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伴有不同数量的单核-吞噬细胞和浆细胞。在白细胞胞质内和细胞外可见散在的或成群的弓形虫滋养体,虫体外形多似香蕉,也可呈棒状,虫体一头稍粗,在靠近粗头处可见一圆形核。
3)广州管圆线虫病:
脑脊液常规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大致与弓浆虫病相同。在白细胞外可见广州管圆线虫。虫体外形呈逗点样短细线状,头部较粗,在靠近粗头处可见一圆形核,体、尾部逐渐变细和变弯。
4)螨虫:
脑脊液常规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大致与弓浆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在白细胞外可见螨虫成虫、若虫及虫卵。虫体形态不一,有的形似蜘蛛,有的形似螃蟹或蠕虫,但都具有一个袋状躯体,背上有一块盾板,口器单独成一个体段(腭体)。成虫和若虫有4对足,幼虫有3对足。
(6)血性脑脊液的病因学鉴别:
因病理性出血(如脑出血、白血病和肿瘤等)须在出血3天后的脑脊液中方可见到红细胞吞噬细胞,5天后方可见到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10天后方可见胆红质吞噬细胞及其共存。如既往从未进行过腰椎穿刺,而在立即送检的新鲜血性脑脊液中出现上述吞噬细胞,则应考虑为病理性出血。因在穿刺误伤性血性脑脊液中,无论从时间上讲,还是从病理过程来讲,不可能也来不及形成和出现上述病理性出血性患者那样的吞噬细胞,故对二者的病因鉴别具有重要意义,且较以往临床诊断中所习用的方法更为准确和可靠。如在血性脑脊液标本中同时发现白血病细胞,还可为血性脑脊液提供病因诊断。
4.脑脊液免疫学检查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是机体内的一个特殊免疫器官,脑脊液又紧靠中枢神经系统,故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学异常,常先从脑脊液免疫学检反映出来,因而提示此项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提高脑脊液免疫功能检测的应用价值,在临床检查中还应同时进行外周血液的相应免疫功能检查和动态检测,以利对照。
(1)蛋白质电泳检查: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面也有一定的意义。正常脑脊液的电泳值:前白蛋白为0.02~0.059,白蛋白0.55~0.66;α1球蛋白0.025~0.089,α2球蛋白0.06~0.09,β球蛋白0.10~0.18,γ球蛋白0.04~0.117。脑脊液中球蛋白与白蛋白的商为1/3~1/5。蛋白商降低提示脑脊液白蛋白增高,见于脑膜损害或椎管内压迫症、脑瘤等;蛋白商增高提示球蛋白增高,见于脑实质病变,如多发性硬化、麻痹性痴呆、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前白蛋白降低见于神经系统炎症、吉兰-巴雷综合征;增高见于脑萎缩和变性疾病等。如脑脊液总蛋白量正常或稍高,而γ球蛋白升则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恶性脑瘤、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以及多发性硬化的诊断。α1、α2球蛋白增高主要见于CNS的急性炎症,如细菌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等。α1、α2比例倒置见于脑动脉硬化和脑干及颈髓胶质瘤。β球蛋白增高见于中枢神经系统萎缩与退行性病变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
(2)免疫球蛋白检查:
正常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Ig)极少。其中IgG为5~40mg/L,IgA为0~6mg/L,IgM为0~13mg/L,IgE极微(在正常脑脊液中几乎测不到)。IgG增高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多发性硬化、吉兰-巴雷综合征、病毒性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期先出现IgM增高,恢复期才有IgG和IgA升高;乙型脑炎急性期的IgG正常,恢复期才有IgG、IgA和IgM的轻度增高。
(3)细胞免疫学检查
1)淋巴细胞的检查:
如通过改良的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在成熟的T淋巴细胞胞质中可见到致密而局限的粒状棕黄色沉淀物者为阳性[正常值为(53.15±10.72)%],免疫功能亢进或低下者的阳性率也相应升高或下降。B淋巴细胞的酯酶反应极少呈阳性反应;单核细胞虽可呈阳性反应,但其酶反应物色淡量多而弥散,形态欠清晰。故此项检查可视为识别脑脊液中成熟T淋巴细胞的简易方法,并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快速检测、免疫调节剂的临床选用及其疗效评价,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查:
如应用混合花环法、ABC、APAAP和单克隆抗体法等,进行脑脊液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的检测,对脑脊液细胞免疫功能的进一步了解和分析能提供更多的客观资料。
5.脑脊液特殊生化检查
(1)脑脊液IgG指数:
CSF-IgG和CSF-Alb(白蛋白)分别表示其与血清水平的相对值,旨在排除血清IgG对CSF-IgG水平的影响,从而确定CNS内源性合成所致的CSF-IgG增高。
注:c,脑脊液;s,血清,指数正常值为0.3~0.7。脑脊液蛋白质增高或正常,而IgG指数>0.7时则提示异常,CSF蛋白质来源于CNS的合成,多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多发性硬化患者的IgG指数增高。若CSF蛋白质异常增高,而指数测定在0.7以下时,则提示异常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血液。
(2)24小时免疫球蛋白合成率:
CSF中免疫球蛋白的增加有两种来源。
1)透过:
由于血-脑脊液屏障的改变致使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顺着高浓度差进入CSF中。
2)局部合成:
由进入CNS的免疫活性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在CNS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时,CSF中免疫球蛋白的增加应该是由神经系统本身的合成所致,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的血-脑脊液屏障的破坏可掩盖或干扰神经系统本身免疫球蛋白合成的判断,使之不能合理地去评价CNS的自身免疫状态。这样就要求有一种方法能人为地减去或消除由于血-脑脊液屏障破坏所致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进入CSF所造成的影响,这就是鞘内IgG合成率计算的目的所在。
CNS内IgG合成的计算方法有许多种,下述计算公式不但可了解CSF中的IgG变化,并可计算鞘内24小时的IgG合成量。
即{[脑脊液IgG-(血清IgG/369)]-[脑脊液AIb-(血清Alb/230)]×(血清IgG/血清Alb)×0.43}×5
正常人CSF中的IgG系来自血液。血-脑脊液屏障受损时血液中的IgG和Alb进入CSF的量将会增多。要测定CSF中所增加的IgG量,首需校正从血液中来的IgG量,减去血-脑脊液屏障正常情况下进入CSF中的血清IgG量,再减去因血-脑脊液屏障受损和渗透压增加而进入CSF的IgG量。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的结果即代表CNS内部每日的IgG合成量。正常值为每日<3.3mg,>5.0mg则为可疑,>10.0mg为肯定异常。合成率异常提示异常的CSF蛋白系来源于CNS的自身合成。
鞘内IgG合成的增加提示CNS内发生了免疫学现象,故对某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具有辅助诊断作用,但并非为其所特有,因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会有所增加之故。
鞘内IgG合成率检查的另一重要作用是能对某些疗效的判定具有监测作用。当鞘内IgG合成增加时,提示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疗法,鞘内IgG合成率随后应有下降;如无变化或反有升高趋势,说明现有免疫疗法效果不佳,故对治疗和提高疗效具有指导作用。
(3)寡克隆带:
寡克隆带是一电泳用语,是检测鞘内IgG合成的又一重要方法。在CSF蛋白电泳检测中,异常的γ球蛋白区带可分为3个类型。①单克隆型:由单一浆细胞克隆分泌,在电泳上呈狭窄的单峰。②多克隆型:由于同时刺激多个不同克隆,使免疫球蛋白全面增加。③寡克隆型:两个或多个细胞克隆活化造成不连续的IgG带群。
寡克隆带的检测是多发性硬化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是仅次于MRI的最权威指标,其阳性率达95%,但并非多发性硬化患者所特有,因也可见于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所致的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和吉兰-巴雷综合征等患者(阳性率可达28%~72%)。在肿瘤、脑血管病、癫痫、痴呆、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等感非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也可出现寡克隆带,不过阳性率较低(2%~28%)。以上资料说明,寡克隆带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多发性硬化等的诊断虽具有极高的敏感性,但缺乏特异性,而只能作为必要时的参考指标。
(4)人髓鞘碱性蛋白检测:
人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检测是神经组织特别是神经髓鞘所独有的一种蛋白质,占髓鞘蛋白总量的30%,在神经纤维的绝缘和快速传导中起重要作用。MBP具有显著的组织和细胞特异性,它只在中枢神经的少突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的施万细胞内合成。其他非神经组织细胞均不产生这种蛋白质。
MBP是脑实质性损伤的特异标记。由于感染、外伤或疾病等引起神经组织细胞的破坏时,MBP即进入脑脊液,少部分可进入血液;再血-脑脊液破坏或通透性改变时MBP也会明显增加。因此,脑脊液和血液MBP含量的测定,是反映脑、神经组织细胞有无实质性损伤或髓鞘脱失的一个灵敏而可靠的生化指标;其含量的高低还可反映感染等损伤的范围及其严重程度,故定期连续MBP检测能为疾病的发展、预后和疗效的判断提供可靠依据。
此项检查有助于对伴有或疑有神经组织细胞损害者的诊断。故适用急性脑外伤、脑手术后、急性脑血管病、各种急性脑膜炎、脊髓炎、视神经炎、急性多发性硬化和吉兰-巴雷综合征等脱髓鞘性疾病。90%的多发性硬化急性期患者有CSF和血清MBP增多,是活动期的指标之一。根据MBP含量是否正常,增高的早晚、程度以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助于对神经系统损伤的有无、类型、程度、进展、预后和疗效的判断。
(5)S-100蛋白:
S-100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21KD的钙结合蛋白。由于这种蛋白可溶解在pH 7.0的饱和硫酸胺溶液中,故命名为S-100蛋白(S代表可溶的,100代表硫酸胺的饱和度)。它是一种CNS胶质细胞损害的标志蛋白。可通过补体结合试验、双向免疫扩散、免疫电火箭电泳、交叉免疫电泳和放射免疫等多种免疫学检测方法进行测定。脊髓压迫症、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病毒性脑炎和多发性硬化患者的CSF S-100含量均可有升高。故S-100是CNS损害的可靠指标,其浓度的高低对病程和预后判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