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是人体的生命活力
“神”这个概念,人们并不陌生。如神采奕奕、炯炯有神、神魂颠倒、神思恍惚、心神不定、神机妙算、神通广大、神志不清等。“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包括人体生理、病理反映于体表的征象,是人精神、思维、意识、知觉、运动等总的活动,又是脏腑、组织、器官,以及精、气、血、津液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和总称。
中医学认为,神是人的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它包括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在内。“神”是由先天之精生成的,伴随着胚胎的形成,生命之神也产生了。神对于人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神在,人体才能拥有一切生命活动现象。人的生命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物质、能量代谢为主的生理性活动;另一类则是我们所熟知的精神性活动。《养老奉亲书》中的“主身者神”,所说明的就是在人体统一整体中,心神起着统帅和协调作用。在心神的统帅调节下,人的生命活动才表现出各脏器组织的整体特性、功能和行为。
人的形体运动,受到了精神意识的支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同身体功能密切相关。比如在同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精神意志坚强的人比意志薄弱之人所遭受的身心损害轻得多。可见,养生一定要注意养神,在注意形体健康之外,更要注重心理卫生。不过,在21世纪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一直没有重视到心理健康的问题。健康一词似乎只是专指身体健康,甚至有人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这些看法显然都是错误的,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拥有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的正常生理,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神是如何产生的
“神”不是虚无的、超物质的,其生成具有物质基础。正如《灵枢·本神篇》所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清代张志聪明确地注解:“《决气篇》曰:‘常先身生是谓精’,盖未成形而先受天之精,故初生之来谓之精。《平人绝谷篇》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盖本于先天所生之精、后天水谷之精而生此神。故曰两精相搏谓之神。”
这说明“神”是在具有生命力的男女两精(两神)相搏,形成胚胎之际产生的。所以“神”成于先天之精气。胚胎出生后又必须依赖后天之精气(水谷精气)不断充养。只有先天之精气和后天之精气相搏(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机体才有生命力,故谓之“神”。
总之,“神”的生成,与先天之精气和后天之精气息息相关。明白了神的产生问题,再来看下神所依仗的物质基础。
神的物质基础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气血方面。气血是化生精神的基础物质,气血的多少决定着人的精神状态。简而言之,一个人气血充盛,那么神志精明;气血不足,则精神萎靡。《黄帝内经》对此有这样的论述:“神者,血气也。”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精神活动是否正常,应该将气血的功能活动视为前提条件。如果气血的生化出现障碍,运行和输布失调,都会影响到神的活动。比如,当一个人出现心血不足时,可表现为心跳、心慌、健忘、失眠等临床特征;当因为外伤失血或者妇女血崩时,又会出现头晕心悸、体倦无力,甚至昏迷的情况。反过来,如果过用精神,又会暗耗气血,导致气虚、血虚,或气血两虚。
另外,神与五脏也是息息相关的。中医认为,五脏藏精而化生神。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肝藏血,血舍魂”;“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脾藏营,营舍意”的论述。此处所出现的神、魂、魄、意、志,都属于人的精神活动范畴,在《灵枢·本神篇》中“神”的分类不止这五种,它分得更细,有魂、魄、心、意、志、思、虑、智。不过,一般而言中医只说神、魂、魄、意、志这五类,它们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木、火、金、土、水。从《黄帝内经》中的相关论述中,我们能够了解到神、魂、魄、意、志分别依赖于五脏所藏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血、气、脉、营、精,因此,如果五脏功能正常,精气充足,人就会精力充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五脏藏神”但并非每个脏器都对应特定的精神活动,而是在强调人体内部具有承担心理活动的统一系统。“神”的产生需要脏器间的整体协同作用,它是在全部生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最为高级的机能。假如各脏器不能协调和谐,也就不可能有正常的神志活动。
七情六欲都伤“神”
在中医文献中,“养神”“摄神”“调神”等内容占据了核心地位。通过上文,我们得知人的脏腑功能与“神”息息相关,而中医学认为,人的七情是通脏腑的,所以通过调理七情也能够达到“养神”的作用。
提到“七情”,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七情六欲”一词。不过,虽然大家经常谈到这个词,对于它的具体内容,恐怕只有少数人知道。所谓的七情,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的七种感情、七种情绪。各家对七情的说法,差别不太大。
佛家认为,七情是指喜、怒、忧、惧、爱、憎、欲;儒家则认为,七情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欲。我们知道佛家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在传入中国的时候译文的各个版本不可能完全一样。七情中的“忧”另外一种译法就是“哀”,而“憎”的另一种译法就是“恶”,所以佛家和儒家关于七情的解释实际上是一致的。不过《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七情与上述有些区别,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并未将“欲”列入七情之中。
六欲是指人的六种欲望,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做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
应该说七情六欲是人类基本的心理情绪和生理情绪,可是情太切伤心,欲太烈伤身,如果情欲出现了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对治呢?在这一问题上,《黄帝内经》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回答。
《黄帝内经》将我们通常说的七情六欲做了一个分类,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归为五类,并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统称为五志。五志又对应着人的五脏,如果七情太过,相应地就会令气机逆乱,气血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病症的发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说明七情如果过度会直接影响到内脏的生理功能,从而产生病理变化,而不同的情志变化会刺激到不同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黄帝内经》里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得神的人生机旺盛,失神者则会生命消亡。如果一个人生的病很严重,但是通过观察发现他很有神,那这个人的疾病预后多半会比较好。所谓的有神和无神,可以通过精神好坏,意识是否清楚,动作的协调程度等反映出来。
一个人的眼神也是判断有神、无神的重要标志。因为“神藏于心,外候在目”,目为“五脏六腑之精气之所注”。如果眼睛明亮、灵活,语言清楚,即为得神;相反,目光晦暗、瞳仁呆滞、反应迟钝、精神萎靡者,则称为失神。失神的人,说明他的身体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若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得神意味着心理健康,而失神则为心理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