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
地理位置
马达加斯加位于印度洋西南部,为世界第四大岛,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南北相距1570千米,东西相距580千米。海岸线长5000千米。
地形
中央山脉区平均高度为海拔900~1500米。高原上河谷与山峡向四面八方交叉而过。山地较高处,一些大型盆地状的冲积洼地形成沼泽平地。东部带状土地是经水侵蚀的小山及沼泽地。西部有平原,地层下降地带及高原等。最高处500米,最宽处190千米。
气候
东南沿海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温热,年平均气温为24℃;中部为热带高原气候,温和凉爽,年平均气温为18.3℃;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为27℃。
自然资源
矿藏丰富,石墨储量居非洲首位,还有云母、铀、铅、宝石、石英、金、银、铜、镍、铝矾土、铬煤等。河流湍急,水力发电潜力大。森林面积123279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1%。
经济
马达加斯加是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宣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据联合国发展署最新统计,按人类发展指数方法排列,马达加斯加居世界第143位,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70%。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从1993年起,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法国等西方国家恢复对马达加斯加援助,马达加斯加经济有了起色。2000年,马达加斯加经济继续平稳增长。政府通过改革税收体制、稳定金融汇率、大力扶持第三产业、促进传统产品出口等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并努力加快私有化进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决定将马达加斯加列为“重债穷国计划”受益国之一,自2001年起减免马达加斯加15亿美元债务(占其外债总额的40%),使其资金紧张的局面稍有缓解,但自然灾害以及沉重的债务仍制约其经济的发展。2014年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105.93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49美元。
经济增长率:3%。
汇率:1美元=2878阿里亚里。
习俗
马达加斯加风俗与非洲大陆不同,与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相似。他们认为蛇和鳄鱼是神圣之物,并视牛为财富的标志和国家的象征。每周二和周四为禁忌之日。马达加斯加人基本属蒙古人种,内含尼格罗和欧罗巴人种成分。盛行一夫多妻制,男子行割礼,社会分等级。多数农村盛行祖先崇拜,相信灵魂永在,重视葬礼,有几代人合葬一巨型墓穴之习俗。在家族墓穴中严格按辈分排列,妻随夫墓,妾回娘家葬。梅里纳族在人死后数年行二次葬礼。土著有图腾崇拜和禁忌之风俗。
交通运输
马达加斯加交通不发达。
铁路 单轨,长836千米。
公路 总长约3.8万千米,其中柏油路5781千米。
水运 内河航道共3500千米,但航运仅利用400余千米;沿海港口共18个。
空运 共有2家航空公司,有定期航班飞往欧洲、非洲和西南印度洋诸岛国。全国有大小机场121个,其中6个国际机场,但仅首都伊瓦图国际机场、塔马诺夫和努西贝机场可停靠大型飞机。
教育
马达加斯加实行5年义务教育。城市地区使用法语教学,农村地区使用马达加斯加语教学。正式教育分为5年基础教育、4年普通初中教育、3年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每年约77%的适龄男童和74%的女童入学,但仅有36%的男生和41%的女生能够读完小学,15%进入中学。
主要城市
塔那那利佛
历史年表
16~17世纪
西部出现一些小国,1794年,梅里纳王国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于19世纪初统一全岛,建立马达加斯加王国。
1896年
沦为法国殖民地
1958年10月14日
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P.齐腊纳内当选为总统
1960年6月26日
宣布独立,成立马尔加什共和国,称第一共和国
1975年12月2日
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称第二共和国
1990年
迫于西方压力实行多党民主和经济自由化
1992年8月19日
举行全民公投,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阿尔贝·扎菲就任第三共和国总统。
塔那那利佛是马达加斯加的首都,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塔那那利佛省省会,人口190万。塔那那利佛位于中央高原东部盆地的一座丫形山丘上,有著名古建筑群和历代王宫,此外,城市中心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阿诺西湖,环境极为优雅。市内有马达加斯加大学、塔那那利佛大学、塔那那利佛师范学院等,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中心。郊区有各类加工企业和国际机场。
塔马塔夫
塔马塔夫是马达加斯加东北部重要港口城市、塔马塔夫省省府,是国内农副产品集散中心,1/2以上的货物由此运往世界各地。市郊有机场,有炼油、水泥、纸浆、制糖等工业。
旅游
旅游资源丰富。1997年后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首都附近的津巴扎扎纳植物园,是该国主要旅游点之一,园内多珍奇动植物。贝伦蒂自然保护区也是一个主要旅游点,走进保护区的罗望子树林,很快会看到树枝间跳来跳去的狐猴,旅游者在这里可以看到海滩、泻湖、原封不动的海底世界、适于生态旅游的莽莽森林等。