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中医治疗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至今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康复如脑梗死、脑出血、帕金森病等,都有其独到之处。
【中医对神经系统疾病认识的历史沿革】
神经系统疾病在中医多归属于脑病的范畴。中医脑病是指各种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脑或脊髓而导致脑和脊髓功能障碍或异常的一类疾病。而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依据,系统阐述脑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康复保健等内容的一门学科,即为中医脑病学,它包含了现代医学神经、精神两大类疾病在内。
中医对脑与脑病的认识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关于脑的论述首见于战国时期《管子·水地篇》,至《内经》成篇后,对脑的论述已颇为详尽。如《素问·五藏别论》记载,脑为“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灵枢·经脉篇》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健生。” 《内经》中既有脑的解剖、生理形成的雏形,还有癫疾、眩晕、头痛、厥逆、仆击、大厥、薄厥、偏枯、痱风等病名,并提出了治癫狂方生铁落饮等,为祖国医学从理论到临床认识脑在人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奠定了基础。其后,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完善。东汉·张仲景《金匮玉函经·卷一·证治总则》曰:“头者,身之元首,人神所注”。隋·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厥头痛》中指出:“头为心神所居”,谓神统于心而宅于脑。唐·孙思邈《千金方·灸法门》曰:“头者,人神所注,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络上归头。头者,诸阳之会也。故头痛宜审之,灸其穴不得乱,灸过多则伤神。”把脑主神明的理论运用到针灸的治疗实践之中。至北宋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医学分9科,学生161人,其中“风科”被认为是中医脑病学的起源。明清以来,“脑为元神之府”越来越明晰,对于脑病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进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而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清·王清任强调:“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 “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再次肯定记忆、思维依赖于脑的物质基础。
中医学关于脑的生理认识中非常重视‘神”的概念。《内经》中就提出了心主神明的观点,认为脑和心的关系至关密切。心被认为是“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心主血脉,脑须赖心血的滋养,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脑的正常生理功能,又主要通过“心藏神”主导全身的活动表现出来。到明清后期,以李时珍为代表,提出了“脑主神明”的观点。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强调神是思维意识、精神活动的全部体现。在脑的功能方面认为它是清阳之府,主升,喜清恶浊,喜盈恶亏,喜静恶扰,宜伸而忌郁。明·张介宾《类经》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为精明之府。”
关于脑病的病因,中医认为可由内伤、外感及痰瘀所致。所谓内伤,主要指七情不调而引起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外感主要指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均可引起脑部疾病。如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痰瘀互结、痰火互凝、上蒙清窍;七情内伤导致气火相煽上扰元神;六淫外袭导致风寒、风热、风湿之邪上犯巅顶。其病位在脑,与五脏关系密切,其病性属“本虚标实”之候,气虚、血虚、阴耗、阳衰是其本,痰浊、瘀血、邪热是其标。
【治疗】
在治疗方面,自《内经》起,中医学长期以心主神明理论为主导,临床上也逐渐确立了“心主神明”的治疗理念。对心神失养、邪热扰心、痰蒙心窍、痰瘀闭窍等证,采用益心气、养心血、温心阳、清心火、化痰开窍、化瘀通窍的方法,治疗易惊易恐、神不守舍,失眠多梦、神疲健忘,癫、狂、痫发作以及躁狂昏谵等症状,方药亦选取具有养心、清心、宁心、镇静、开心窍作用的中药、成药,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夜交藤、郁金、浮小麦、丹参、天王补心丹等。但随着“脑主神明”理论的提出,“开窍醒神”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阴虚阳亢、邪蒙清窍、痰瘀上扰等诸证,采用滋阴潜阳、祛痰通络、开窍醒神的方法,治疗眩晕头痛、中风、昏迷等症。临床常用的中药、水药如麝香、石菖蒲、冰片、苏合香、镇肝熄风汤、黄连温胆汤、通窍活血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常用的中成药有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清开灵、醒脑静等。
中医治疗脑病的特点和优势 我国在中医药防治脑病的研究上,采取了多学科、多途径的方法,确立了醒脑开窍、清脑熄风、宁神安脑、益髓补脑、培元益脑等治则,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特别是一些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大大拓展了中医治疗脑病的范围。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制剂如下。
(1)清开灵注射液:
由板蓝根,金银花、栀子、水牛角、珍珠母、黄芩苷、胆酸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的作用,可用于中风偏瘫、昏迷、神志不清、脑血栓形成、脑出血患者。
(2)醒脑静注射液:
由人工麝香、栀子、郁金、冰片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的作用,可用于中风昏迷、偏瘫、抽搐、脑栓塞、脑出血急性期、颅脑外伤患者。
(3)血栓通注射液:
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主要用于中风偏瘫、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
(4)疏血通注射液:
主要成分为水蛭、地龙,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适用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謇涩、脑梗死急性期患者。
(5)安宫牛黄丸:
主要由牛黄、郁金、犀角、黄芩、黄连、雄黄、栀子、朱砂、冰片、麝香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作用,适用于中风昏迷、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患者。
中医治疗脑病不仅疗效肯定,而且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脑病病因多端,症状复杂,虽然病位在脑,但与五脏六腑、气血经络、情志及环境因素均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根据临床症状,强调辨证施治,从气血、脏腑、经络、心理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辨证,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处方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特点之二就是处方用药的灵活性。中医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观点,关键就在于“证”。例如同是中风,病因有风火痰气虚瘀的不同,治法上也就有了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补肾的区别,处方用药也截然不同。而不同疾病又可出现同一证型,如肝阳上亢,头痛、眩晕、中风都可因它而起,虽疾病不同,但均可用龙胆泻肝汤同一处方治疗。第三点,中药大多源于自然界动植物,具有毒副作用小的特点,适合长期应用。这对于某些需要长期应用药物治疗的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帕金森病等,有着西药无法比拟的优势。中医治疗脑病的另一特点是手段的多样化,除了药物治疗外,针灸、推拿、拔罐等也是具有独特疗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针灸治疗,对于中风患者的康复,有着肯定的疗效。
【中医脑病研究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中医脑病的发展虽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对于脑的认识及临床诊疗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首先是理论体系的问题。自《黄帝内经》开始,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或者心脑共主神明;脑属脏还是属腑就一直在争论不休,一直未能构建出中医脑病的完整理论体系。各证型的分类缺乏规范,疗效评价也无统一标准,强调个案经验,治疗操作起来也有较大的随意性,这也给脑病的临床、科研以及学术交流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和阻力。因此,对于中医脑病应制定规范化的病名、证型、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在诊断方面,既要有宏观的标准,也要有微观的标准,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疗效评定上,既要有现代医学的标准,还要有能体现中医药治疗优势的、含有中医内涵的标准。构建中医完整的脑髓理论体系,体现中医特色,总结治疗经验,采用严格的科学验证,确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推动中医脑病临床疗效的提高。其次则是治疗方法的问题。中医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运动神经元病、痴呆等,有着西医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针灸康复治疗,对于中风后遗症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但是中医对于危重脑病的救治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缺少有效的制剂和手段。而对于现有的一些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仍需要进一步运用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成果知识,力求理论创新,改善剂型,开发新药,提高疗效。中医、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各自具有独立的一套理论系统和思维方式,两者的结合应是取二者之长,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康复疗效,争取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姜亚军 骆守真)
参考文献
[1] 马珊.中医对脑病的辨证医治.考试周刊,2012(14):196.
[2] 孙永宁.中医治疗中医脑病的特点.上海中医药报,2002(9).
[3] 刘茂才,刘晓俊.中医脑病证治思路.现代中医药,200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